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16353009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 (黑色线框)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

2、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中国传统慈善理念以 “ 养济 ” 为主, 直接向各类弱势群体提供衣食救助。 养济院、 育婴堂、普济堂、粥厂、栖流所、留养局、全节堂等多是秉持这一思想。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 开始关注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 发现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在注重 “ 养 ” 的同时,忽略了 “ 教 ” 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 “ 教养并重 ” 、 “ 教养兼施 ” 开始成为晚清以来我国慈善理念转型及实践的主要内容。“ 教养并重 ” 理

3、念的最初实践多是个人或慈善组织的自发行为, 道光年间, 裕谦在武昌设立恤孤局,对孤儿因材施教,聪颖者读书识字,平庸者教之纺花、织布、结网、打蕈鞋等手艺。清末, 清政府也开始逐渐将实践 “ 教养并重 ” 理念上升为国家政策, 教授贫民习艺的教养院、 工艺局和习艺所也纷纷设立, 先在京师五城设教养局以 “ 拘收初犯轻罪之民、 给以衣食,教以粗浅工艺 ” 光绪三十三年, 民政部奏请 “ 责成地方官绅以育婴堂附设蒙养学堂, 养济院、栖流所、清节堂附设工艺厂 ” 此后,各地教养局也纷纷建立,譬如天津东门内贡院旧址就设有教养局,设织布、染色、地毯三科,聘用三名日本技师教授简单文字、算术和技艺。与此同时,在

4、 “ 民生日蹙,失业日多 ” 的背景下,针对社会普遍的流民问题, “ 教养并重 ”理念的实践往往与振兴工艺相结合, 并力图使其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此外, 晚清江南地区还设有洗心局、 迁善局等, 在教以工艺的同时, 对流民的思想教育也有所关注,北京工艺局亦然,他们考虑到游民 “ 闲荡日多,骤难就范 ” ,收养之初,先送入迁善所进行思想教育,再教授工艺这些习艺所、工艺局均以流民、轻度罪犯为教养对象,部分监狱也开始附设习艺所, 敦助对象远远超出传统的老弱病残废疾者, 在当时强调工艺的背景下, 这些机构的教养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 将传统手工艺与近代 机器工艺和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 光绪三十一

5、年, 广仁堂扩充设立女工厂和女学堂, 除规定时间教以习字外, 大部分时间教授女工西式花辫、机器缝纫、刺绣、草帽辫、毛巾、织布、鳊绒等七科手艺。在倡导 “ 教养并重 ”理念和相关政策激励下, 原有的慈善组织也开始增加了工艺或近代教育的比重 光绪三十年,天津广仁堂筹办了女工厂和女学堂, 天津育耍堂创办了女工厂, 组织女童半日学习, 半日劳动 保定府全节堂附设私塾改为两等小学, 并设立直隶女学分校; 第二年保定育要堂附设直隶女学堂,堂内所有成耍尽数入学。进入民国以后, “ 教养并重 ” 的实践继续发展 1917 年京直大水灾救济中,除办理传统的赈济、平粜、粥厂外,还特别强调设立因利局、籽种贷款所、贷

6、纱所等,通过向灾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形式,将灾民救济与灾后经济恢复相结合。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各地方救济院规则 ,对原有传统慈善组织进行改组和整顿,设立官办救济院,下设养老、孤儿、残废、育婴、施医,贷款六所,贷款所就是 “ 寓教于养 ” 理念的主要体现,该机构向贫民借贷小额资金,不再以教授工艺为主,与清未已有很大的不同。(摘鳊自郝红暖慈善理念的近代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 养济 ” 是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它的方式是直接提供衣食来救助,救助对象是各类弱势群体,它的机构有养济院、育婴堂、粥厂等。B. “ 教养并重 ” 是近代西风东渐的结

7、果。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借鉴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做法,改造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既 “ 养 ” 又 “ 教 ” 。c “ 教养并重 ” 最初大多是个人或慈善组织的自发行为,恤孤局、抚教局等慈善机构在教救助对象读书识字的同时,又教他们学习手艺。D “ 教养并重 ” 在清朝末年由政府推动而逐渐上升为国家政策,政府设立教养院、工艺局、习艺所等教习技艺,有的甚至请来外国技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A膏教养并重 ” 突破了中国传统慈善注重 “ 养 ” 而忽视 “ 教 ” 的局限,是晚清以来我国慈善理念的转型, “ 教 ” 有读书识字、习艺、思想教育等多种内容。B清政府设立

8、的习艺所、工艺局大多以流民、轻度罪犯为教养对象,后来救助对象逐渐扩大,教养内容逐渐与近代机器工艺、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C天津广仁堂、育婴堂设立女工厂和女学堂,组织女童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在慈善活动中增加工艺、近代教育的比重,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快速发展。D民国后政府设立贷款所,向灾民提供小额贷款,将灾民救济与灾后经济恢复相结合。这体现了 “ 寓教于养 ” 的理念,表明 “ 教养并重 ” 实践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普济堂、栖流所、全节堂等是以 “ 养济 ” 为主的慈善机构,而工艺局、习艺所等是实践 “ 教养并重 ” 理念的慈善机构,它们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历

9、史时期。B清末 “ 教养并重 ” 的理念与振兴工艺相结合,曾经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_民生日蹙,失业日多 ” 背景下普遍的流民问题。c慈善理念的近代转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既有个人与慈善机构的自发行为,又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引导,也是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D “ 教养并重 ” 理念及其实践不仅拓展了传统慈善事业的内涵,也使慈善组织的日常事务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转交,综合类善堂日益成为慈善组织发展的主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菊者砚秋章诒和边学边唱边挨打因家境贫寒,六岁的程砚秋,投入荣蝶仙门下学艺,程砚秋学戏很苦

10、,荣家所有的生活琐事也都要他做,无异于童仆师父脾气坏,稍有不欢举鞭就打。因有家世之悲 -心思量的程砚秋常常低眉含颦,面无欢容。年龄稍大些后,多半由于营养不佳,心情一直比较抑郁。师父认为他不宜于学花旦,让他专攻青衣师父还发现他嗓音很不一般,且扮相沉静明丽,如珠蕴椟中,时有宝光外熠。唱对台戏,却不伤和气程砚秋不具备梅兰芳响遏行云的金嗓子,但凭着自身条件、勤奋 ,刻苦以及高人指点,硬是创出了一种大异于梅兰芳、却又能与之相抗衡的,以新奇声腔为特点的表演风格唱到情感至深处,其声竟细若游丝观众聆听时,大气都不敢喘这是他声腔艺术最讲究的地方,无人能及程砚秋最早的艺名叫菊侬,后改为艳秋有人说这个更名含有深意,

11、因为艳于秋者厥为菊菊是耐寒的,它要比质弱芳幽的兰花坚韧耐久其实,菊、兰同为花中上品,只是香气、风姿各有不同1922 年,他首次赴沪演出,气势极盛,每晚舞台上的花篮都不下五十个,全场无一空位,另有许多人环立而视。戏院门口,汽车有 200 余辆,马车不计其数。程砚秋每日的茶会、堂会、剧场演出几乎占满了所有的时间,真可谓无一息之闲,也无一丝乏暇,极其劳累但他依旧是客颜焕发光泽,嗓音穿云裂石,对此,罗瘿公喜于心也惊于心,欣慰且忧虑地对他说: “ 你此行红得可惊,也遭人嫉恨。有些人正欲,挑拨梅先生与你之间的师生情谊呢 ” 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醒。程砚秋返京时,梅兰芳赴站迎接几天后,梅兰芳

12、带着戏班到上海演出,此后,一兰一菊,果然就在上海争起了短长,他们的竞争最初不明朗,顶多在戏码上争个高低一一你唱的戏,我也能演,即 “ 你有我也有 ” 。 1927 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旦角名伶竞选活动,经投票选出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 ” 。从此,他们的竞争趋于明显化。后来,两人真的唱起了对台,形成高潮。捧梅派与捧程派遂在各大报刊,唇枪舌剑,大开其火。双方势均力敌,难分伯仲但真正占便宜的是听众与看客。两个剧场夜夜告满,观众是大饱耳福戏唱到最后,程砚秋使出撒手铜,连演 5 场锁麟囊 ,天平向他这边倾斜了,四大名旦里,尚小云与荀慧生都没有追赶梅兰芳的念头, 唯有程砚秋雄心万丈,梅

13、、程在北京 “ 偌大京师各剧场沉寂,只余梅、程师徒二人对抗而各不相上下梅资格分量充足、程则锋锐不可当,故成两大势力 ” 面对这样的情势,罗瘿公给程砚秋提出的策略是: “ 玉霜(程砚秋字玉霜)对梅应当在不即不离之间。 ” 何谓 “ 不即不离之间 ”? 那就是既近又远,既热又冷,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清醒冷静,有极好的控制力,合乎分寸,合乎人情,表现得又极自然礼仪性是它的外显层次,内在依据则是人际关系和实际需要。梅兰芳有富贵气,程砚秋是书卷气,一个得于天赋,一个纯恃人功,各臻极致,梅、程之间尽管竞争激烈,彼此一争高下,却都是不露声色,不动肝火,温良谦恭移居上海的梅兰芳 40 寿辰时程砚秋特往拜寿,行叩

14、头大礼,见者均叹其未尝忘本。明明是打对台的人,却绝不伤和气。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台湾的戏曲研究家齐崧先生说: “ 如果听梅兰芳的戏等于吃鸦片,那么听程砚秋的戏就等于打吗啡因为吃鸦片尚有戒除的可能;而一旦打上吗啡,则很难戒掉了 ” ,独有人说,程砚秋太 “ 独 ” 这主要是指他的私房戏不肯轻易传人, 程砚秋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对其实,他的 “ 独 ” 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未经许可,暗中把剧本及表演偷传出去的人。当时有个唱河北梆子的女演员,自从和哥哥一起看了程砚秋演的戏以后,就迷上了程派每有演出,她必去 “ 偷戏 ” ,在梨园行, “ 偷戏 ” 是大忌,怕被人认出来赶出去,她打扮成男孩去剧场 几年 “

15、偷 ” 下来, 就把程砚秋早期代表剧目都 “ 偷 ” 到了手, 齐如山看了她的表演,惊异地说: “ 这孩子的唱法,很像程老四(即程砚秋)呢。 ” 就建议她拜程为师结果可想而知被程婉谢但她实在太喜欢程派 既然得不到亲传直授,她就绕着弯子学一是拜了程现秋的老师王瑶卿为师;二是向给程配戏的搭档、伙伴学习。见她苦心学程, 人家也就乐于指点。当程砚秋发现曾与自己合作得很好的小生将他的戏偷传给别人时, 便断然与之决裂。 后来每当他演出,只要听说有人来偷记他的剧本喝词、念白、唱腔、身段时,他立即把琴师找来,在后台临时变动主要唱腔,叫那些偷艺者摸不准,学不去。程砚秋的 “ 独 ” ,看起来挺自私的,我倒佩服程

16、砚秋的 “ 独 ” ,因为他那么早就懂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了。(摘编自读者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的一项 (3 分 ) ( ) A梅、程师徒二人 “ 对台戏 ” 不相上下。如文中所评 “ 梅资格分量充足,程则锋锐不可当,故成两大势力 ” 。B梅、程师徒 “ 唱对台戏,却不伤和气 ” ,双方温良谦恭,皆有礼仪风度,值得世人尊敬与学习。C “ 独 ” 表现了程砚秋独特的个性,疾恶如仇,这种 “ 自私一让作者佩服。D “ 梅、程之争 ” 不仅让观众大饱耳福,也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 )( ) A童年的程砚秋为了学艺,不仅要承担师父家所有的生活琐事,还要忍受鞭打,所以常常低眉含颦,面无欢容。B程砚秋最早的艺名叫菊侬,后改为艳秋。其用意就是对抗梅兰芳,一较高低,证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梅、程之间尽管竞争激烈,彼此一争高下,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