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60403202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修改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 化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aHCO3的水解:HCO3H2OH3OCO32B. 醋酸的电离:CH3COOHCH3COOHC.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H285.8 kJ/molD. 碳酸钙的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32(aq)【答案】D【解析】A. HCO3H2OH3OCO32表示NaHCO3的电离,不是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不正

2、确;B. 醋酸是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B不正确;C.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 H285.8 kJ/mol,C不正确;D. 碳酸钙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CaCO3(s)Ca2(aq)CO32(aq),D正确。点睛:燃烧热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状态为液态时稳定。2.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 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B. 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

3、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C. 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再进行滴定D. 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标准盐酸被稀释,浓度偏小,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偏大,A错误;B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偏大,B

4、错误;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对V(酸)无影响,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不变,C正确;D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偏大,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的误差分析【名师点晴】明确实验原理和误差分析的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总依据为:由c测c标V标/V测由于c标、V待均为定值,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答题时

5、注意灵活应用。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B. A、B、C的浓度相等C. 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答案】A【解析】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即v正=v逆,证明反应达平衡,选项A正确。A、B、C的浓度相等但是没有说浓度不变,有可能是三者浓度瞬间相等,然后发生变化,所以无法证明反应达平衡,选项B错误。生成A和生成B说的都是逆反应的情况,没有说明正反应的情况,所以选项C错误。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但是没有说分子数不变,有可能是三者的分子

6、数瞬间达到这个关系,然后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选项D错误。4.常温下,测得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是( )mol/L:A. 110-3B. 110-11C. 110-7D. 0.1【答案】B【解析】【分析】温度一定,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先根据溶液的pH计算氢离子浓度,再根据c(OH-)=KW/c(H+)计算。【详解】温度一定,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常温下,KW=10-14,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则c(H+)=10-3mol/L,c(OH-)=KW/c(H+)=1014/103mol/L=10-11mol/L,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pH的简单计算,明确pH和氢离子浓度

7、之间的互换是解本题的关键。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B. 浓度为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c(Na)2c(CO32-c(HCO3-)c(H2CO3)C. pH12的氨水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H)c(OH)D. 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相混合后,所得溶液呈中性:c(Na)c(CH3COO)【答案】A【解析】【详解】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铵溶液,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H+)=c(OH)+c(NH3H2O),故A正确;B.

8、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B错误;C.pH=12的氨水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则:c(NH4+)c(Cl)c(OH)c(H+),故C错误;D.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相混合后,所得溶液为醋酸钠溶液,该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所得溶液呈中性,则c(H+)=c(OH),所以(Na+)=c(CH3COO),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解题时特别注意C选项氨水为弱碱,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D选

9、项所得溶液呈中性,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进行判断。据此解答。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法对铝片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分别以铅片、铝片为电极,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如图所示连接电解池装置,电解40 min后取出铝片用水冲洗,放在水蒸气中封闭处理2030 min,即可得到更加致密的氧化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电子从电源负极导线铝极,铅极导线电源正极B. 电解过程阳极周围溶液的pH下降C. 在电解过程中,H向阳极移动,SO42-向阴极移动D. 电解的总反应为2Al6H=2Al33H2【答案】B【解析】【分析】由示意图可知,铝片为阳极,阳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10、氧化铝,电极反应式为2Al6e+3H2O=Al2O3+6H+,铅片为阴极,阴极上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 e=H2,电解的总反应为2Al3H2OAl2O3+3H2。【详解】A项、电子流向和电流流向相反,电解时电子从电源负极导线铅极,铝极导线电源正极,故A错误;B项、铝片为阳极,阳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铝,电极反应式为2Al6e+3H2O=Al2O3+6H+,反应中生成H+,溶液的pH下降,故B正确;C项、在电解过程中,硫酸中的氢离子向阴极移动,硫酸根离子向阳极移动,故C错误;D项、阳极是活泼金属铝电极,金属铝在该极失电子生成氧化铝,阴极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

11、电解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2Al3H2OAl2O3+3H2,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关键。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 宇宙大爆炸产生了氢、氦、锂元素C. 左图的原子模型是玻尔提出的D. 模型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答案】A【解析】【详解】A项、绝大多数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11H原子是有质子和电子构成的,没有中子,故A错误;B项、美国科学家斯穆特由于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曾获得诺贝尔物

12、理学奖,根据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后约2h,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故B正确;C项、1913年玻尔模型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故C正确;D项、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而不表示具体的原子、原子的个数及电子的运动轨迹,小黑点的疏密表示出现机会的多少,密则机会大,疏则机会小,故D正确。故选A。8.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使酸性高锰酸

13、钾溶液褪色B. 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 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 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由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A甲为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B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B正确;C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及碳碳双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正确;D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并加热时发生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不能选稀硫酸,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9. 下列四个能级中,能量最高,电子最后

14、填充的是( )A. 3sB. 3pC. 3dD. 4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先填充4s轨道,再填充3d轨道,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10.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2-丁烯B. 3-氯丁烷C. 2,2-二甲基丁烷D. 2-乙基戊烷【答案】C【解析】【详解】A项、甲基的编号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甲基-2-丁烯,故A错误;B项、官能团氯原子的编号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氯丁烷,故B错误;C项、主链选择和甲基编号均正确,故C正确;D项、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正确命名应该为3-甲基己烷,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命名判

15、断,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解答关键。11.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 )A. NB. CrC. OD. Ca【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详解】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为3;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未成对电子数是6;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未成对电子数为2;C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未成对电子数是0,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Cr,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注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是解答关键。12.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 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气态烯烃C. 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 烯烃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