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52675815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6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020年11月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什么把“课堂提问”作为教研活动来交流,那是因为它在各种教育教学活 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质量,对提高孩子们 的想象力、思维水平、口语表达等能力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幼儿园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教师与幼儿 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完成的。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老师问的好,幼儿的想象力、 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相反,孩子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可见,提问的科 学性决定教学目标的完成、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

2、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 门艺术,教师就应该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提问语,“问”出孩子的 思维,“问”出孩子激情,“问”出孩子的创造。怎样才能“问”出孩子的思维, “问”出孩子激情,“问”出孩子的创造,这得需要大家探讨、学习。我针对课 堂提问这个话题主要从四大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在实践活动中往往有以下几个问题困扰教师 1、教师的提问太抽象,“令孩子摸着不头脑”。 在与幼儿互动中,教师的提问有时会含糊不清,太抽象,令孩子摸不着头脑, 孩子的回答怎么也到不了教师所需要的点上,使教师与孩子的互动处于被动状 态。如有一节中班健康活动运动的身体,老师为了引出运动能保暖这个话题, 开头部分,以一则童

3、话故事不怕冷的大衣导入。随后老师提问:“兔姥姥家,1,2,有没有不怕冷的大衣?“没有”。“不怕冷的大衣到底是什么?小朋友对于如 此抽象的提问不明白,显得很茫然。然后就猜测是“是帽子”“是棉袄”等多种 回答,却都不能让老师满意。结果在这个小小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活动的 浓度被稀释了!如果换种提问的方式:“为什么小白兔后来不怕冷了呢?或是 “为什么小白兔会满头大汗呢?小朋友就会很容易说出“因为他跑步了”、“因 为他运动了”、哦原来在冬天里通过各种运动,会让我们身体变得暖和起来,也 就找到了不怕冷的大衣!这样,老师就轻松自然地将“运动”这个“点”引出来。 所以,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问题的适宜性,要

4、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孩子能理 解的方式来提问。 2、教师的提问,使得幼儿的回答“跑了题”。 在与孩子谈话中,孩子的回答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稍不留神,教师的提问就 会出现“跑题”的现象(尤其是经验不足教师),很容易导致活动目标的偏离。 一位青年教师在组织中班的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主题下的我的爸爸活动 中,一个孩子描述“我的爸爸肚子大大的”。老师不假思索地追问:“怎么会变 这么大的?”孩子们的回答“喝啤酒变大的”,吃得多,不减肥“等等。一石激 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议论开了”我的爸爸也是大肚子他吃完了,不运动!我的 爸爸也是大肚子,最爱吃肉了等等。结果使整堂活动都游离了活动目标。变成了 谁的爸爸肚子大?怎

5、么变大?怎么减肥等等话题,显然与原先目标相悖了。可见 一个恰当的、带着教育目的的提问是何等重要!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样一节活动 课,另一位老师的提问是如此的充满智慧。一个孩子描述他爸爸的样子:“我爸 爸长的高高的,他喜欢吃方便面,方便面吃的时候、”这位老师很机灵地,3,忽略了她的喋喋不休的部分:“哦,你爸爸的个子是高高的,你还记得小时候骑 在爸爸肩膀上玩儿过吗?高兴不高兴?于是,孩子回答:“嗯,小时候爸爸让我 坐在他高高的肩膀上骑着走,真有趣!”老师再推进:“你爸爸的个儿,一定很 帅吧!从而激发了“不管爸爸长的什么样儿,我都爱他的情感。如此提问,既保 护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有保证了活动有节奏地进

6、行,完成了活动目标。 所以,针对孩子可能的千变万化的回答,我们的提问只需要不离其活动目标 和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 3、面对孩子“人云亦云“的现象如何调整? 受年龄限制,小中班孩子回答问题往往会出现“跟风“现象,致使孩子的回 答单一而乏味,不能促进孩子的积极思维。记得有一次我给中一班上我的爸爸 本领大一首歌曲,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的爸爸都有什么本领,张明轩小 朋友说:我爸爸会开车,一会有很多小朋友举手,我问了两个都说我爸爸会开车, 再问肯定孩子们一窝蜂地都会这样说。这时,我反问:你们的爸爸本领都一样吗? 孩子们受老师的暗示寻找自己爸爸的本领:“我的爸爸会修灯、我的爸爸打篮球 等

7、,孩子的回答就会丰富起来。或者,还有谁的爸爸会开车,老师面向全体幼儿 问,还有谁的爸爸又不一样的本领?等等追问,以此来调整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节 奏。孩子的回答就会因变化而生动起来。 所以,面对孩子无意义的从众回答,要及时帮孩子梳理、提升,转变追问策 略,引导孩子走出单一的谈话内容,调整谈话节奏。 二、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不会对提问加以引导和控制,4,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他说他也要 说;二是幼儿不懂回答问题的方法,不懂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后幼儿 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使得有些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

8、教学无法进行。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课上教学关于熊猫的知识,可是老师提问:“你喜欢什 么动物啊?”因为班上小朋友家里养宠物的比较多,大多数小朋友对这个问题都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室里的气氛立刻就活跃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 经验去加以控制,只是与一些坐在前排离自己较近的幼儿进行交流,结果课堂变 得混乱不堪无法控制。 2、教师接不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对幼儿的回答缺乏正确的回应。老师 抛出问题之后,孩子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和 当前课堂情境进行灵活调整。有一次一位老师上昆虫聚会,一开始就提问: “小朋友们,你都是认识那些昆虫?”螳螂、对,蜻蜓、对,蚂蚁、对,蜘蛛,

9、 对,孩子说了很多很多,老师对幼儿的回答没有正确的回应。一是老师的知识面 太窄,二教师的提问面太大,很容易接不住孩子抛出的球。 3、提问的语言贫乏不生动,调动不了幼儿的积极性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有吸引力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有些教师的提问如 同一杯白开水,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产生不了兴趣。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或 不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单调乏味。例如在一次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幼 儿学习 7 的组成,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一直采用:“7 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这样一问题向幼儿提问。语言枯燥又单调,一遍又一遍的提问使幼儿感到越来越,5,枯燥、厌烦,没有一点积极性,慢慢地开始不集中注意力、开

10、起了小差。正是因 为教师的提问太过于乏味,吸引不了幼儿,才导致了不良后果,影响了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上适当的语气甚至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的 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富于启发性,语言生动形象。 4、教师所提问题缺乏层次性,表现为胡子眉毛一把抓,在问较难问题之前 缺乏简单问题的铺垫,没有一个从易到难,循循渐进的过程。 5、教师过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迫不及 待”的想从孩子口中得出标准答案,向标准答案上引导,另一方面只针对部分能 力发展好的孩子进行提问,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匀,能力强的孩子一节课被提 问 10 来次,而能力弱的孩子可能一次都没有。 6、提问

11、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切合幼儿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 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 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要提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幼儿 适中即可。 例如:大班折纸活动课“会变的树”。老师先拿出一张画有一棵树的纸, 对小朋友说:“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小朋友回答:“一棵树”。老师说:“很 好,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变魔术。”于是就拉开纸张,“哇”伴着小朋友的欢 呼声,笔者发现原来是纸张上的树变高了,开始看到的是折叠后的纸张,现在全 部展开,所以变高了。然后教师给小朋友看了几遍后,提问

12、:“你们知道为什么 树会变高吗?请知道的小朋友告诉我?”。此问题一出,很多小朋友跃跃欲试,,6,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很少有小朋友回答正确。而老师也无法用一种儿童能 够容易理解的言语来表达。因此只能说这个问题提的不切实际。最后老师只能用 “跟我一起折”、“是这样折的”、“不对,再看我折一遍”这样一些话来教幼 儿折纸,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 7、教师提问方式的不恰当,大量的封闭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习惯的提问方式, 直接表现为忽视幼儿主体地位,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提问,这样对不对、好不好, 这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 举例说明: 例 1:大班看图讲述故事灰角鹿, 一只小鹿因为生病,头上的角变成了灰色

13、,它难过极了。一天,小鹿正在树 丛里睡觉,醒来后发现两只小鸟在自己头上搭了一个鸟窝,它想:小鸟搭一个窝 多不容易,以后我得慢慢地走,别把小鸟给摔坏了。当下雨的时候,小鹿躲到树 叶下,怕把小鸟给淋湿了;当天晴的时候,小鹿站在太阳下让小鸟把羽毛晒干; 当小鸟练习飞的时候,小鹿跟在小鸟的后面保护他们。 在这个故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拓展经验,讲出多种小鹿保护小鸟的方法。 下面是A、B 两位老师的不同片段: A 老师的部分提问:“小鹿生病了,它的角变成了什么颜色?它是不是很难 过?小鹿有没有保护小鸟?小鹿还会怎样去保护小鸟?”没有其他的引导幼儿进 一步思考,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比较少,所以幼儿讲述的很少

14、。,7,B 老师在引导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后,采用文学性的语言,巧妙的运用了“当 的时候小鹿就”来引导,让幼儿讲述小鹿保护小鸟的方法,生 动有趣,幼儿想出很多小鹿保护小鸟的方法,轻松的达到了老师想要的教学效果。 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回应的方式,因此好的提问方 式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能够带领幼儿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问题的本质。 三、今后课堂教学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尽可能的提开放式问题,而不是封闭式问题。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开放性的,为幼儿创 设一个广阔的思维和自主探索、想象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讲述积极性、 拓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能力,

15、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的 好即教的好”。因为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进 入积极状态。如:A 老师所提的封闭式的问题:“小鹿生病了,它的角变成了什 么颜色?它难过吗?小鹿有没有保护小鸟?小鹿是怎样保护小鸟的呢?”等等。 此类封闭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弊端:首先,这类问题鼓励幼儿猜测而不 是动脑。即使幼儿不知道正确答案,也会有 50%的几率猜对。如果教师经常提此 类问题,幼儿很容易揣摩教师心理并找到正确答案的提示,而不是集中于问题本 身。其次,选择性问题的价值含量低。因为具有猜测性质,幼儿对这类问题的回 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而开放式问题

16、的特点,是答案的不 固定、不确定性,能够给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也就给了幼儿更多推理、判断、 假设、分析的机会。,8,比如B 老师的提问:“小鹿是怎样保护小鸟的呢?”然后再采用文学性的语 言,巧妙的运用了“当的时候小鹿就”来引导,让幼儿讲述小 鹿保护小鸟的方法,生动有趣,幼儿就可以想出很多小鹿保护小鸟的方法,轻松 的达到了老师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尽可能的提开 放式的问题,如多提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只有在这样的 问题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思维的品质。 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目标, 有培养孩子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活动具体的目标。教师就要围绕这些目标、内容认 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只有抓住重 点、突破难点,才能提高活动效率,才能激发幼儿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幼 儿的知识面。如综合活动大家来节约,老师准备了废旧材料,一个劲的提问: “桌子上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做好了大家比一比,谁做 得好?”“可以怎样玩?”这些提问偏离了“节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