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719628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和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 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 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 (将信息

2、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 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将

3、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 -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 65 赫兹到1100 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之间。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 20 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

4、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 108m/s) ,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 光年=3108 米/秒365243600 秒9.460810 15 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 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

5、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 镜。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 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

6、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的反射现象)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6、

7、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如: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 。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8、光的折射定律: 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注意】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0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

8、,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第六节眼和视觉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 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 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 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 v:透镜到像的距离 . 4、凸透镜成像规律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一生共写了我的生活等 14 部著作。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

9、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2、正在发声的铜锣,用手放在上面轻轻一按就听不见声音了,这是因为A、手吸收了它的声音 B、手阻碍了它的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传入人耳 D、它的振动频率减小到 20HZ3、在窗户关闭的室内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可观察到烛焰的摇曳,因为A、肯定被风吹动 B、扬声器的纸盆振动,带动空气振动C、人的一种错觉 D、其作用原理目前尚未学到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振动时一定发出声音 B、声音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一定的C、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没有空气,任何声音都听不到 D、声音只能在真空中传播5、我国政府已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一期工程命

10、名为“嫦娥一号”工程,若干年后,中国首批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彼此的说话声,这是因为A、 月球表面布满灰尘 B、月球上没有水 C、月球上没有重力 D、月球上没有空气6、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8、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是因为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9、甲同学将耳朵贴在有

11、水的自来水管上,乙同学在远处敲一下水管,那么甲同学可以听到几次响声A、1 声 B、2 声 C、3 声 D、4 声10、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 B、烛焰 C、元宵节天空中的月亮 D、夜晚开着的电灯11、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可以解释此现象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1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月食形成B、小孔成像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1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极小的“ ”形空上,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A、 形的 B、 形的 C、 形的 D、 形的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

12、散后,再通过蓝色的玻璃片,则屏上的颜色 A、白光 B、蓝色 C、黑色 D、七色中缺蓝色15、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C、衣服呈红光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17、星期六的晚上,小明在家看动画片,到了 7:30 他想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 ,便按了一下遥控器,此时遥控器向电视机发射了A、红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白光18、下列

13、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漫反射定律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C、光的反射规律适用于所有光反射现象 D、光的反射规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19、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20、从平面镜中看到闹钟在某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闹钟所示的实际时间应为A、8:35 B、7:45 C、3:25 D、5:2021、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22、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常用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

14、透镜 D、凹透镜2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浓密的树阴下有许多圆形光斑 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C、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D、阳光下出现树的影子24、老奶奶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选择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25、如果我们在喝水时不小心把水溅在书上,那么透过一个小水滴,我们看到书上的字将A B C D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倒过来26、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图) ,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A、AB B、AC C、AD D、都不对27、下图方框中应画上凸透镜的是28、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29、眼球的折光系统由A、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组成 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组成C、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组成 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和虚像都显示在光屏上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