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modernism) 现代主义的兴起:一是在艺术上突破窠臼的强烈愿望;二是对艺 术的模仿人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用极端强调文艺创作的个人化、 极端强调创作过程中“我”的作用作为武器来开辟新路 现代主义的“我”:一个享有绝对精神自由的我,一个不受理性 制约、超乎社会道德规范之上的我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2、存在主义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萨特 3、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的代表柏格森 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倾向 1、反理性:暴露世界的荒诞和异化; 2、内向性:对苦闷孤寂心情的宣泄; 3、表现性:表现现代人的异化,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 现代主义艺术的内容 1、超出常态的事物与现象; 2、复杂异常的内心世界; 3、盲目疯狂的本能与冲动 现代主义艺术的追求 1、强调个人的直觉、本能、情绪、心理 、幻觉和梦境等, 2、晦涩紊乱、荒诞变形,反传统,追求新奇 3、强调偶然性,不厌其烦的描绘细枝末节,以呈现枯燥、荒诞的现实生活 现代主义与电影的三次结缘 第一次:20世纪20年代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 第二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实验电影,以美国为中心;(40年代中期 发展迅速,成为50年代末期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前奏) 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直到60年代,以法国新浪潮为代表,北欧 (瑞典伯格曼)和西欧(意大利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现代派电影并驾齐 驱的时期。
20世纪20年代先锋派与50-60年代“新浪潮” 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区别 “物”的迷恋 纯粹的运动与节奏画 面抽象化 无故事的“纯视觉” 繁杂混乱的潜意识与幻觉 先锋派 “新浪潮” 现代的“人” 人的心理与情绪 意识银幕化 故事、人物性格与内心 生存哲理、精神危机的主观探索 “新浪潮”前后“新浪潮”前后 虽然说新浪潮时代之前就已经有了现代主义电影,但从对于世界电影历史的影 响角度,我们可以说,“新浪潮”前后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时代:“新浪潮” 前:电影主要偏向于创建完整的语言体系,以讲述一个完美的有严密逻辑秩序 与结构的故事为目的新浪潮”后:试图打破这种完整的语言体系,将重心 转移到区别于“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另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真实” 1、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生活流手法)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意 识流手法)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对传统的情节结构的否 定(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 2、用跳切、自我介入(乱发议论)或其他主观随意手法来破坏传 统的技法,制造间离效果(破除好莱坞式的电影幻觉,与观众产生特 殊的互动,唤醒属于观众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以“新浪潮”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的技巧特点 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奉行不渝的“三无主义” 1、无理性 2、无情节 3、无人物性格 主要现代主义电影作品 特吕弗:朱尔与吉姆 戈达尔:筋疲力尽 阿伦雷乃: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 伯格曼:野草莓、第七封印、处女泉 费里尼:八部半 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放大、现代爱情三部曲(奇遇、夜、蚀) 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奇爱博士、发条橙、2001太空漫游) 基耶斯洛夫斯基:杀人短片、爱情短片、三色(蓝、白、红) 安哲罗普洛斯: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希腊近代史三 部曲(1936年的岁月、流浪艺人、猎人) 阿巴斯:樱桃的滋味、随风而逝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
亦即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 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 “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了的现代化、更加完善 的现代化亦即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 一种新发展 从形式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 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 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 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 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 构 从实质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 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 2、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 3、向整体性、同一性开战; 4、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 6、消解主体性; 7、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指带有能反映后现代社会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的电 影类型,这种艺术风格上是无中心的、无根据的、拼贴的、戏仿的、模拟 的、多元主义的,它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往往是 与消费社会的商业逻辑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媒介联系在一起的; 它具有知识分子精英的怀疑气质,不再相信真理的存在和可追求性,不再 相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在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它是对崇高感、 悲剧感、使命感的疏离和拆解,在具体的电影摄制上,它往往把这种思想 气质融入到电影的表现内容、反映视角、框架结构和镜象语言上,这使得 电影往往能显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立场 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主要表现 后现代的特点:戏仿、反讽、拼贴、复制、表面化、符号化、游戏 化、不可知、反崇高、反主体、商品化、复制性、拼贴性,彻底地 去中心化,呈现出一种洋葱头式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