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2796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家 粮 食 局财 政 部2015 年 3 月 0 前 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从根本上解决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 的粮食流通工作的底 线,确保不出 现农民卖粮难,确保不发生粮食供应脱销断档,要大力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以下简称“ 粮安工程 ”)。“粮安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设粮油仓储设施、打通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应急供应体系、

2、保障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等。要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各项改革,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提出了今后我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5 年至 2020 年。 1 第 1 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 的 十 八 大 提 出 ,要 “确 保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和

3、 重 要 农 产 品 有 效 供给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强 调 ,“把 保 障 粮 食 供 应 能 力 牢 靠 地 建 立 在 我 们自 己 身 上 、把 饭 碗 牢 牢 端 在 我 们 自 己 手 中 ”;把 粮 食 仓 储 建 设 “做 为农 业 基 础 设 施 的 重 点 工 作 抓 紧 抓 好 ”。李 克 强 总 理 指 出 ,要 加 强 粮食 仓 储 物 流 设 施 建 设 ,确 保 储 备 数 量 实 、质 量 好 、调 得 动 、用 得 上 。“粮 安 工 程 ”要 统 一 布 局 、统 筹 安 排 ,要 与 粮 食 安 全 省 长 责 任 制 衔 接起 来 。实 施 “

4、粮 安 工 程 ”,是 新 形 势 下 保 障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和 增 加 粮 食有 效 供 给 守 住 底 线 的 必 然 选 择 ,是 满 足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对 粮 食质 量 安 全 需 求 新 期 待 的 基 本 要 求 ,是 应 对 国 际 粮 食 市 场 复 杂 形 势增 强 我 国 粮 食 流 通 抗 风 险 能 力 的 迫 切 需 要 。第1第 现 状 与 挑 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流通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应 急体系逐步建立,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5、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打下良好基础,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从需求方面看,我国人口总量还将增加,粮食消费将呈刚 2 性增长;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和供需区域性矛盾加剧,对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供给方面看,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耕地、水等资源约束日趋强化,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这些都对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6、方面,为缓解粮食流通设施严重不足和落后的局面,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先后进行过机械化骨干粮库、世行贷款粮食流通项目、利用国债建设中央储备粮库等 3 次大规模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其中世行项目投资约 80 亿元,在东北等地区和部分粮食物流通道建设近 300 个粮食中转库、港口库和收纳库,建成仓容 480 万吨;国债建库项目投资 343 亿元,集中建设了 1114 个国家储备粮库,建成仓容 5260 万吨。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年)粮食行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15 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农户科学储粮“十二五 ”建

7、设规划粮食 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十二五” 规划。近几年来国家继续推进粮食仓储 、物流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其中 2009-2014 年中央财政资金补助各地和央企建仓 3480万吨,仓储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支持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东北港口粮食发运能力和东南沿海的接卸能力明显增强,长江通道基本形成;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目前共为全国 26 个省(区、市)配置 817 万套标准化储粮装具,可储存粮食约 1400 万吨,每年减少储粮损失 90 万 3 吨;强化粮油质量检验监测能力,为 300 多个检验机构配置粮食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有效提升了全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水平。这些粮食流通设施为形成有中国特色

8、的粮食流通体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现代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远没有建成,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供需形势的变化,粮食收储仓容能力不足、物流通道不畅、 应急供应能力薄弱、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粮情监测预警滞后、产后损失浪费严重等矛盾又日益突出,国家粮食供应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粮食收储设施能力严重不足。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6.07亿吨,相对于3.98亿吨的商品粮数量,粮食仓储仓容缺口巨大。粮食主产区中的东北地区尤为严重。 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2009-2020年)确定的原建设规模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基层粮食收储设施陈旧老化严重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安全生产隐患很大。二是粮食物流通道不畅。 随着

9、粮食生产继续向主产区集中,主销区和西部地区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北粮南运” 格局更加凸显。 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15年),对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离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全国有1.65亿吨粮食跨省运输,原粮跨省散运比例约25%,以包粮运输为主。特别是铁路散粮车因回空问题而尚未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运营,东北粮食入关和西南、西北流入通道能力不足。三是粮食应急供应能力薄弱。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应急保供任务艰巨。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不完善,配送效率低,面向 4 农村和边远地区等应灾应急供应能力尤

10、其薄弱。四是粮食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由于粮油质量安全指标快速检验能力不足,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不健全,粮食流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尚未建立,造成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五是粮情监测预警滞后。现有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完整统一规范的信息监测平台和科学灵敏的预警预测功能。粮情信息采集不全面、时效性差,采集手段落后。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数据挖掘不深入,信息反馈不灵敏,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未建立,服务内容和手段单一。粮食库存监管效率低,成本高。六是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条件差、设施简陋等,农户储粮损失比例约8%左右。加上粮食仓储装卸运输抛洒遗漏、过度和粗放

11、加工,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超过3500万吨。餐饮消费环节的浪费更是触目惊心。这些问题叠加交织,对保障粮食收储供应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根据守住粮食流通工作底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要求,上述问题如不及时有效解决,将成为推进“新四化” 同步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短板。为此,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必须抓紧推进“ 粮安工程” 建设,全面提升粮食收 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第2第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 5 十八届三中、

12、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要求和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流通工作底线,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彻底改善粮食仓储、应急等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安工程 ”,应坚 持以下原则: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统筹生产与消费、近期与长远、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行统一规划,并衔接行业及各类专项规划。注意处理好当前急需与发展趋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抓住最重要、

13、最关键的环节,建设一批“粮安工程”的重点项目,发挥引领、主导和带动作用。整体布局、优化资源。坚持全国一盘棋,中央与地方之间、产销区之间的建设规模和布局要相互衔接,做到功能互补、结构合理,避免重复建设。统筹“ 粮安工程” 各项任务 ,整合存量资源,优化增量资源,提升整体功能。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粮食收储供应的体系建设要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相适应,与协同推进新“ 四化” 相适 应。要用改革的思路推 进“粮安工程”建设,既要加大政府投入,也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民营等多元主体参与粮食流 6 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

14、支撑、创新驱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食行业,用信息化引领带动粮食流通现代化。实施科技兴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快粮食科技支撑新突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提高粮食行业的科技含量。多元筹资、加大投入。针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基础性、战略性和 公 益 性 的 特 点 ,充 分 发 挥 中 央 投 资 的 支 持 和 带 动 作 用 。综 合 应 用土 地 、财 税 、金 融 、保 险 等 政 策 杠 杆 ,多 渠 道 筹 集 建 设 资 金 。充 分 调 动 中央 、地 方 、企 业 和 社 会 力 量 等 各 方 面 的 积 极 性 ,加 大

15、 投 入 力 度 ,高 效 利用 资 金 ,加 快 建 设 进 度 ,提 高 建 设 水 平 。第三节 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售粮便利、储存安全、物流通畅、供给稳定、应急高效、质量安全、调控有力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粮食收储能力大幅增强。可用仓容满足粮食收储需要,彻底消除“ 危仓 老库” 带病 储粮,基本消除“席茓囤”等露天存粮,粮食收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物流效率显著提高。八大粮食物流通道功能更加完善,跨省 原 粮 “四 散 化 ”比 例 明 显 提 高 ,粮 食 从 产 区 到 销 区 的 运

16、 输 时 间 明 显 缩短 、损 耗 大 幅 减 少 ,跨 区 域 的 物 流 运 输 更 加 顺 畅 。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粮食应急供应网络更加完善,应对 7 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救助受灾群众口粮供应得到基本保障,部队军粮保障及时有效,应急粮食储备物资快速运抵灾区集结点,确保灾区不断粮,供应有保障。粮油质量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放心粮油” 的零售网络覆盖80以上的社区、乡村。建成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粮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综合检验能力达到70%以上,检验效率明显提高,粮食检验监测技术水平显著增强,确保城乡居民吃到“ 放心粮油 ”。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建成。粮情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加强,建成指标科学合理、技术先进适用、监测灵敏高效、数据权威可靠、发布及时通畅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努力实现“未动先知”“未涨先知”“未抢先知 ”。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