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391688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庸球 第 1 页 2017-9-42010 年淮北市开渠中学八年级三班语文月考一试题 姓名: (考试时间:2 小时 30 分,满分 150 分)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表达。(24 分)1.字形纠正 阅读下面文段,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订正。(2 分)离开罗马刚刚一个小时,道格拉斯 G 型客机就缓缓地向低空府冲,我从弦窗向外眺望,一片尉蓝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辍着一簇簇的村落错别字订正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思想内容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B、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

2、蓄水阶段。C、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3、为了使下面的这段话简明、连贯,应做的修改是( )(3 分)轮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明方向,不然就可能搁浅或触礁沉没。航海史上这样的事故出的太多了,举不胜举。这类惨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教训。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要有所作为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否则,就会庸庸碌碌,虚度时光,甚至误入歧途。A、删去句 B、删去句 C、删去句 D、删去句4、诗词默写【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10 分

3、)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苟不学 曷为人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堂 我教子 惟一

4、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5、下列语段中划线处应填(3 分)( )时光可以流逝,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作为历史的回顾,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开元盛世、丝绸之路,也应该有_ 、南京大屠杀。A、足球出线 B、火烧圆明园 C、申奥成功 D、郑和下西洋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的、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悲哀”、“美丽”看似矛盾,实际不矛盾,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而这里青青的山坡,蜿蜒的山路和白色的石雕又是美丽的。)B、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北斗:指天

5、上的北斗星,和下句一样,都写孩子们看到的自然现象。)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文明”这里指英国、法国当时比中国更为发达,拥有洋枪、洋炮。“野蛮”和“文明”相对,指不文明,没有开化,指中国当时落后)D、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黑色,表示压抑沉重之感,这渲染了沉重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对德国侵略者的极其痛恨之情。)二、综合性学习。(13 分)7、根据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求,给下面的一则短新闻补写导语。(3 分)。2004 年 10 月 20 日 22 时 47 分,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

6、任公司大平煤矿井下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初步核查当班井下有 446 人作业,20 日 22 时已升井 298 人(其中 18 人受伤),148 人被困。截止 27 日 20 时已找到 141 名遇难者,其中 129 名遇难者已经升井,仍有 7 人下落不明。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之中。8、阅读下列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5 字)。(3 分)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 9 日选举中国推荐的候选人陈冯富珍女士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按照世卫组织总干事的选举规程,世卫组织执委会首先从众多候选人中初选出名候选人,他们分别由中国、日本、墨西哥、科威特和西班牙推荐。执委会对上述人进行面试后,日

7、通过投票表决提名陈冯富珍为下任总干事唯一候选人,并提交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审议通过。9、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62 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 分)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

8、息,请写出两条。(2 分) 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2 分)庸球 第 2 页 2017-9-410、探究王国 分析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3 分)(1)1969 年 7 月 16 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杰林斯说,他们从月球上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建筑物是长城。(2)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第一课长城是一篇看图学文课。课文中写道:“飞往月球的宇航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的看到我国的长城”。(3)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白岩松: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 20 多个小时的过程中,

9、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三、课文自主解读考查(13 分)11、漫画解读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图画然后按要求答题。(3 分)解释“路不拾遗”成语的意思。(1 分)从图画中你看出了哪些内容?(2 分)12、根据课文,选词填空。(请填序号 3 分)孩子们对未来的_,对生命的_,对死亡的_,对亲人的_,父母失子的_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_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 【A 呼唤、B 憧憬、C 哀伤、D 喜悦、E 反抗、F 恐惧 】 13、请填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4 个、名言 2 条、

10、诗词 1 篇。(7 分)成语:一夫 草木 清野 裹尸名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善之善也。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四、现代文阅读 (共 45 分)(甲)阅读经删节后的背影,完成 14-17 题。(13 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

11、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乘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12、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

13、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二次流泪,是 。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第三次落泪,是伤心。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凄切动人。14、 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2 分) 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订做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15文中写到了“我”的三次流泪,其实这三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