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5389879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国际贸易中心: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取得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 建设的推进,到“十一五” 期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具有良好基础,形成基本框架。(一)市场流通规模扩大,现代化商业模式发展。2010 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 374 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0705 亿元、商业增加值 28608 亿元,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19 倍、1 倍和24 倍。全市连锁经营业种业态超过 140 种,集聚了国内外商贸企业总部和企业运营管理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和采购中心等,成为众多国际高端商品和服务品牌的中国地

2、区总部、亚太地区总部。“十一五” 期间,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冷链技术、物流技术等得到进一步应用,餐饮、维修、洗染、沐浴、家政等生活服务社会化水平提高,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由2087 亿元增加到 4262 亿元,上海会展总展出面积由 433 万平方米增加到 804 万平方米,年均举办近 300个国际展。(二)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物流发展水平提高。2010 年,全市 1097 家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 6657 亿元,179 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 6480 亿元。其中,生产资料成交额占比达到 78%。上海市场的钢铁、有色金属、白银等价格已成为全国市场风向标,铜的价格已成为国际铜市的重要风向标

3、。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我国能源要素市场第一笔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 )现货竞买交易,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对接。上海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医药、危险化学品、冷链、汽车等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和 A 级物流企业总数在全国领先。(三)贸易总量不断提高,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 年,本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36887 亿美元,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 68465 亿美元,分别比 2005 年增长近 1 倍;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65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29069 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 2005 年的 3248 亿美元增加

4、到 2010 年的 10467 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 264%,占全国比重 289% 。2010 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本市出口 465%,机电产品出口占本市出口 726% ,分别比 2005 年提高 39 个、61 个百分点;本市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之比为 350555;对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出口占本市出口总额的 64%,对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东盟成为本市第四大贸易伙伴。(四)吸收外资增长平稳,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十一五” 期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 4677 亿美元,比“十五 ”增长 632%,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1064 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比

5、重大幅提高,服务业合同外资占比从 2005 年的 529%增加到 2010 年的 811% 。1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合同外资达到 5848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 778%。到“ 十一五”期末,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305 家,批准设立投资性公司 213 家、外资研发中心 319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已有 74 家在沪设立地区总部。(五)“走出去 ”步伐加快,跨国经营能力增强。 “十一五”期间,上海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584 亿美元,比“十五 ”增长 2 76 倍。上海企业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443 亿美元,比“十五” 增长 46 倍。完成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 291 亿美元

6、,累计外派劳务人员 76653 人次。上海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与地区达到 101 个,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177 个。2009 年至 2010 年期间,跨国并购占全市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50%以上。(六)贸易流通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社会贡献度加大。“十一五”期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于全国城市前列,商品销售总额位于全国城市首位,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 23%以上。2010 年,非国有商业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33%,非国有贸易企业进出口占本市进出口总额 787%,商贸行业协会和投资贸易促进体系作用加大,内外贸一体化

7、管理体制形成,商贸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国内领先。上海商业从业人员稳定在 220 万人,外贸相关行业吸收就业 400 万人,外资企业吸收就业 290 万人。2010 年,外贸相关企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 1/3 左右,商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 191%,商业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236%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虽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以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目标来衡量、与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相比较还存在明显差距:商贸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是香港的 1/4、东京的1/10,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和商品销售总额不足纽约的 1/6。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弱。除了铜的价格外,其

8、它大宗商品基本没有体现定价话语权。中小型专业服务业不发达,国际性贸易机构较少,贸易投资促进体系不完善;以通关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以及完善贸易投资环境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商务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二、“十二五 ”国内外贸易环境分析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世界历史上,国际贸易中心的变迁与国家经济地位的提升紧密相承。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多次强调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定位。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上海有条件率先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可以积极承接以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为主的产业转移,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

9、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经济金融危机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但国际贸易投资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竞争加剧,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出现新变化。从国内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紧迫性加大。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发展商贸大有可为。从上海看,上海的国际社会形象和对全球商务人士的吸引力正逐步提高,上海“ 四个中心 ”建设的相互支撑和联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也要求上海继续发挥好龙头作用,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面临前所未

10、有的新形势、新任务。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传统贸易方式调整趋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将上海建成国际国内贸易的中心,而是要学习借鉴国际经济体制机制和政府规制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推进上海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全方位的实行开放和管理制度创新,在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十二五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四个率先” ,围绕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市场开放程

11、度,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吸引中外贸易主体集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要素通畅流动,提高贸易效率;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和消费服务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国际国内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先导作用;加快营造国际一流水平商贸发展环境,全力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提供重要支持。(二)发展目标及主要预期指标1.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万商云集,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到 2015 年,基

12、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基本形成“四个中心” 互为支撑,内贸与外贸互相融合,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同步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开放度与贸易便利化程度高,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生产要素流动顺畅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存,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通,要素市场与消费品市场并举,贸易要素集聚、贸易主体活跃、知识产权保护有力、诚信体系健全、贸易标准化程度高的市场结构。基本形成口岸货物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与定价中心、贸易营运与控制中心、国际会展与跨国采购中心、国内市场流通中心、国际购物中心等功能构架。基本形成贸易设施完备、信息化程度高、服务体系发

13、达、法制环境完善、政府廉洁高效、社会治安良好、人居环境舒适的商贸环境。2.主要预期指标(至 2015 年)市场流通规模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突破 87 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 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 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达到 13%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 12 万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比重达到 138% 。贸易总量规模上海地方进出口总额 5400 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 8%左右;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 11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 10%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 2010 年基础上翻一番,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总量规模 45 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 30%。服务竞争力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 15

14、%以上。取得国际认证的注册会计师、律师、咨询机构及人员大幅增长。初步形成十大服务全国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体系。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100 个以上。在虹桥商务区建成国家级大型会展场馆。贸易便利化基本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推进“一次录入,同时申报” 。所有与对外贸易有关的部门政务信息实现公开、透明。推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全过程贸易便利化。(三)主要任务1.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与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方便企业;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加强口岸监管部门协作,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设扩大服务业对外开

15、放的试验区域;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先行区域;整合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建设市场开放和贸易便利的示范区域。2.加强贸易流通对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促进贸易流通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结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互动,与金融业、航运业和物流业发展互动,促进二、三产业互动。发挥贸易流通对扩大内需带动作用。推进流通现代化,积极引导和促进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发展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优化和提升贸易流通结构和功能。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服务贸易水平;促进服务外包发展,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

16、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和规范化;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外资、外经、外贸协同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口岸贸易和转口贸易、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协同发展。3.构建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市场体系构建货物贸易市场体系,重点完善生产要素期货市场和辐射全国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若干个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交易规模在世界交易总额中占比较大,价格话语权和价格指数对全国和世界市场影响力较大;构建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市场体系,形成具有多层次商业中心、多样化商业业态、多元化商品和服务消费、良好的购物和服务环境,引导消费潮流;构建服务贸易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和扶持运输、旅游、金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承包与建筑、专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等比较优势行业,成为亚太地区一流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心城市;构建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个人(B2C )市场,优化电子商务发展支撑环境,发展现代新型业态;构建与贸易相关的专业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