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5994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450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与家庭美德中国人 自古重视家庭和家庭伦理,并由此构建起了丰富而博大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几千年来,它制约和规范着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们在探讨现代家庭伦理问题时,显然不能回避传统。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回顾与评析,正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优秀成份,让传统家庭美德焕发诱人的现代价值。传统美德是以忠孝为核心,强调亲子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义务。在家庭关系中,由婚姻结成的夫妻关系和由血缘结成的亲子关系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传统家庭道德把家庭关系的协调、家庭生活的和睦看作治理国家的基础,认为只有先做到“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20 世纪 80 年代以

2、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人,家庭领域面临着诸多问题,甚至是危机,主要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婚外关系蔓延、家庭人际关系紧张、家庭暴力增多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盛行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与现有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所需要的高度责任感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婚姻家庭领域敏感地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进步和成就,也同时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它导致了家庭的稳定性下降,家庭破裂频繁,等现象,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然而,由于社会舆论监督不力和道德良知淡化,使家庭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积极功能。中国传统美德的许多精华具有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调节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功能,因此,构筑新的道德体系,

3、离不开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传统的理想化模式,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梯、夫妻和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认识和把握家庭美德,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考坐标。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家庭 ,家庭中的道德关系就永远是重要的,维护血缘亲情和家庭关系的观念就永远不会过时。在传统的夫妻伦理中确实存在“白头到老,互敬互爱”的传统,并以其动人的魅力感染着现实夫妻生活,这实际上是对夫妻优良传统的概括和继承。虽然人类历经多次沧桑巨变,但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纯粹人类感情始终是存在的。因此,调节核心家庭夫妻、父子、兄弟相互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必须依据传统与当代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予以综合创新,倡导父爱子孝、夫和妻

4、睦、兄友弟敬。 我们必须尊重 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在分析、把握和解释社会道德现象,解决道德问题时,都需运用前人创造出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以往的道德理论、道德观念进行批判地改造,摈弃其腐朽落后的东西,保留和吸取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理论体系。因此,从现实出发,基于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着力发掘蕴涵于传统家庭中的人文资源,对之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从而实现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把家庭美德写进党的决议,并把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在大力发展经

5、济的同时,不放弃思想道德领域建设的决心.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它反映着人们最初步、最亲密的社会关系。在家庭伦理生活的建设中,要注人美德的积极因素,塑造美德的氛围,把“过有德的人生” 这样一个理念诉诸现实。这不仅有助于家庭问题上的那些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且因为始终葆有真诚的道德思量,而令家庭的建设有着 自觉的支持和向善的目标。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家庭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家庭中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这不仅关系到

6、和谐美满幸福家庭的建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因此,家庭全体成员的积极行动和共同努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家庭美德建设的环境基础。 弘扬家庭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三大领域之一。没有家庭美德的建设,社会主义道德领域就失去了完整性。党中央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任务。同时,家庭美德对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质、性格、作风、心灵和行为等也有着重大影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 家庭同社会是紧密相联的,家庭的道德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没

7、有家庭的和谐,便没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加强美德建设,对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 ,实现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是美满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家庭美德对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规定着家庭成员之间各种不同的道德义务,又是衡量评价家庭成员言行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建立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明家庭,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有人说,20 世纪的高科技时代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物质文明, “非人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扭曲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到了 21 世纪,人们的兴趣将重新回到人本身,人的幸福、安全、团结、和谐及有保障的生活,将成为人

8、类精神文明的共同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谐社会必将实现!传统文化中的家庭美德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现代文化中所倡导和弘扬的家庭美德正是在批判地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家庭美德的合理成分,才完成了继承和延续的使命,从而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特有的质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以代表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现代家庭美德与代表封建社会本质的传统家庭美德做些比较,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两种家庭美德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及对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助于我们在认识两种家庭美德本质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9、。家庭是以人们的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了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其它家庭成员关系,从而构成家庭成员之间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中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家庭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在家庭的体现”,它反映并体现了家庭成员在共同生活中结成的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在家庭的抚育、赡养、协调生活等社会权利义务关系。家庭成员间的这种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客观上对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家庭伦理道德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这种规范性,要求人们共同认识和实践,它对社会发展与进步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

10、用,成为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伦理道德关系的升华,是调节家庭内部人际道德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保证广大社会成员生活幸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十分注重把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问题及家庭美德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在倡导家庭美德方面有诸多著名的理论学说,这些学说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美德建设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现代文化中家庭美德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例,它较早的提出“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指出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发展之间有机联系的同时,也深刻的揭示出“治家”与“治国 ”之间相互依存

11、、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先秦儒家在宣传以“ 仁政”治国的理论时还十分注意提倡敬老爱幼。他们认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以运于掌上”。实质上,儒家学派是把家庭美德建设同治国安邦等同起来,看得一样重要,这一点是和现代文化中把家庭美德建设看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性是完全一致的。在传统文化中, “父慈子孝”始终被排在五伦之首,明确提出“子不教,父之过” 不仅体现出父子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和对这种关系所承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而且,也体现出父对子的强烈责任感,这一点,也是和现代文化中的父子之间的道义关系相同的。 “兄友弟

12、恭”被作为处理兄弟关系的道德原则,这种原则后来被逐渐扩大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现代社会中正确的处理朋友关系,以及社会生活中其它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还较完整而准确地概述了家庭美德的内容及要求,提出“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不仅从理念的深度进一步指出了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集中地概括和阐述了家庭美德的内容及治家哲理,从而为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现代化家庭美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美德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既对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巩固其统治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也为现代家庭美德的形成及发展提

13、供了重要的历史渊源。最近,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认真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就必须忠实地继承和大力发扬传统家庭美德,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效服务。首先,必须忠实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提倡发扬优良的传统。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关于家庭美德建设的学说、理念和典型事例是十分丰富的,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它构成了我国历史的完整体系。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继承传统文化中家庭美德建设的精华部分,并根据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4、济体制过程中,家庭成员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尊卑有序等传统家庭美德,以满足人们更加渴望家庭美德回归的要求,从而逐步树立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现代家庭美德。其次,必须不断剔除其封建社会所倡导的糟粕成分。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多人的思想还或多或少地残存着封建社会家庭思想观念,有些人还相当的严重。诸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中的男女不平等、男人对女人的家庭暴力、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棍棒出孝子”等封建主义陈腐思想观念和行为。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不仅严重地迫坏了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和谐关系和情感,而且也在

15、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清除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奋斗。第三,必须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家庭美德,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受到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绝不能幻想其自发地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因此,在开展家庭美德建设的宣传教育中,还必须坚持灌输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方法手段,通过长期的不间断地宣传灌输来教育引导人们去不断认识、接纳并遵守。同时,要坚持“以德治国” 与“ 以法治国 ”相统一的原则。一种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确立,没有法制的保障是无法完成的。实际上,我国的宪法 、 婚姻法 、 继承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均对家庭成员中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了强制人们遵守的法律依据,这是家庭美德建设必备的法律保障,必须坚决地予以贯彻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