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7284039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第二课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 ( 第 1 课时【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重点2.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 重点、难点3. 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 培养科学的学态度 , 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 体验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 ( 难点【课前预】一、知识回顾1.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写化学式。铁和稀稀盐澄清碘硫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酸石灰水酒酸铜溶液后的溶液溶质溶剂二、教材预自学课本第3334 页, 完成第 2 题。2. 在一定下 ,向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2、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自学课本第3435 页, 完成第 34 题。3. 当溶质以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一过程叫做。4. 对于大多数物质来说,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或。因此 ,只有指明和时 ,溶液的 “饱和 ” 或 “不饱和 ”才有确定的意义。【自主探究】知识点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概念及影响因素问题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实验探究 I 】 课本 P33,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再加入再加入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5g 氯化15ml水,搅操作钠搅拌拌现象溶解现象与和的结论

3、量有关。【实验探究 II 】课本 P33,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操作现象结论加入 5g溶解现象还硝酸钾 , 搅拌与有关。再加入 5g硝酸钾 , 搅拌加热再加入 5g硝酸钾,搅拌冷却【小结】 根据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33 35,形成概念。1. 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等。2. 概念:饱和溶液:在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的饱和溶液。 判断是否饱和的 方法:。不饱和溶液 :溶质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的不饱和溶液 , 。结晶:溶质以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蒸发结晶:如。降温结晶

4、(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知识拓展】分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间的关系。1.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填“浓”或“稀”)2. 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小结】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例如 20 时的 NaCl 饱和溶液肯定比 20 时的 NaCl 不饱和溶液浓。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讨论】根据实验探究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如何转化?(

5、 )【课堂反馈】1. 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20时,在盛有10g 水的烧杯中加入3g 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 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 20时的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1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溶液。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2.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A.B.C.D.3.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

6、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A. 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 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 氯化钠溶解度降低4.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 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 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 ( 第 2 课时【学目标】1.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重点2. 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重点3. 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难点【课前预】一、知识回顾1. 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般情况下 , 你通过什么方法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二、教材预自学课文第 3536 页,

7、完成 23 题。2.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单位是。3.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在 20 时 , 难溶是指溶解度;微溶是指溶解度;可溶是指溶解度;易溶是指溶解度。【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固体溶解度一、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阅读】 课本 P36 第一段文字,完成以下问题。1.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实质 上是质量。“四要素” :(四定 : 定温、定量、定态、定位)条件;标准;状态;单位。2. 固体溶解度的涵义:【讨论】 在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这句话的

8、涵义。在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 20时, 31.6g 硝酸钾固体溶解在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在 20时, 100g 水中溶解 g 硝酸钾固体。【练】 氯化钾在 30时的溶解度是 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 。【知识拓展】1.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 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 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 通过溶解度( 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9、、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用 S 表示)。同时得到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有。【练】 在一定温度下,mg水中溶解某物质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g。二、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阅读】 课本 P36资料卡片,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练】 在 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3g ,该物质属于物质。在 20时, 3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1.5g某物质,该物质属于物质。【课堂反馈 】1.在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涵义是:。2.在

10、 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5.5g。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g 水中溶解 20gNaCl 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 的溶解度为 20gB. 在 20时,把 20gNaCl 溶解在 100g 水中,所以 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20gC.在 20时,把 20gNaCl 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20gD. 在 30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37gNaCl 恰好饱和,则3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7g4. 在 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11、 10 g ,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A. 溶液:溶质 =11:1B. 溶液:溶剂 =11:10 C. 溶剂:溶质 =11:1D.溶质:溶剂=1:95. 在 20时,硫酸钙的溶解度为0.225g ,则该物质属于()A. 易溶物质B. 可溶物质C. 微溶物质D. 难溶物质6. 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 克,蒸干得到 2.5 克固体,则 6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A.25 克B.20 克C.20D.257. 已知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60时将 70g 硝酸钾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A.120gB. 110gC. 105gD. 100g8. 20时,在 w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ng 水,该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 A.100(w-n/ng B.100(w-n/(w-n C.100(w-n/wg D.100(n-w/ng9. A、 B、 C、 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 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 18g 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