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高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93147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高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高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高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高设计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高设计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高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高设计总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 总 说 明一、总体设计(一)总体任务古高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要求在给定的 1:2000 的带状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平面、纵、横断面设计,再进行路基、路面设计,桥涵设计。(二)技术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0m计算行车速度:60km/h行车道宽度:7m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25m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m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300m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1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最大纵坡:6%合成纵坡:9.5%最小坡长:150m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400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0m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0m最小竖曲

2、线长度:120m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荷载等级:公路级(三)路线概况一条丘陵区二级公路,起点桩号 K0+000,终点桩号为 K2+223.977。本路线共设置 2 个平曲线,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设置 2 个变坡点,1 个凹形竖曲线,1 个凸形竖曲线;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有涵洞 3 个圆管涵。1. 地形地貌本设计段地处山岭丘区,地形起伏一般。2. 气象水文古高二级公路所经地区属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短夏长,干湿交替。月平均最高气温:35(七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5(一月) ;日最高气温:41;日最低气温:-7,日最大气温差:21,平均年降雨量:260

3、0mm;,小时最大降雨量:230mm;潮湿系数:K=2.2;日最大风速: 30m/s;当地自然气候区划属:IV 3 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路线所经过区域水旱灾害频繁,雨季对本路段施工有较大的影响。路基土方及构造物施工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3. 地层岩性覆盖层以种植土、亚砂土和亚粘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质土,覆盖层厚 2m 左右,稻田中种植土厚 0.6m 左右。下伏基岩为硅化板岩。4. 沿线材料分布情况公路沿线 5km 以内有较丰富的砂砾材料、砂,当地沿线无矿石料场,矿石材料需外购,相距约 40km。相距 50km 左右有水泥厂和石灰生产厂。钢材等建材,可在相距 40km 处进

4、货。二、路线设计(一)本段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路线长度:2223.977m平曲线交点数:2 个平均每公里平曲线交点数:1.799 个平曲线半径:400m缓和曲线长度分别为:100m,100m(二)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变坡点个数:2 个最大纵坡/坡长:1.647% 931.106m最短坡长:626.796m竖曲线半径均为 60000m三、路基、路面设计(一)路基宽度、设计标高及超高方式路基宽度为 10m,其中路面宽 7m,硬路肩 20.75 ,土路肩 20.75。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平曲线路段,比例过渡,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绕行车道内边线旋转超高。(二)路基边坡

5、填方路基边坡坡度为 1:1.5,挖方路段一级边坡坡度为 1:0.5,二级边坡坡度为 1:0.5。(三)防护、排水填方地段视情况设护坡道,护坡道外设置梯形浆砌片石排水沟,填方边坡采用网格式草皮防护。挖方地段设置梯形浆砌片石边沟,根据地质情况在挖方坡顶 3m 处设置浆砌片石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和网格式草皮共同防护。(四)土石方调配本段全程土石方填方量与借方量相对平衡,可向附近调方或者借方。(五)路面设计设计标准轴载采用 BZZ100,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通过标准轴次 360 万次。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面层厚 22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石灰。四、涵洞桥梁初步设计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 涵

6、洞设计手册, 规范及部颁设计标准图,涵洞形式采用圆管涵,共计 3 道。五、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3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 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6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7、.7 JTGT 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8 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9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0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2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3 交公路发 2007358 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路

8、基 、路 面 及 排 水 设 计 说 明一、设计任务根据给定的路线设计方案,结合后地形,地物,水文及周围的环境进行路基、路面以及排水设计。设计内容包括:(1)、路基横断面设计 (2)、路基稳定性验算及防护设计(3)、挡土墙结构设计 (4)、排水结构设计二、设计资料山岭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路基宽度 10 米,双向两车道,无中央分隔带。硬路肩 20.75 ,土路肩 20.75,设计车速:60km/h。设计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轴载后为 907 n/d,年平均增长率为 7.2 %,路面为水泥路面,厚为 13cm。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情况及公路性质设计机动车道,设计交通标准轴载为 BZZ-100。路基设计应贯彻

9、路基稳定性及少占耕地为原则。排水设计重现期为 5 年,设计洪水频率为 100年一遇。地质条件:该地区为3 自然区,覆盖层以种植土、亚砂土和亚粘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质土。三、设计内容1、路基部分:路基为 23.5m+21.5m 宽,填方边坡坡度为 1:1.5,挖方边坡坡度为 1:1.05,边沟和排水沟均为 260+60cm,硬路肩、路拱横坡度为 2%,土路肩横坡度为 3%。填方边坡采用种草防护。挖方当大于 6m 时可采用护面墙与其他护坡组合的方式共同护坡或者采用拱形浆砌片石骨架护坡。2、路基稳定性验算,路基稳定性验算采用 4.5H 法,验算破裂面位置,并进行路基验算。3、挡土墙设计:该路段分段采

10、用路堤墙。4、路面结构设计:该路面设计为沥青路面,行车道宽 7 米,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Ne=3600000 次,水泥厚 22cm。5、路面补强设计及接缝、传力杆设计:路面补强有钢筋网补强和角隅补强,接缝设置横缝和纵缝。6、路面排水包括路表排水和路面内部排水。四、施工方法1、路基施工应达到一定的压实度、平整度,填方路基应分层压实。2、路面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砼,机械搅拌、振捣,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养护。五、设计标准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2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3 JTGT 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S北京:

11、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4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 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6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7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路 线 设 计 说 明一、工程概况在 1:2000 的路线平面设计地形图上,完成路线的纵断面设计,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二、技术指标a) 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车辆荷载为公路级。b) 计算行车速度为 60km/h,路基宽 1

12、0m。c) 最大纵坡为 1.647%,最小坡长为 626.796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 532.865m。d) 路面加宽超高过渡方式为绕道路基边缘线旋转。三、设计要点e) 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 2 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 1.647%,最大坡长为 931.106m 米,最小坡长为 626.796 米。 1 个凸形竖曲线,1 个凹形竖曲线,凸形竖曲线半径为 60000m,凹曲线半径为6000m。f) 本路线设计中有涵洞共 3 个,为圆管涵。四、设计依据1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标准 (JTG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6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合订本) , (JTGD-60-2004)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涵 洞 设 计 说 明一、涵洞设计说明1、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 公路级;(2)净空:圆管涵: 两个 3-2.0m二、设计依据1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