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第一课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720620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颗钻石(第一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颗钻石(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美妙的遐想。 (配星空图)2、在夜空的正北方,在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我们称它们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与周围的星星一起组成了大熊星座。 (图片演示)3、这七颗晶亮的星星背后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它就是来自托尔斯泰笔下的七颗钻石 。 (出示课题)想听这个故事吗?二、听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像。2、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生 1:喜欢,因为很感人。 (师:你被什么感动了?) (生:我被小姑娘感动了!)生 2:因为故事情节非常离奇。 (师:)过渡: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读读这个(

2、感人的、离奇的)故事。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5 分钟)(1)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2)大声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自学效果。师:同学已经挺起胸膛,举起小手,准备好交流了。(好了吗?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那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学收获)(1)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学习第一自然段。 A、大屏幕出示“地球、旱灾 ”:谁认识这两个词?(指名 2 人读)(切换图片)仔细看着这个“旱”字,猜猜旱灾是什么意思?地球上发生旱灾后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B、是呀,地球上的这次大旱灾使一切都变了样。 (出示词语:水井、丛林、小狗、干涸、干

3、枯、焦渴而死)C、谁能读准这 6 个词语?( 2 人读)干涸的除了水井还有什么?干枯的除了丛林还有什么?那“干涸”和“干枯”有什么不同?焦渴而死的除了小狗还有什么?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谁能在读准的基础上读好这些词?(指名 2 人读。评:从你的表情老师知道你已读懂了这些词语;多投入,旱灾是多么可怕呀!)我们加上前两个词一起来读一读)D、读着这些词语我们就已感受到旱灾的痛苦,谁还能根据这些词来描绘一下这种令人绝望的情景?(运用新词说一段话,同时理解了第一自然段) (1 人说)E、过渡:我们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轻轻捧起书,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4、 (自由读)谁来读?(指名读。评:谢谢你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为我们再现那痛苦的情景。 )像他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什么?(水)F、对,水就是希望,水就是生命,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接下来的故事也就围绕着一个水罐开始了(板书:水罐,强调“罐”的字形,读词)(2)检查读书情况,读通读顺课文。 A、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下面的故事,其他同学静静倾听,看谁是最认真的小听众。B、感谢这 5 位同学把故事读正确了,读正确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课文读好。请大家自由选择刚才这五个自然段中任意一小节好好练练,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自由练读)(分自然段指导读好 26 自然段,引导挑战者点

5、评后再读)C、谁能读好第二小节?(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A)刚才老师发现,听得最投入。而且脸上表情丰富,起先紧锁眉头,接着又脸带微笑。你们猜一猜他在听到哪段文字的时候紧锁眉头的?为什么?那你能紧锁着眉头读好这两句吗?(指名读 1、2 句) , 小姑娘不顾夜黑,翻山越岭,艰难地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可筋疲力尽也没找到救命的水,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齐读) (B)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 ”小姑娘此时的心情怎样?(喜出望外)怪不得刚才会转忧为喜。谁来读出小姑娘的喜出望外?(指名 2 人读) D、第三小节谁有把握读好?(真的不错,经你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

6、思我们就全明白了,谢谢!) E、第四小节呢? (A)指名读。 如果读得好,师述:读得太棒了!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妈妈的话,请再读一遍。你为什么这么读? 如果读不好,则 (B)我也来试试,大家认真听,比较一下我俩读得有什么不一样? (母亲的话指名 2 人读;最后一句话也指名两人读;) (C)这两句话读好了,这一小节肯定也能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F、继续,谁能读好第五小节?(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谢谢!)G、最后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吧。 (齐读)四、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读了几遍故事后,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不出声地默读这五小节

7、,想一想: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2、交流板书:空的木水罐装满水银水罐金水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3、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水罐的变化而展开的,你能根据这条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故事吗?(2 至 3 人说) 4、真了不起,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那么水罐的这几次变化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现这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五、指导写生字。 下面请同学们把习字册打开,我们来学写生字。 1、先看这个“丛”字, (出示小黑板,边书写边描述)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分的两个“人”字挨在一起,就像一簇簇的植物,长在黑黝黝的土地上。 2、再看这个“狗”字,写好这个字的关键是左边的反犬旁,这一笔弯

8、勾既不能弯得太下,也不能写斜了,撇与弯钩的交叉点要与弯钩的顿笔处保持在一条竖线上。第二撇不要太长,也不能出头。评七颗钻石第一课时这是一堂较成功的课,没有听课的老师应该值得到校园网的网络硬盘上观看一下,这是一堂典型的第一课时的语文课,个人认为,不仅因为第一课教学是市区级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中的主要内容,而且它是更有效地把握第二课时教学的认识基础。一、板块设计,目标明确,凸现第一课时特点根据其呈现出来的主要教学内容,我把这一堂课概括为如下五个板块,这五个板块也体现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基本教学要求:1、情境导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简单的几张图片和一段精彩的动画故事把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带到课文情境中,而且也在

9、最短的时间感知到了课文中的更多信息和情感,也就意味着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文学习。2、词串教学,意境中领会字词句3、初读课文,读顺读熟适当读好4、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内容默读的要求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就已提出,了解课文的大意也在此时应该渗透,到三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会初步概括课文主要意思,并且这些要求一般在第一课时就应该达到,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大意。本堂课中巧妙利用“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引导学生通读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简单说说课文主要意思。5、写字指导,突出典型例字教学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体现词串教学优势怎样在第一课时处理字词教学,这既是第一课时必要的内容,也是第一课时

10、上出特色的关键。从特级教师薛法根使用词串教学,到薛辉校长近来一直在实践探索和在新桥小学的讲座中讲词串教学,结合我自己近来对第一课时的上课探索,我深切地感受到词串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的有效方法。而在这一堂课中,词串教学又有其独到之处。由“地球” “旱灾”引入,由对“旱”字的说文解字,进而出现二组词串,从说到读,由读到说,再利用背景图片的暗示作用,整个字词教学都能在课文情景中理解、领会、表达,并表现出字、词、句、段的整合效果。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扎扎实实指导读书书不读熟不开讲,即是说只有在第一课时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课时才能有效地展开课文的研读。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只要让学生在课前或在第一课时

11、自由式地多读几遍呢?如何有情趣地在第一课引导学生喜欢读书,把课文读顺、读熟、读好仍然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听课的看点,要能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的基础上,教者又对第 2 节进行了对比表情读,对第 4 节对比语气读,使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读熟课文的过程,也是提高朗读能力和提高读书情趣的过程。教学建议:1、五年以上的教师应该学会分配注意力来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生成性的东西,平时就要练习,体现教学智慧。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句即时生成性的话的课或许给听课老师看来,如诗如画,精致至极,但课堂毕竟是课堂,学生的对话、学生的组织调控是需要教师因时因势生成的。如学生讲到“所有的人类都焦渴而死” ,让学生比较老师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一学生说老师读的时候让人感到很高兴,王老师即问:“为什么高兴呢?”这儿用“高兴”就不恰当,应马上引导学生说出更准确的词语。虽然是细节上的小问题,但恰当的引导启发确实能有效地调控课堂。2、区别第一课时的读与第二课时的读。第一课时的读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第二课时的读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肯定有区别,这堂课上在指导读第 2 节时稍多了,影响了这堂课必须完成的写字指导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