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

上传人:p****e 文档编号:156295022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 光现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光现象,第三讲,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_。如_为人造光源,_为天然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在_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_、_、_等。,光源,LED灯,太阳,同种均匀,直线,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当物距大于像距,成缩小的像;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等大的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光速比声速快得多,且不需要介质,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递增(与声速相反)。,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为_。

2、,不同,真空,3108_m/s,二、光的反射 4光的反射:光射到某种物质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反射回到原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反射的种类,6.如图所示光路图,三线、两角、一点、一面,ri。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内,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_,_角等于_角。,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发生光的反射时,两角关系只能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一平面,两侧,反射,入射,三、平面镜成像 7平面镜作用:_和_。 8平面镜成像原理: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改变光路,成像,9平面镜成

3、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_;像与物到镜面距离_,它们连线与镜面_,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的是_像。简记为:等大、对称、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在空间相交所成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一点而成的像。,相等,相等,垂直,虚,四、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_。 11光的折射规律: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_光线与_光线分居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_,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

4、,光的折射,折射,入射,法线,小于,大于,增大,不变,可逆的,五、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2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_。把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因此太阳光(白光)为_色光。 13红光、绿光、蓝光是不可再分的三种色光,它们按不同比例可以产生各种色光,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_。 14红外线:光谱中在红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称为_,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_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的热作用越强。 15紫外线:光谱中_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作用是_、_。生活中既要合理利用紫外线,又要防止紫外线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5、。,光的色散,光谱,复,三原色,红外线,温度,紫光,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1(2012,陕西)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C),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 B日环食 C通过“水杯望远镜”观看远处的景物 D通过凸面镜能看见拐弯车辆的像,2(2014,陕西)如图所示,水中的“倒影”是岸上景物所成的_虚像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_反射_现象形成的。,3(2013,陕西)在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解:,【例1】(2013,山西)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凿壁偷光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6、 D杯弓蛇影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中的“凿壁偷光”是光的直线传播,B选项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选项中的猴子捞月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形成的,D选项中的蛇影是墙上的弓通过杯中液面形成的虚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选项。 【答案】,光的传播,A,【变式题1】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奇景。图甲是厦门天文爱好者拍摄的一张日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例2】(杭州中考)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

7、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甲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光的反射,(1)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解析】(1)先找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2)要证明两次反射后的光线会逆向射回,只需证明ABCBCD180即可,根据两平面镜垂直很容易得证。,【答案】(1)光路图如图乙所示。(2)证明:因为两平面镜垂直,所以BECE,又因为BG、CF为两平面镜光线入射点的法线,所以BGBE,CFCE,所以BGCF,2390,21,43,1234180。同旁内角互补,则出射光线和入

8、射光线平行,方向相反。,【变式题2】请在图中标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时的光的传播方向。,【例3】(2014,吉林)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平面镜成像特点,【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先作出M、N关于镜面的对称点M、N,然后将M、N用虚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MN。,【答案】如图乙所示,【变式题3】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例4】(2014,辽阳)一条光线射到水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光的折射,【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先过

9、O点作垂直于分界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空气中的角总为大,画出空气中的折射角,即画出了折射光线。注意光线要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答案】如图所示:,【规律总结】不论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还是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空气中的“角”总是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变式题4】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1光屏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有三条

10、:一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二是观察反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是显示反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2做多次实验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用厚玻璃板实验时会看到两支烛焰的像,是因为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会各成一个虚像,这两个虚像的距离就是玻璃板的厚度。 4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垂直,否则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使蜡烛与像重合。,【例5】(2014,南宁)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

11、,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解析】(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

12、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答案】(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一、方法技巧 1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判断方法 在同时有反射、折射的光路图中,以法线为基准,哪一侧只有一条光线,则此线就是入射光线;以界面为

13、基准,哪一侧只有一条光线,则此线就是折射光线。 2折射现象中物体像的位置的分析判断 无论是在水下观察水上的物体,还是在水上观察水下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特点,我们观察到的物体像的位置都比物体原来的位置有所上移,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变高了。,二、常见易错现象 容易忽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画光线时容易忘记带箭头或箭头方向画错(光的传播方向用箭头表示;同时还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画实线,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不会作物体经平面镜所成像(作图时最好能利用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实线和虚线);认为平面镜成像远小近大(平面镜成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远小近大);容易将光的折射现

14、象和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混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折射要经过两种介质);容易忽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应先在入射点作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的关系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关系作出光线。,【例6】如图甲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解析】由题可知,激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入射到水面的入射点应在OB连线与水面交点和B到水面垂线的垂足

15、之间,确定好入射到水面的入射点后,可先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再画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即为法线,过入射点O作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最后连接水面入射点与B点,并标出光的传播方向。,【答案】如图乙所示 【方法归纳】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的一般步骤为: 由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与面的交点确定入(或折)射点; 过入(或折)射点作界面的垂线,即法线(用虚线); 由“三线共面”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所在的平面; 由“两角相等”确定反射(或入射)光线的位置,由“两角不等”确定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位置,并用实线画出最后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PPT内容若有不全,系转换问题。内容完整,请放心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