(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819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3《等压线和风》对点训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读 2015 年 5 月某日 12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单位:百帕), 回答下题。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 BbCc D解析图中 a、c、d 处等压线均稠密,风力较大,其中 a 位于冷锋后,故为大风、降温、雨雪天气。2009 年 4 月 14 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完成第 2 题。2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据等压线的分布与四

2、点的位置可知,此时乙地受偏南风(向岸风 )影响显著,因而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 完成第 3 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3图中甲地 14 日 69 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答案题主要考查等压线的判读。由材料信息“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题干中要求确定“图中甲地 14 日 69 时的风向” ,甲地位于低压中心东侧,可在图中甲点附近直接做经过甲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我国某地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大约 3040

3、,为偏南风,故选 B。读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高度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 46 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随高度增加()A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C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D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答案示随高度增加,表示风速的箭头长度差异变化减小,表示风向变化的曲线弯曲度变大。5此图所示地点位于()A南半球 B北半球C赤道地区 D无法判断答案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6引起风速、风向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随高度增加变大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B地面摩擦力随高度增加变小C水平气压梯度力随高度增加

4、变大D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变低答案地面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最终风向和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风向和等压线平行。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AEFHGE BEGH F EFHG DGEH FG(2)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D n)的是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错答 (1)A(2)B错因分析该题组易出错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基本原理理解不清;二是读图能力较差,不能从图中判读出气压与海拔

5、的关系;三是对气温、气压、海拔、气流运动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彻。答案 (1)B(2)D解析 (1)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E、G 位于同一水平面,且 E 处气压高于 G 处;F、H 位于同一高度且高于 E、G,H 气压高于 F,因而形成的热力环流为 E GHFE。选 B。(2)由于热岛效应,城市近地面气温高于郊区,气压低于郊区,因此可以判断曲线 F 分别为城市中心和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状况。由图可知近地面气压差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高空气压差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图中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两曲线在一定高度相交,说明气压差为 0,四幅图中只有 D 图符合。选 D。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