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6316274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修改高台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高一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被视为质点B. 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坐着的人是运动的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 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

2、而不是看物体的绝对大小,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视为质点,故A错误;B顺水漂流的船上坐着的人和船保持相对静止,以河岸为参考系时它们是运动的,故B正确;C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故C错误;D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一节课的时间间隔,故D错误2.某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 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 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答案】B

3、D【解析】【详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说明速度变化越快;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说明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时,速度变化变慢,但不一定减小,如下降过程,故C错误;D在最高点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D正确3.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发现前方发生事故时以3m/s2的加速度紧急刹车,停在发生事故位置前,那么刹车过程中前2s内的位移与最后2s的位移的比值为()A. 4B. 3C. 2D. 1【答案】A【解析】【详解】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刹车

4、过程中前2s的位移为:反向看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2s的位移为反向的前2s的位移为:则刹车过程中前2s内的位移与最后2s的位移的比值为4;A4,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B3,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4.如图所示,有两个共点力,一个是F18N,一个是F2,它们的合力是F20N,则F2的大小可能是()A. 10NB. 20NC. 30ND. 40N【答案】B【解析】【详解】有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20N,若其中一个分为大小为8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应在12NF28N范围,所以可能为20N,故B正确5.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

5、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答案】BC【解析】【详解】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正确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垂直

6、于斜面向下的分力不是对斜面的压力故D错误故选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6.明朝谢肇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则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的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左的F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7、两侧给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沿两侧分解的力是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图:则有:,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7.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一竖直墙面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tanB. 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C.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短D.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tan减小【答案】AC【解析】【详解】小球到达竖直墙面时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大小分别为vygt,vxvytangttan,所以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为gttan,A项正确;设小球在t时间内

8、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tan,B项错误;由于小球到墙的距离一定,初速度增大,运动的时间变短,C项正确;若小球初速度增大,由小球到墙的时间变短,由tan可知,tan增大,D项错误;故选AC8.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O1上两轮的半径分别为3r和r,从动轮O2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 A、B、C三点的加速度之比aA:aB:aC=6:2:1B. 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3:2:2C. 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A:B:C=2:2:1D. A、B、C三点的加速度之比aA:aB:aC=3:2:1【答

9、案】AC【解析】【详解】C、B点和C点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根据v=r,知B、C两点的角速度之比等于半径之反比,所以B:C=rC:rB=2:1.而A点和B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得A:B:C=2:2:1;选项C正确.B、根据v=r,知A、B的线速度之比等于半径之比,所以vA:vB=3:1B、C线速度相等,所以vA:vB:vC=3:1:1;选项B错误.A、D、根据得aA:aB:aC=vAA:vBB:vCC=6:2:1;选项A正确,D错误.故选AC.9.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A物体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若,则

10、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B. 若,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 若,则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空中下落D. 若,则两物体恰好在落地瞬间相遇【答案】AC【解析】【详解】若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解得:当ab两球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此时A的位移解得:A. 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故A正确B. 若,则两物体在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C. 若,则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空中下落,故C正确D. 若,则两物体恰好在落地瞬间相遇,故D错误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上放有质量为2m的木块C,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

11、将木块C迅速移开,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木块C移开的瞬间A. 弹簧的形变量不改变B.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 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gD. 木块B对水平面的压力为4mg【答案】AD【解析】【详解】A. 由于弹簧弹力属于渐变,所以撤去C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故A正确;B. 开始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弹力等于A和C的重力,即F=3mg,撤去C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3mg,故B错误;C. 撤去C瞬间,弹力不变,A的合力等于C的重力,对木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ma,解得:a=2g方向竖直向上,故C错误;D. 撤去C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3mg,对B,由平衡条

12、件得:F+mg=N,解得:N=4mg木块B对水平面的压力为4mg,故D正确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C. 当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答案】AD【解析】【详解】m所受M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1=1mg,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木板受到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1mgM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m的滑动摩擦力

13、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1mg故A正确,B错误由题分析可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本题中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不能根据摩擦力求解,f2=2(m+M)g是错误的,不能确定此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值1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1m/s2 ,t=3 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A. 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a= m/sB. b车的初速度为 0C. t=0时,a车和b车距

14、离4.5 mD t=3 s时,a车和b车相遇,此时速度相等【答案】CD【解析】【详解】A、x-t图象的斜率代表速度,a的图象为倾斜的直线,斜率为恒定值,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A错误;B、t=0时刻,b曲线的切线斜率不为零,故b车的初速度不为零,B错误;C、t=3 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故此时b车的速度为t=0到t=3 s内,b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做逆向处理,则t=0到t=3 s内,b车的位移为,故t=0时刻,b车的初始坐标为所以在t=0时刻,a、b两车相距4.5m,C正确;D、x-t图象的交点代表相遇,又因两曲线在t=3 s时,刚好相切,瞬时速度刚好相同,则D正确二、实验

15、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3.物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甲组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要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A. B. C. D. (3)验证轨迹是符合y=ax2的抛物线后,根据图中y-x图象M点的坐标值,可以求出a=_m-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