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38844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探究巴东县东瀼口江北乡亲幼儿园课题组 王联荣摘要:隔代教育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它与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教育形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学校教育有力补充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父母迫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不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子女的教育上,许多年轻的父母也没有能力更好地胜任独自教育子女的重任,因此隔代教育越来越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彰显其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各种媒体对隔代教育的褒贬不一,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克服隔代教育的弊端,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探究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显得十分必要。关键词:隔代家庭教育 类型

2、利弊分析 学前教育 策略一、探究隔代家庭教育策略的背景和意义每当上学和放学,如果你在幼儿园和托儿所门口驻足,人群中大多数是两鬓斑白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上学时他们或牵着或背着孩子,准时地送孩子入园;放学时又匆匆地提前来园接孩子回家。无论烈日当空的三伏,还是风雪交加的三九,老人们毫无怨言、乐滋滋地驮着孙子们的书包,拿着孩子们的衣物、零食和玩具,虔诚地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问及这些孩子们的父母,他们或因工作繁忙,或因事业发展需求,或因不甘安于现状,或因家庭离异,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并由祖辈对孙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责任,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隔代家庭教育。隔代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

3、,它与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教育形态。在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年轻夫妇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当他们初为人之父母时,既要要加倍充电投入工作,争取事业成功,又要不断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这样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隔代家庭教育在中国有着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中国人受宗族制发展的传统影响,以几代同堂为荣,提倡尊老爱

4、幼,长者为尊,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并不罕见,长辈对晚辈的教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而祖辈对孙辈教育成功的例子在中外也是数不胜数的,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是由伯祖父抚养长大的,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曾接受过奶奶严格而良好的教育,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外祖母对他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在当今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又使得普遍进入独生子女家庭时代,对子女的教育不容忽视,隔代教育随即成为让父母相对放心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我们课题组在实施公平教育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策略探究课题过程中发现,20

5、12 年在园幼儿 192 名,其中在 148 名留守儿童中,由祖辈承担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家庭 131 名,占总数 68%;2013 年在园幼儿 218 名,其中在 168 名留守儿童中,由祖辈承担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家庭 151 名,占总数的 69%.千龙网曾经做过关于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性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上海 0-6 岁孩子中有 56%的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 52%,北京多达 71%.有专家称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家庭教育的国家,隔代教育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4

6、1 号)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同时提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因此,探究隔代家庭学前教育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指的农村隔代家庭学前教育,是农村隔代家庭中孩子学龄前的教育。旨在按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的要求,让家庭和幼儿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正视隔代教育引发的社会问题,使隔代教育发挥其优势,对就读幼儿园时期的隔代家庭教育利弊进行深刻分析,与

7、隔代家长们一道,共同探究隔代家庭留守孩子学前教育策略。二、隔代家庭教育的类型归纳课题组通过对隔代教育家庭情况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隔代家庭教育可归结为 5 种类型:一是一味经验型。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做过一项调查,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方面知识的家长占 86%,其中隔代家长的比例 98%.在谈及对孩子的教育时,基本上都认为无师自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带过几代孩子,自己是过来人,还津津乐道的说“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认为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富有“经验”,极不情愿接受现代教育思想。二是过分监督型。学前班的贝贝什么事都要在爷爷的提醒下才能做好,有一天外面下雨爷爷提醒他带伞,把伞

8、放在门口没有亲眼看到他拿伞,放学后,他浑身淋湿了,爷爷发现伞却仍在门口,这时爷爷却说:“都是爷爷不好没有监督你把伞拿走,还给贝贝连声道歉。如此造成孩子依赖性和惰性,什么事都要督促孩子去做,使孩子产生对成人的不信任感。三是怀柔温暖型。5 岁的猜猜是四代单传,是全家人的掌中宝,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想到哪里去玩,有求必应,还常常以树条子抽打奶奶为乐,经常因为不能打到邻居的小朋友而胡闹,这样过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以孩子的主张为准则,甚至放弃教育原则,让猜猜从来不会谦让,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四是严厉惩罚型。冬冬的爷爷是教师,从小对他要求严格,一天按时吃饱三餐,一顿水果,

9、不再吃零食,还让冬冬学擦桌子、扫地,一有错误就对冬冬进行批评和责罚,冬冬很少说话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易出现自己老不如别人、怎么做都不能让大人满意的心理问题。五是过分关注型。大班的为为由于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本可以自己爬起来,而外婆却呵护备至,马上扶起小宝贝问疼不疼,还用脚跺起地面说,是地不平才让为为摔跤,责任归于地面。为为头磕到墙,责任归究于墙,而非为为的不小心或大意鲁莽。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可让隔代家长们放弃了对孙子的教育契机。六是求全责备型。灿灿小朋友捧着幼儿园颁发的奖状,本来希望得到外

10、婆的褒扬,可外婆不但没有及时表扬灿灿,还说:”你这一次得奖没什么了不起的,XX 孩子还经常得奖呢!“幼儿园老师家访时对外婆说这孩子挺不错,讲故事讲得很好,歌唱得好,还善于交朋友呢,可外婆却说:”这些好有什么用,关键是学习成绩要好。 “久而久之,孩子总觉得自己的进步得不到肯定,滋生出悲观的情绪,因为在外婆眼里他永远不够好。这样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隔代老人面对孩子不要急躁,切不可过分要求孩子,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静下心来引导良性发展。七是民主理解型。通过电视、报刊自学并积累,具备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常识,对孙

11、子的教育逐步渗透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孩子遇到难题通过正反或对错选择,启发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萌发是非观念,知道感恩,学会互助,引导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种值得推崇的类型数量很少。三、隔代家庭教育的利弊透析隔代家庭教育作为一个百般无奈的话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教育利弊已成为当今社会聚焦的热点,关于隔代教育的议论,往往是在指责其弊端多多,我们课题组认为有失偏颇。一位俄罗斯的同行强调说:”任何一个父母都爱说:奶奶只会宠坏孙子。 “可专家们曾对莫斯科市内一家学校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智力进行了测试,所取得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凡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别

12、出心裁的解决办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决途径。由此可见,祖辈的隔代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一是祖辈家长的慈爱之心有利于学前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农村有句俗语:养儿容易望孙子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祖辈对孙辈的慈爱是父辈们不可比拟的。北大儿童心理学研究所的教授黄海波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分析了祖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特有的优势,他认为: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愿意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老人自身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加之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容易与孩子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为教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通过我们对隔代家庭幼儿家访中发现:孙子有很多关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悄悄话,

13、愿意和爸妈说的只占 33%,愿意和祖辈们倾诉的占 67%.我园每年举行一次上半年的六一文艺汇演和下半年的体育艺术节,祖辈陪伴幼儿过节的几乎占据 80%.这种感情基础直接积极影响着隔代家长的教育效果。二是祖辈家长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有利于营造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不得不承认他们知道得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们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和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丰富的抚养教养孩子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普遍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14、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因此,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三是祖辈家长勤劳奉献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未来 20 年内的小康建设,必须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二是要帮助老年人搞好推卸不掉的教育隔代子女的艰巨工作。让老人带孩子出于工作的也好,经济的也好,总有一定原因。不管怎么说,让老人带管孩子肯定比请保姆要放心,年轻父母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和工作,发展家庭,奉献社会。孩子由祖辈带大,饮食起居得到细心照料,身体素质和安全保障方面也要强于其他孩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而且在经济上往往能为子女承担,对工作繁忙的子女在事业

15、上有很好的支持。隔代教育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使其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且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祖辈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教育方法、价值观念等等与现代社会差异较大,隔代教育对孩子终身发展和良性成长难免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养成。人到老年格外疼爱孩子,而且多数老人常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内疚,因此有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隔代惯“易使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即孩子往往看重

16、主观的观点,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容或渗透。虽然祖辈当然也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们更多的是注重教孩子书本知识,如认字、数数等,不太注意在活动中随机地培养孩子爱劳动、谦让照顾别人、坚持性等优良个性品质。特别当孙子孙女是独生子女时就更加顾忌,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们事事依着孩子,处处惯着孩子,依着惯着孩子, ”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 “视之为家中小皇帝或小公主,甚至形成祖辈是佣人、父辈是主人、孙辈是先人的畸形家庭座次。孩子犯错不及时纠正,出现了餐桌上的孩子”专利菜“、孩子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等现象,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能得到无原则地满足,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生气大发脾气,长此以往,当非分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通过撒泼发脾气等要挟祖辈,老人怕孩子哭坏,就百般哄劝,妥协投降,孩子发现这样可以得到满足,久而久之,使孩子变的极为任性、自私、胆小、娇气等不良个性,使得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