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3330483 上传时间:2020-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fsrygGXUT-2010毛概下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毛概下复习提纲1、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l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

2、为出发点和归宿。2、(1)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成分等。(2)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性作用。l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一,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必须遵循的有一条原则。第二,从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

3、用决定的。第三,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4、(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

4、件和直接原因:(不确定)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直接原因: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省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文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

5、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须产生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引起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7、(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

6、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P209)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8、我国的政体和国体是什么?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

7、(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段专政?第一,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段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第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第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2)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

8、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好政治协商制度。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1、(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l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

9、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度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保护,享受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12、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

10、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13、(1)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1、。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四,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五,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l 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l 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

12、现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l 执法必严:就是要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l 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一时时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严惩。14、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第一,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陷阱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15、中国特色社会

13、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根本任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16、如何加强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第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第二,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第

14、三,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科学涵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支援、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l 以上六点既是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重要意义:首先是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其次是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是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确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