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7359567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宜宾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4宜宾)2的倒数是( )ABCD2 考点:倒数分析:根据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个数的倒数解答:解:2的倒数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关键 2(3分)(2014宜宾)下列运算的结果中,是正数的是( )A(2014)1B(2014)1C(1)(2014)D(2014)2014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除法分析:分别根据负指数幂和有理数的乘除法进行计算求得结果,再判断

2、正负即可解答:解:A、原式=0,故A错误;B、原式=0,故B错误;C、原式=12014=20140,故C正确;D、原式=20142014=1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负指数幂的运算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 3(3分)(2014宜宾)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其主(正)视图如图2,则其俯视图是( ) ABC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解答:解:从上面看可得到左右相邻的3个矩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 4(3分)(2014宜宾)一个袋子中装有6个黑球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形状、大小

3、、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这个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ABCD 考点:概率公式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让白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数即为摸到白球的概率解答:解:6个黑球3个白球一共有9个球,所以摸到白球的概率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基本计算,摸到白球的概率是白球数比总的球数 5(3分)(2014宜宾)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x1=1,x2=2,则这个方程是( )Ax2+3x2=0Bx23x+2=0Cx22x+3=0Dx2+3x+2=0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可用验算法,因为两实数根的和是1+2=3,两实数根的积是12=2解题时检验两根之

4、和是否为3及两根之积是否为2解答:解:两个根为x1=1,x2=2则两根的和是3,积是2A、两根之和等于3,两根之积却等于2,所以此选项不正确B、两根之积等于2,两根之和等于3,所以此选项正确C、两根之和等于2,两根之积却等3,所以此选项不正确D、两根之和等于3,两根之积等于2,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验算时要注意方程中各项系数的正负 6(3分)(2014宜宾)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Ay=2x+3By=x3Cy=2x3Dy=x+3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确定A

5、点坐标再根据图象确定B点的坐标,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解答:解:B点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横坐标为1,y=21=2,B(1,2),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过点A的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0,3),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1,2),可得出方程组 ,解得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来列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即可写出解析式 7(3分)(2014宜宾)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

6、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 AnBn1C()n1Dn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已知两个正方形可得到一个阴影部分,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即为(n1)个阴影部分的和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一个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即是4=1,5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4,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n1)=n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求得一个阴影部分的面积 8(3分)(2014宜宾

7、)已知O的半径r=3,设圆心O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d,圆上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的个数为m,给出下列命题:若d5,则m=0;若d=5,则m=1;若1d5,则m=3;若d=1,则m=2;若d1,则m=4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B2C4D5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结合答案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若d5时,直线与圆相离,则m=0,正确;若d=5时,直线与圆相切,则m=1,故正确;若1d5,则m=3,正确;若d=1时,直线与圆相交,则m=2正确;若d1时,直线与圆相交,则m=2,故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

8、是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d与r的数量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2014宜宾)分解因式:x3x= x(x+1)(x1)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 10(3分)(2014宜宾)分式方程=1的解是 x=1.5 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

9、,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x(x+2)1=x24,整理得:x2+2x1=x24,移项合并得:2x=3解得:x=1.5,经检验x=1.5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1.5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11(3分)(2014宜宾)如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1=70,那么3的度数是 7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1,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3=2解答:解:ab,2=1=70,3=2=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

10、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3分)(2014宜宾)菱形的周长为20cm,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度是 5 cm 考点:菱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各角,可设较小角为x,因为邻角之和为180,x+2x=180,所以x=60,画出其图形,根据三角函数,可以得到其中较长的对角线的长解答:解:菱形的周长为20cm菱形的边长为5cm两邻角之比为1:2较小角为60画出图形如下所示:ABO=30,AB=5cm,最长边为BD,BO=ABcosABO=5=BD=2BO=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各角,特殊三角函数的熟练掌握 1

11、3(3分)(2014宜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 (2,2)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首先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可得B点坐标,然后再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可得答案解答:解: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的坐标为(1+3,2),即(2,2),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以及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14(3分)(2014宜宾)如图,在RtABC中,B=90,AB=3,

12、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则EB= 1.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折叠可得BE=EB,AB=AB=3,然后设BE=EB=x,则EC=4x,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的值,再在RtBE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22=(4x)2,再解方程即可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折叠可得BE=EB,AB=AB=3设BE=EB=x,则EC=4x,B=90,AB=3,BC=4,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53=2,在RtBEC中,由勾股定理得,x2+22=(4x)2,解得x=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关键是分

13、析清楚折叠以后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15(3分)(2014宜宾)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B=2,AD和BE是圆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过圆上一点C作O的切线CF,分别交AD、BE于点M、N,连接AC、CB,若ABC=30,则AM= 考点:切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连接OM,OC,由OB=OC,且ABC的度数求出BCO的度数,利用外角性质求出AOC度数,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到MA=AC,利用HL得到三角形AOM与三角形COM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OM为角平分线,求出AOM为30,在直角三角形AOM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出AM的长解答:解:连接OM,OC,OB=OC,且ABC=30,BCO=ABC=30,AOC为BOC的外角,AOC=2ABC=60,MA,MC分别为圆O的切线,MA=MC,且MAO=MCO=90,在RtAOM和RtCOM中,RtAOMRtCOM(HL),A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