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57228965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PPT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现场练习 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2分)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 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 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 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样卷答案】 【评分分析】 得1分,仅答出一种,另一种未答出。 【正确答案】 借代、反问。,反问。,【增分提示】 无论是全篇还是某一句,都存在着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问题。考生答题时要只想到一处答出一点,结果因遗漏要点而失分。因此,答表达技巧时要多角度思考,如从修辞手法思考,看它运用了几种;从表现

2、手法思考,它又运用了哪些。当然,不要过度答题,把几乎所有的手法都写上去,应该多角度思考,准确判定。,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汪元量: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作者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劲气:寒气。,(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 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4分) (2)诗的后

3、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 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样卷答案】 (1)首联通过写诗人独自饮酒、深夜挑灯看剑来写愁之浓;颔联写自己空有才华,不得施展、国破家亡之愁。 (2)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衬托。表达了对国破 家亡的感伤,自己被掳北去的思乡之感,以及异地 他乡的孤独寂寞。,【评分分析】 (1)题答案仅得1分,写出了作者一系列动作中蕴含的愁,而对本题要点表达技巧几乎未涉及。 (2)题答案可得4分,手法判断准确,感情理解正确,但少了分析过程。 【正确答案】 (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一 系列动作、表情表达愁绪;颔联用典,写空有黄金 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

4、,(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 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 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 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 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 【增分提示】如问“如何表现情感”,这等于是间接考表达技巧,必须准确答出诗人表现情感的技巧。其实,分析很简单,就是写出你从哪些地方理解到这些情感的过程,或依据内容、手法,或结合背景,不一而足。,技法总结 思路剖析 1.考查技巧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 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

5、)结合 具体诗句,加以阐释。(3)分析表达效果,即这种手法是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的。,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 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返回,2.考查诗歌的对比方面 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形象、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 (1)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 (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作答。,1.翻译: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

6、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刚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鉴赏:此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破纸迎风,坏槛当潮”两句,以声音衬寂寥。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

7、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接着,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作者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节日尚且如此,平日就更

8、可想而知了。,作者把人民的亡国哀痛心理,挖掘得多么深,表达得多么活啊!秦淮河舞歇歌罢,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在对比中,加深人们的兴亡感触。今昔对比后,“白鸟飘飘”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进一步开拓意境。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的表达。,2.秋日酬王昭仪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全诗共五十六个字,此诗多撷前人语词入诗,却能一如己出,凄切悲凉不稍减。挑灯看剑、孤馆梦、故乡心、梧桐雨,各种积淀深厚的意象唤起曾经熟悉的心理响应

9、。对意象的成功驾驭丰富了诗的内涵,加强了历史纵深感。诗中有知己之叹,故乡之思。 鉴赏 无声是最大的悲哀。辛弃疾丑奴儿词中:“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几句,算是把愁写到了极致。汪元里此诗的开头,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其中“愁到浓时”总提,以下分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在这种地方,辛词用说话表现,汪诗用动作表现,可谓异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诗再缀以“泪痕深”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已不能和当年的辛弃疾相比了。,颔、颈两联,一叹知音

10、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又,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领联前一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清惠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枪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降巨们为伍的坚贞节操。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息难禁-自然,这里的“故乡心”表达的仍是对宋室的追念。写法上,前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两句用环境反衬乡心,手法变化,效

11、果极好。 末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李压林湖山类秘说:“吴友汪水云出示类稿纪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怨,歌欺而悲,甚于痛哭。”徽”与“湿”, 隐与彰,本来是互相对立的,但水云(元量号)独能把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风格。就这首诗而言,其中“少知己分”、“空好音护”、“孤馆梦”、“故乡心”等等,几乎可以说是千百年来被文人学士们唱烂了的陈词,因而人们可能误认它是一首等闲之作这是此诗 “显”与“彰”的一面。但如果知人论世,稍作进一步的考察,那么汪元只要愿意攀附元朝新贵,则“黄金台”必不甚远,故乡也可“荣”归,由此又可断定这首诗中的知己之叹、故乡之思绝不能作通常意义来理解这又是此诗隐”与“微”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