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19《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8355890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3.19《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3.19《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3.19《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19《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19《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9 言情词三首课前预习积土成山一、基础字词1.识记字音槛(jin) 笺(jin) 纤云(xin) 迢迢(tio) 蘅皋(hng go)2.理解词义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纤云:织薄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迢迢:遥远的样子。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蘅皋:长着芳草的水边高地。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都几许:共有

2、多少。一川:遍地。二、文学常识 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据记载,他能诗能文,著作丰富,但对他来说最有成就的是词。现存词130多首,编集成珠玉词。艺术上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运用景物暗示的方法去表现作品的主题。造语工妙,是晏殊词的一大特色。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名篇佳作不少,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贺

3、铸(10521125),字方回,晚年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三、经典句段 晏殊的另一首名作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怀,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问题导读1.

4、本课的三篇词都是言情词里面的精品,请了解其大意并背诵之。提示:只有先了解大意,才能进一步鉴赏。2.王国维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概括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体会所引诗句的意思。提示:王国维引用这三段话,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是将原作中的语段的含意进行引申,然后借用来说明道理。 第一种境界,是确立目标。只有确立目标,有了方向,才能有追求,才能有成功。这目标的确定,必须经过一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艰苦的酝酿准备过程,不是随意贸

5、然定得了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词中是写思妇怀人的行为,但这里所营构的境界,可引申用来说明对事业、对理想的探索追求。 第二种境界,是极力奋斗,竭尽全力去拼搏,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原作中是表现爱情的坚定执著。这两句词所构成的境界,同样可以引申用来描写对事业、对理想目标的执著追求和奋斗。 第三种境界,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后,目标终于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在这里是引申说明艰苦奋斗的过程。“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是引申说明在极不容易发现的地方,终于发现了真理,在特别困难的条件下解决了问题,等等。 这里多少牵涉到形象大于思维和接受美学的一些问题。有的诗词或者别的文艺作品,作者原来可能没有那种想法,但读者在鉴赏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审美习惯等,对作品所表现的境界或某一片段,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想象,引申出新的含意来。在现代汉语中许多已被当作成语来使用的语句,不少是根据这一原理派生的。如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说明绝处逢生,原作并无此意;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达为人民服务的“鞠躬尽瘁”精神,更不是原作的原意,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