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7MB
约31页
文档ID:159585380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1/31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3.1世界是普遍性的 - 1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 11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21 -3.1世界是普遍性的【教学目标】必备知识: 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关键能力:能够区分联系的特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系统优化法;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科学精神: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 2.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导入)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世界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第三课我们就一起来《把握世界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世界的其中一个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新课讲授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我们通过下面的这个故事来具体的体会联系的这些特点:《唇亡齿寒》故事: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

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地区发展晋献公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臣荀息替晋献公拟定了一条绝好的计策他建议用良马玉璧向虞公送重礼,行贿借道,去讨伐虢国,破坏虞、虢的联盟,然后各个击破对于这一计策,晋献公开始有点犹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虽然晋献公对荀息的计策十分赞同,但对赠送良马、玉璧这些稀世之宝却有些割舍不下,并担心虞公收了重礼还不肯借道荀息笑道:“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晋献公还不放心地说:“虞国大夫宫之奇十分精明能干,只要宫之奇在,定能识破送礼借道的蹊跷,必然劝虞公拒收礼物,事情就不好办了荀息说道:“大王不知,宫之奇的为人,聪明而不固执,又自小和虞君在一起,他肯定不会强谏,强谏也无益再说白璧宝马,人见人爱,玩好在耳目之前,由此而招到的祸事则是以后才有的事,这是具有上等智力的人才能意识、预见得到的,那虞君是中智以下的人,他是没有这个见识的,所以此事肯定能办成。

听后,晋献公这才放心,采纳了荀息的计策虞公过去只是听说过这些宝物,但无缘亲眼观赏,时感遗憾当时一见到这两件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一向力主联虢拒晋的大夫宫之奇急忙劝阻道:“晋使词谦礼重,必然于我国不利,虞虢唇齿之邻,久已结盟,方得国泰民安俗话说得好:‘唇亡齿寒’大王千万不可答应借道!”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虞公终于不听劝谏,答应了晋使借道的要求荀息回国后把虞公答应借道的事回复了晋献公献公喜出望外,当即决定拜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兵车400乘,精兵二万人攻打虢国,占领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三年之后,晋献公又一次派荀息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公依然十分慷慨地允许借道大夫宫之奇急忙又谏道:“虞和虢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虢国亡了,虞国怎么能存在下去?晋国万万不可依赖!我们怎么能与贼寇一起玩乐?一次借道,已经破坏虞虢联盟,铸成了大错岂能再错下去?过去虞虢两国结成联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别国才不敢轻举妄动,欺负我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不正是虞国和虢国吗?”虞公却不以为然,认为宫之奇太多虑。

宫之奇觉得身为重臣,眼看国家将亡,却无能为力,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走前留下四句话:“贪图人家白璧宝马,等于自己甘心饮毒酒啊!也像开了大门迎接强盗一样的啊!嘴唇没有了,牙齿自然要受寒冷啊!”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教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听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弱小的势力相依为命应该联合对抗外敌,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没有了一个,另一个必定会惨败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联系是普遍的教师:除了这个故事以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或俗语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围魏救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名师出高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等等问题:那么什么是联系呢?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自己对联系的理解教师总结: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低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教师讲解:联系具有普遍性,具体表现在哪呢?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举个例子,老师和同学们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器官肢体之间也是相互联系,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事物有着这或那样的联系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孤立的看待事物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能够总结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问题:我们说联系具有普遍性,那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小组答案教师总结: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此时此刻的你和大西洋彼岸的一块大石头有联系吗?显然是没有的。

我们所谓的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②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事万物中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教师:我们再分三个领域来了解联系的这种普遍性我们在前面曾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同学们还记得哪三个部分吗?没错,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我们就从这三个领域来重点理解1)自然界: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低等的简单的生命体到高级的复杂的生物个体,无不处在相互联系之中(2)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制度以及各种活动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思维领域:人的思维活动的进行以及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观点、思想和理论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那么,这三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三大领域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渡:刚刚我们说,现在的我们与大西洋彼岸的一块大石头是没有联系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怎样能够让我们与这块石头有联系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或者此刻你便动身越过大西洋,坐在那块大石头上歇息,那么,你和这块石头就有了联系。

又或者,这块石头被大西洋彼岸的人们做成了石桌,出口到了中国,你又在市场上把它买了回来,此时你与这块大石头也有了联系那么,大家想一想,这说明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说明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那么,任何两个事物只要我们想要把他们联系起来就可以吗?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海乌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惊恐万分,三天后就死了问题:鲁侯养海鸟的故事违背了联系的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教师讲解: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有些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些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事物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客观联系,我们不能忽视甚至破坏这种固有联系,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二是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某种联系,我们就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②反对: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问题:大家知道哪些是脱离实际,主观臆造的联系呢?学生:列举教师总结:喜雀报喜,乌鸦报忧,4和死,8和发过渡:我们讲的联系,都只局限于事物的两两之间的联系,那么,世界上的联系只局限于两两联系吗?当然不是,联系还具有多样性我们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了解:【阅读与思考】研究显示,塑料进入海洋,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持续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进入土壤,会污染地下水,影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危害人类健康经过太阳照射,塑料中的大量毒物还会排入大气层,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说明联系的多样性教师总结:从上面这个实例,塑料进入海洋,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这是直接联系,塑料进入海洋,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一种间接联系,无论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都是联系多样性的表现,除了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还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我们在通过几个实例具体了解这几种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与火是直接联系,鱼与火是间接联系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本质联系,苹果落地是非本质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联系骑车出门撞到了树上:偶然联系家人之间和家庭与社会:家人之间是内部联系,家庭与社会实外部联系问题:这么多种联系,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教师讲解:例如生活中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