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671932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坻区大钟高中导学学案年级 高一 主备人 何秀平 学科 语文 导学案编号 03课题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1、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对贾宝玉、王熙凤三人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导学过程一、预习反馈选出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1.贾宝玉对林黛玉有“四问”:问读书、问名、问字、问玉,为什么把“问玉”放在最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人们交往,往往是先问一般情况,如姓名、干什么等,而后问到实质的问题,这样安排符合礼俗常情。 B.因为“问王”是由“问名” 、 “问字”引发而来的,把“问玉”放在最后,以便水到渠成形成高潮,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C.因为先问

2、读书、问名、问字,最后问玉,可以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D.因为这两个人名字中都有“ 玉” ,宝玉又身佩“通灵宝玉” ,因而引起宝玉对“玉”的联想,所以把“问玉”放在最后顺理成章。 2.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的反叛精神。 B.体现了贾宝玉对“男尊女卑 ”的封建世俗观念的挑战。 C.体现了贾宝玉背叛封建社会、渴望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D.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和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 3.贾府人物众多,通过林黛玉的眼情不可能一介绍,必须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集体介绍,有单独介绍。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3、是( ) A.贾母、王熙凤、宝玉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因此通过林黛玉的眼睛详细介绍。 B.作者详写的人物有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略写的人物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贾氏三姐妹。 C.实写的人物有黛玉、宝玉、凤姐等,贾赦、贾政等贾府主要人物暂未出现,虚写交待。 D.作者对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凤姐作单独介绍,其余在这个场会尚不需要突出的,只作集体介绍。 4.人物的语言应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下面的人物语言最能表现贾宝玉叛逆性格的一句是( ) A.“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B.“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 C.“什么罕物,

4、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D.“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 5.对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个主要人物的出场亮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凤姐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宝玉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B.凤姐主要是正面描写,宝玉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C.凤姐出场是“形神兼备” ,极尽自我表演之能事;宝玉出场是先写“形” ,再出场是由“形”写到“神”。 D.宝玉的出场是由他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的。凤姐的出场是为了迎合贾母的欢心。 6.对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5、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采用 “登堂入室”法,一步步从外表深入内里,有层次地介绍宏伟的外观,豪宅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展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B.课文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连林黛玉都为之惊奇,更能突出贾府“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 C.课文的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特别是对“荣禧堂”的描写,更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 D.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是与人物描写交叉进行的。因林黛玉初进贾府,自然要各处拜望,这才使环境描写和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有机结合,但没有让封建统治者的代表贾政及时出场是一个败笔。 7.下面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自红楼

6、梦第三回, 林黛王进贾府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C.林黛玉进贾府随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D.文中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洋有路,虚实结合,加评写贾母、凤组、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8.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 ,是我国 18 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祖

7、先原是满人。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 “字字看来都是血” ,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C.红楼梦在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又流露了惋惜和感伤的情绪。此外,还有宿命论、虚无主义、恋爱至上等消极思想倾向。 D.红楼梦共 120 回,前 80 回为曹雪芹所写,后 40 回为高鹗所续,使小说成为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但高鹗在小说最后让贾家家道复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9.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

8、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的朴素真理。 二、新知导学:分析王熙凤形象。自学指导一:本文通过从未到过贾府的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描写贾府环境、介绍贾府人物的线索。本文刻画了一系列重要人物形象。其中对王熙凤、贾宝玉出场的描写,尤其精彩,历来受到称赞。请大家在课文

9、中找出对他们描写的部分,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哪一点描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原因是什么?(一)王熙凤节选部分分五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1)写出场 (2)描眉目(3)绘服饰(4)见黛玉(5)回王夫人自学指导二:试分析作者描写王熙凤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探究问题一:分析贾宝玉形象(二)贾宝玉节选部分重点有四处描写:(1)出场前(2)衣饰描写(3)肖像描写(4)两首西江月探究问题二:试分析作者描写贾宝玉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三、达标训练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下列问题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

10、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1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2文中写道“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

11、”,“恰”字则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其手法是( )A 似贬实褒 B似褒实贬 C似褒似贬 D反面衬托3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4、选出对“膏粱”理解正确的一项( )A膏药和高粱B肥肉和精米C膏药和高粱,指身体不好的人。D肥肉和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12、。5、选出对“可怜辜负好韵光,于国于家无望”解释正确的一项( )A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真是可怜,对国家对家庭都没有希望。B对不起大好时光真是可怜,对国家对家庭都不存在什么希望。C可惜对不起大好时光,对国家对家庭无指望。D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对国家对家庭都无希望。(没有大用处)6、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江月二词和对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是课文中对贾宝玉性格描写的三个重点。B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C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子弟的一个代表,这两首词采用幽默含蓄的手法,揭露封建大家庭后继无人的事实,暗示封建社

13、会必然灭亡。D所谓“似傻如狂”,“草莽”,“不通世务”,“偏僻乖张”,实际上是贾宝玉卓然独立,与世俗传统相背离的表现。四、拓展提高.阅读欣赏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的曲牌名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慨。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此曲从贾宝玉婚后仍不能忘怀死去的林黛玉,写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实则终身寂寞。 “空对”二句意指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缺

14、少真正的爱情。山中高士,比宝钗,喻其清高、洁身自好。雪, “薛”的谐音,指宝钗,兼喻其冷。 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案,有足的小食盘。宝玉对这样的生活始终不满,所以后面说“到底意难平” 。 结了婚以后,贾宝玉总是念念不忘林黛玉,他真正爱的是林黛玉,所以“意难平” 。你再对他恭敬,对丈夫服侍得怎么好,他也是“意难平” ,他忘不了。 终身误就是讲错误的婚姻,女子的错误婚姻。女子结了婚以后,终身就托付给丈夫了。因为薛宝钗最后被贾宝玉丢弃掉,贾宝玉去做和尚了,她变成了活寡,守寡,守空房。这是跟贾宝玉的心态有关系的,因为他爱的是林黛玉。从这首词中我们也看到,先是黛玉之死,然后才是金玉良姻

15、。所以到金玉良姻的时候“俺只念” ,我所想念的只是“木石前盟” 。这个说明林黛玉已经死了,所以叫“终不忘” ,我忘不了她。 曲中的“俺” ,当然是宝玉。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 “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 ,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她都是胜利者。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第三十六回,宝玉睡中觉时连喊带骂地说出这样的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黛志向一致,趣味相投,在大观园长期生活中建立起死生不渝的爱情。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

16、硬被拉在一起,这是封建时代常见的婚姻悲剧,贵族社会也不例外。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没有爱情的婚姻能有什么幸福?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 ,当了和尚,一定了之。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三) (答案)选择:1.B 2.A 3.A 4.D 5.D 6.C 7.D 8.B 9.A二 分析王熙凤和贾宝玉形象(一)王熙凤明确:王熙凤是一个精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