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719635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情朗读,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教师有时是一位主持人,掌控着课堂的节奏和流程;教师有时是一位诗人,拥有着诗人的多情与善感;更多的,教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善于表演的艺术家,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演绎让学生领会到作品深刻的内涵。心理学家埃克曼认为面部表情是用来表达情绪的,而身体语言,如姿势、手势、眼神等是用来传递信息、加深理解和印象的。朗读时加上必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必然会给我们的阅读教学锦上添花,这样的朗读,可称之为表情朗读。 一、表情朗读的前提条件。 要进行表情朗读有两个大前提必不可少:第一,加细生活,让学生情感经历酝酿和积累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相当一部分要渗透于课外

2、。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将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进行细节化,让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去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将变得更为丰富,朗读时才能把握准感情的落脚点,不至于出现干巴巴的假读。第二,要进行表情朗读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如若课文的语言文字都读不通顺,学生哪会注意朗读时声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更不用谈朗读时的表情了! 二、表情朗读的有效性策略。 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得包含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我们必须用上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来抒发我们对作品中人物或场景的热爱或憎恨,喜悦或悲伤,同情

3、或厌恶。我们的主观感受从何而来,不妨从下面几方面试一试: 其一,从文本上来。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段细细品位,从中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验情感。这些方法很好,都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手段。但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插图,从插图上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苏教版第二册(上)朱德的扁担一课插图:朱德挑着两箩粮食,满面笑容地在爬山。朱德总司令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境直观鲜明,我们在读这段文字时就可以用轻松愉悦的语气读。再比如苏教版第二册(下)母亲的恩情一文插图:母亲在油灯下缝衣;杨柳树下送子;孟郊看着阳光下的小草感慨万千的情景。这一幅幅图片彰显了

4、母爱的伟大,朗读时我们就可以读得抑扬顿挫,表情夸张些。 其实,文中的每幅插图都是我们情感的催化剂,它们就像那润物无声的细雨,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了作者,变成了主人公。通过对图文的悉心体会,运用丰富的表情朗读,我们很快体会到人物表情的变化,内心的变化,从而深化了文本的情感体验。 其二,从创设的情景中来。 1.丰富文本内容。 苏教版第二册(上)再见了,北京!就是最典型的一篇课文。我告诉学生,我国早在 1993 年就首次进行了申奥,但是却以失败告终。在学文之前,有两份材料我作了拓展介绍:第一份,1993 年申奥是失败了,但我们申奥的愿望依然是强烈的,成功申奥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光荣,我们并没有放

5、弃,我们继续努力。许多外国媒体评论说:“北京能够顶着重重压力,坚持奥林匹克精神,这本身就是一场胜利!”就在这种情况下,2001 年 7 月 13 日晚上,我国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申奥的背景资料介绍完了,许多同学热泪盈眶,感触很深。这些资料是书上没有的,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但又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所需要的感情基础。我紧接着还告诉他们:第二份,细数北京奥运之最:最多国家参加的奥运会204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最多人观看的奥运会 北京奥运创电视收视纪录 ,前十天观众达 44 亿人。最大奥运会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在内共投入 470 亿美元。最多人参加志愿者选拔的一届奥运会,也是

6、志愿者最多的一届奥运会,达到 50 万人。最漂亮最有东道国特色的火炬 祥云火炬,好评度100%。最长最高最多的火炬传递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距离为十三点七万公里 ,堪称历届之最,唯一一次奥运火炬到达珠穆朗玛峰。最有东道国特色的奥运奖牌金镶玉:奥运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奖牌。最华丽最震撼的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文化的一页如画卷般展现在世界人民眼前,全世界都为之震撼!最长转播时间北京奥运转播5400 小时现场实况转播各项赛事,比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多 2000 小时。打破世界纪录最多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一共有 37 项世界纪录被打破。中国获得最多金牌最多奖牌的奥运会 金牌51,银牌 21,铜牌 28,共计

7、100 枚奖牌位居金牌榜首。在丰富了文本内容之后,我们再读课文,去感知申奥的艰难,成功承办奥运的辉煌,体会人们为什么“久久不愿离去” ,孩子们朗读的热情顿时高涨。学习课文时,学生的庄重表情,学生的热情朗读,很自然地就洋溢于整个课堂,充斥着整篇课文。 2.用音乐渲染环境。 情绪具有感染力。黛玉见落花触发伤感情绪,写出著名的葬花吟。现今更是不同,各种现代的多媒体设备更是一应俱全,再加上老师的语言、表情,创设出特定的情境,渲染课堂的气氛,对我们现如今的教师来说并非难事。苏教版第二册(上)水乡歌就是一篇需要用音乐带动我们朗读的课文。朗读前放一段水乡小调,在水声、琴声的烘托下,我们的那颗毛躁的心顿时变得

8、特别纯净,耳畔回响着水乡特色的音乐,我们放松表情,伴随着文本内容,或问、或答、或感、或颂。表情与朗读不由自主地就达到和谐统一,学生自然地沉浸于作品意境氛围中。也许这就是表情朗读的最高境界吧! 3.教师率先范读。 如果说丰富文本、渲染环境对激发学生的表情朗读起的是间接作用,那么,教师的范读起的就是直接作用。在引导学生表情朗读之前,教师自己先示范读一读,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然后再学就不那么困难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老师的范读来感染学生。老师的情传递给学生,这叫以情传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采用范读的方式,这样的范读就是以情传情。老师流露的感情拨动学生

9、的心弦,再把学生的情感“ 传” 到教材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对古诗文的教学,要读出什么样的韵味,光靠老师用简单的词句去表达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比如曹植的七步诗,教师先读一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诗人对亲兄弟欲骨肉相残的焦急、愤恨。然后再让学生初读,找出诗句的关键词“泣”。理解曹植用豆和豆萁在比喻他和他的兄弟,豆萁不应该这样急迫地燃烧自己,煮熟锅中的豆子,做兄弟的也不应该利用手中的权职来杀害自己的亲人。经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就能大致感受到我们需要的那种意境。有时意境这东西不需要技巧,不需要说教,只需要我们心与心去真诚地交流,我们的表情朗读就像那淙淙流水,水到渠成。 其三,从朗读技巧

10、的运用中来。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 ,“美读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学会“ 美读 ”,掌握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是通向“ 美读 ”的一条捷径。我尝试从语调、重音、停顿、语气、表情五方面着手训练。如苏教版第七册孙中山破陋习一文,这件事发生在封建制度的旧中国,对于在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条件下生活的孩子来说,是陌生而难以想象的。然而疼痛是什么感觉,学生却是有所体会的。姐姐缠足时“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这时的语调应低沉,表情应很痛苦。“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

11、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这时的语调应是失望的,伤感的。这句话感情很强烈,如果我们让学生昂首挺胸,读得高亢、激昂,仿佛就在喊口号,效果很一般。其实体现孙中山对这种“陋习 ”极大的憎恨,我们放松表情,一字一句的,读得缓慢而低沉些,才更富有感染力。在平时朗读时,联系课文内容,辅助朗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文本中去,促使表情朗读更具有效性。 三、表情朗读的注意点。 首先,注意体现表情朗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心声。在指导朗读时,作为教者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朗读的水平也不

12、同,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防止千篇一律,众口同声。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范读,但绝对不能指出哪个词该重读,哪个词该轻读。因为有时关键词可以重读,也可以重音轻读,因人而异。另外, 表情朗读可以分为欣赏和运用。虽然我们教师不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朗诵大师,但我们应该让每位学生至少都能欣赏别人的表情朗读。 其次,注意表情朗读中存在的局限性。表情朗读既然这么好,那么课本上所有的文章都可以使用表情朗读吗?当然不是。那些思想性强,情文并茂的课文,诗歌类型的课文,可多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才能收到良好的人文熏陶。一篇课文的思想性,它决定了朗读时的基调和感情色彩。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它总是着力刻画出最能打动人的情节,只有在这些内容上进行有效的表情朗读,才能使读者内心和作品思想内涵产生共鸣。一般情况下,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不要求表情朗读,表情朗读至少用于一句话中。 总之,表情朗读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将无声的文字转换为有声的语言,将无形的情感转换为有形的表情,这就是表情朗读的独特魅力所在。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