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67386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公亮先生关于“珞珈三女杰”的文章4 月中旬,英籍华人陈小滢回到她的出生地武汉。她是著名文学家陈源教授和著名 女作家凌叔华的独生女儿,曾在美丽的珞珈山度过童年时代,后来随父母到英国上学定居 ,获得硕士学位,曾在美联社、BBC 广播电台等单位工作过,她与英国一位汉学专家秦乃瑞 教授结婚,一直从事苏(格兰)中友好文化交流工作,他们多次来到北京,与我国文化界 上层人士接触较多。她这次来武汉是应武大附中同班同学郭玉瑛(武大郭霖教授之女)之 邀仅停两天,主要是访问旧友。我陪她去武汉大学拜访了周如松教授(周鲠生老校长的长 女) 、李格非教授(她中学的老师) ,还拜访了年近百岁的著名国画家端木梦锡(她小学

2、的老师) 。见到小滢,使我想起她的父母,想起“珞珈三女杰”。 1932 年珞珈山武大新校舍建成后,当时在珞珈山上有 3 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 早期女作家,她们就是武大外文系教授袁昌英、中文系教授苏雪林和文学院长陈源的夫人 凌叔华女士。她们 3 人原来彼此就很熟悉,同住珞珈山后,来往更加密切,她们经常连袂出 游武昌名胜洪山、蛇山、奥略楼、东湖等地,为此人们尊称为“珞珈三女杰”。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对她评价很高,1990 年赵撰写的隔海雪林贺 寿星一文中说:“没有她(苏雪林)和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袁昌英等先驱们 的奋斗,便不会有后来妇女们的觉醒,也不可能争到妇女的解

3、放、自由、平等;尤其利用 文艺为武器而获胜,取得文坛一席之地,因此她们的贡献是可贵的,卓有成效的”。 袁昌英,受到不公正待遇,最后彻底平反 袁昌英,字兰子,又作兰紫,1894 年 10 月出生于湖南醴陵,20 年代就以作家和学者成名 。她读书非常刻苦,两次去欧洲留学,第一次在英国攻读 5 年,于 1921 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 学的文学硕士学位,是当时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女性。为此路透社发了电讯 稿,英国的泰晤士报和国内一些大报都刊登了这条新闻。毕业回国后即与在英国认识 的杨端六结婚。她在北京和上海教了 5 年书,生了一个女孩。1926 年,她将女孩留给继母抚 养,求知欲使她又只身去法

4、国学习了两年法国文学。回国后先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一年 后即到武汉大学任外文系教授,直到 1957 年被错划为古派,被取消教授资格,她仅在武大 就执教 28 年之久。 她在武大几十年,教过课程有:希腊神话、古希腊悲剧、现代欧美戏戏剧、莎士比亚和 英法散文、中英文翻译等。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底,勤奋的积累为她的教学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外国文学人才。后来成为知名作家、翻译家的叶君健就曾是她 的学生。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的法文就是她教授的。 袁昌英 1922 年就以孔雀东南飞 、 活诗人 、 究竟谁是扫帚星等 6 个剧本后来 曾结集出版。抗日战争期间,她又写了饮马长城

5、窟 ,成为中国女作家中从事戏剧的学 者之一。袁昌英的散文艺术,最大特色是融合中西文化,进行了抒情哲理化的探索。而她 的散文中成就最高的要数游新都后的感想和再游新都的感想 。同一个主题是在 19 28 年和 1934 年两个不同年份写下的,感情色彩虽截然不同,但人们还是认为出于同一人之 手。早在 1923 年,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南京秦淮河时,两以同一题目桨声灯影里的 秦淮河分别写成了两篇著名的散文。袁昌英的游新都后的感想 ,与朱自清、俞平伯 的两篇被文坛誉为鼎足而三,其艺术技巧确已达到与朱、俞平伯的两篇著名的散文。袁昌 英的游新都后的感想 ,与朱自清、俞并称的地步。她的这篇散文被入选解放前中学国

6、 文教材,不是偶然的。 袁昌英还是一个热忱的爱国学人。早在海外留学时,她在一篇散文中说:“我们到国外 来固然是为了求知,但是不可把祖国的生命忘记了。如果我们国家消灭了学问又有什么益 处呢?又有什么地方去实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呢?爱祖国即是爱世界,爱我们的同胞即 是爱人类,所以我们对于国家安危问题,虽身在国外还是非注意不可。 ”抗日战争开始, 她把多年积蓄的很大一笔钱,捐给国家,支持抗日。 1938 年秋,她随武大西迁四川乐山,乘船路过宜昌时,她上岸去散步,遇见两个法国水 兵正在欺压中国搬运夫,她非常生气,立即上前用流畅的法语,训斥了两个法国兵,使他 们当面承认了错误。 解放以后,袁昌英积极参加政治

7、学习,思想上要求进步,继续在武大认真教学,还热情 地把毛主席诗词译成英文。她加入了民主同盟,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3 次参加武汉文代 会,并被选为武汉市文联执行委员,后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 年她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免去了教授职务,下放到图书馆劳动。一年后, 又以“莫须有”的罪名,由法院判为历史反革命,开除公职,交街道监督劳动。我亲眼看 见她拿着大长竹扫帚在珞珈山来往人最多的二区扫马路。真可谓斯文扫地。 “文革”的风暴中, “四人帮”对她迫害得更厉害了。1966 年 9 月,与她患难与共一起 生活了 45 年的伴侣杨端六去世后,她被迫搬出原来较宽的住房,住到一区一间狭小的房子 。

8、1969 年 12 月,对她迫害更加升级,她在珞珈山居住了几十年的权利被剥夺了,当作“五 类分子”勒令限期离开珞珈山。 袁昌英幼年时在她老家湖南醴陵乡下度过 12 年,事业有成后,家中早已没有直系亲属, 所以一直没有回去过。这时她已 75 岁,无处安身远在北京的女儿杨静远(现为中国社科院 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下放到“五七”干校,自顾不暇,幸好她老家有一位贫下中农是 她从未见过面的远方侄子,愿意收留她,就这样她以“带罪”之人,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 老家。回到农村后,她订了报纸,每天阅读书籍,写毛笔字。她关心青年的进步和群众的 疾苦,有的知识青年请她补习英语,邻里请她写个什么报告或信,她都乐于帮忙

9、,还有个 女青年,在她辅导下考取了湘潭大学外文系。 毕竟她是年老体衰的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心里话无法对人说,加上戴着沉重的“帽子 ”,心情怎么也不会舒畅,终于在返乡 3 年多后的一天含冤去世。 尽管袁昌英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人们没有忘记她,她的不少学生、友人得知她被 遣返回老家后,时常从各地给她写信,或给她寄钱,有的汇款甚至连寄款人是谁都不知道 。在她逝世后有人不远千里寻到这个偏僻乡村,在她墓前致哀。1991 年是袁昌英逝世 20周 年,武大长沙校友会在清明节派代表专程到袁老师墓前扫墓。 在这之前,1979 年秋,武汉大学为她落实政策,改正了“右派”结论,同时,武汉市法 院也撤销了于 19

10、58 年所做的错误判决,袁昌英彻底平反了。但她没有等到这一天。 被人们遗忘了的袁昌英,逐渐又被人们知晓了。李扬女士在新文学史料1981 年第四 期全面介绍了作家、学者、袁昌英 ,这以后出版的不少的名人辞典都列有“袁昌英” 的辞条。1985 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袁昌英作品选 ,1988 年刘运祺写了袁昌英散 文浅析 ,1990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袁昌英散文选集 。 在台湾,她的好友苏雪林发表了器兰子 ,又写了袁兰子晚年 。1983 年台湾商务 印书馆再版了她早年剧作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1985 年台湾另一家出版社出版了 袁昌英散文集在国外汉学家中,也没有忘记这位中国新女性的先驱,

11、如挪威奥斯陆大 学一位中国文学研究者伊丽沙白?艾德女士,于 1983 年来到北京寻找袁昌英戏剧创作的资料 ,特别是对孔雀东南飞的家庭结构的心理研究,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会见了杨静远之 后,她满载而归。 凌叔华,叶落归根,长眼故国大地 原名瑞棠,笔名叔华、素心。是三女杰中年纪最小的。她是广东番禺人,1990 年在北京 出生,1926 年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由于在现代评论副刊主编、北大青年教授陈源, 不久与他结为伉俪。 1926 年凌叔华发表短篇小说酒后 ,一举成名。后她将作品结集为 3 本短篇小说集, 第一本名花之寺 ,收小说 12 篇。鲁迅曾言简意赅地指出,凌叔华这些小说描写的是“ 高门巨族的精

12、魂”, “她恰好如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而可止的描 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第二本是女人 ,收入小说 8 篇,有的读者评说:她与冰 心、绿漪(苏雪林)等“闺秀派”不同,是沅君、丁玲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派”之 外一位“新闺秀派” 作家。沈从文、苏雪林等作家则把她比作中国的曼殊菲儿。曼殊菲儿 是英国作家,以细腻的笔法描写心理活动而闻名。凌的第三本小哥儿俩 ,收入小说 13 篇,其中前 9 篇系专写小孩的。她在自序中说:“书里的小人儿都是常在我心窝上的安琪儿 ,有两三个可以说是我追忆儿时的写意画。我有个毛病,无论什么时候,说到幼年时代的 事,觉得都很有味。告诉朋友一遍又一遍

13、都不嫌烦琐,怀恋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 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兴味与同情。 ”儿童与女性,是凌叔华写得最多的两种题材。 凌叔华随陈源在武大居住了十几年,抗战期间,也随武大迁到四川乐山。论学历她完全 可以在外文系或中文系或中文系任职。但她的丈夫,身为文学院院长的陈源并没有聘任她 ,也许是怕人说他任用私人吧!所以在武大期间她一直是一位家庭妇女。 我最后见到她是 1944 年我去乐山进武大时,她当时带着小滢住在一个小山坡上的简陋房 子里(陈源当时在国外) 。我去看望她,她非常高兴。过了几天,她请我上她家吃饭,我 们三个人(陈婶、小滢和我) ,坐小板凳,围着小矮方桌,陈婶对我说:“皮先生,不客 气随

14、便吃”。我吃惊地说:“ 陈婶,您怎么这样称呼我?” 她笑着说: “你长大了,上大 学了嘛!”我说:“ 任何时候,我都您的晚辈” 。 凌叔华还擅长画国画,在成都、乐山等地举办过画展。武大教授、词学专家刘永济(后 来是我岳父)曾为她的画题诗,后来我把诗集送给小滢了。 抗战胜利后,凌叔华带着小滢先回北平处理她母亲的后事,接着就乘船到美国再转英国 去找她的丈夫陈源,后来就在英国定居了。她在乐山时期用英文撰写了自己早年往事的短 篇小说集古歌 ,1953 年由伦敦 Hogarth 出版社出版,被誉为一部令人陶醉的作品,英国 读书协会(Book Society)评定该书为当年最畅销的名著,伦敦泰昭士报的“文

15、学增 刊”也撰文评介,凌叔华终于驰名于国际文坛。 1956 年夏,她由苏雪林推荐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授,担任中国新文学研究等课程。后 来,她又应加拿大一所大学之聘,主讲中国“五四”后的新文学。她还应伦敦大学、牛津 大学、爱丁堡大学之聘开设中国文学与书画的专题讲座,介绍中国的艺术、文物和庭园建 筑。1961-1983 年,她先后在法、英、美和新加坡等国举行过个人画展和藏画展,很影响。1960 年后数次回中国大陆观光,表现出对祖国河山和文化的挚爱和眷意。 1990 年 5 月下旬,我突然收到中国作协给我寄来凌叔华在北京产去世的讣告,我立即拍 去唁电。我不知她什么时候回到北京的,后来从静远姐(袁昌英

16、女儿、凌叔华干女儿)写 的回忆文章中,我才知道,1989 年底陈婶从英国回到北京治病,在西郊石景山医院度过了 她一生中的最后 7 个月。1990 年 3 月 25 日是她 90 寿诞,小滢也从英国赶来,各界人士也从四 面八方来为她祝寿。那天热闹非凡老寿星精神特好,愉快地接受了众人的祝贺。她患的是 乳腺癌,数年前在伦敦做过手术,这次复发,并已扩散。5 月 22 日她去世的前几天,她如 愿以偿的乘医院救忘护车,游了北京城,到了她熟悉的北海公园,还到了史家胡同她的旧 居,这是她祖上传下来的产业, “文革”中被占,现已归还给她并发给了产权证,这次重 游,了却了她的心愿。 遗体告别仪式是隆重、别具一格的,来者多为文艺界人士,有不少名人,我国前驻英大 使和英驻华大使都来了,几面墙上悬满了换联、唁电,陈列了她的书画遗作,以及有关她 的文章剪报等。她的骨灰则与陈叔叔的骨灰一起合葬在陈叔叔的无锡老家。陈婶终于叶落 归根,长眠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