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32559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不“知”亦在浅析知在摘要:知在是张洁后期创作的作品,是她在第二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文中由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知”和“在”的探索。笔者认为知在这篇小说虽然笔锋犀利但是仍然渗透着作者对爱的信念,这与其早期的温情小说中的温情的爱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主要通过对知在进行文本解析来谈谈其中关于爱的不确定性和希望的存在。关键词:知在 张洁 文本解析“所有的艺术家一生的目标就是把如何使感觉和表达实现零距离。 ”张洁张洁的这句话,实在让人不自觉地点头,艺术家是这样,文学是门艺术,自然如是。 知在是张洁在第二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相对于张洁之前的作品而言,无论是最开始的纯情系

2、列,还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沉重的翅膀和无字 ,在题材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极大的转变。作为一个文学文本,不同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我认为很好。我认为,作者对“知”和“在”的探求贯穿全文,字里行间、从始至终透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人物的身份、人物之间似有似无的爱情等,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不知道其是否存在,但最终却都透露着丝丝的希望,我把这种状态称为“不知亦在” 。这部小说中不确定之处太多了,可谓俯拾即是,在此挑选几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最不确定的就是人物的身份。最先出场的叶楷文首当其冲。他在书中的职业虽然早就已经被设定好,是一个靠古文物鉴赏而发家的文物鉴赏家,但是

3、通观全文就会发现出现在这个人物身上的谜题只最多的,他是唯一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而其他的人来头都很明确。先在此梳理一下小说中的人物的位置及关系。小说中年代最久远的两个人物,其一是贾南风,贾南风是西晋惠帝之后,另一个是一位叫“一痴”的男子,是她的青梅竹马也是她一生的挚爱;金文茜与金文萱姐妹俩是清末一座王府里的格格,而死前托画的老先生是这座王府里的老仆。后金文茜与乔戈老爷结合,不久便双双而亡,而金文萱远在美国芝加哥与约瑟夫结合,生有一女名为安吉拉;后安吉拉与约翰逊结合,生有一子取名为托尼;托尼与海伦结婚,育有两个孩子:男为亨利,女为毛莉。这是所有的比较重要人物的信息。而叶楷文的出场是如此的直接而诡异,

4、让人摸不到半分他的来历。文中有两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句话是“与早年那些同窗费尽心力赚的钱相比,真可以说是心安理得。 ”(p.5)这似乎是对叶楷文过去的一个提及,但因为作者没有再着笔墨进行解释,反而更成为了一个悬疑,因为我们从叶楷文做过红卫兵的资料里得不到相应的解释。只是随着作者进入了他看中那幢金文茜姐妹生活过的府邸,命定般地卷入了这幅画的漩涡的故事;另一句话是“他不过是世间的一个过客,一个负有收复使命的过客。 ”(p.169)可是,果真只是这样吗?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什么他会有在龟兹的奇遇进而被赋予了神力?为什么他会被选中担负起使两幅画团聚的任务?尤其是在小说的最后交待出叶楷文小名也叫

5、“一痴” ,竟与千年前的那位画作的作者同名,这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所有的这些作者都没有交待,或者是张洁本人也不知道。倘若说叶楷文是一个特殊必定的人,那为何他的来历不明呢?如果他只是一个符号而已,那为何文中关于他的设定又如此具体呢?其次,还有很不确定的一处也是作者反复强调的就是结合的几对男女之间是否真的有爱情的存在。下面一对一对地进行分析。首先是金文萱和约翰逊。 “金文萱是有过爱情的,对爱情的萌生、感觉、呼应并不陌生,可不论她对约瑟夫多么感恩,也无法让自己爱上他。 ”(p.75)但是她后来又疑问道:“也许她和约瑟夫之间的感情才是爱情,尽管没有誓言,没有许诺,没有花前月下、诗词歌赋可结实得像是几

6、生几世也摔打不碎。 ”(p.76)接着写道金文萱不再思考爱情,这也是极其模糊的,因为不再思考并不意味着她已经知道爱情是否存在。再说安吉拉与约翰逊。在描述安吉拉对约翰逊的感情时,说“其实,那不过是一个少女虚席以待的爱。尤其对安吉拉那缺少色彩、光亮的生活来说,只要稍加颜色,谁都有可能在那个空位上落座。 ”(p.80)“她并不了解,她爱的其实是那一点人性的光辉,如果给她更多的机会,也许她就不会把知恩图报当做爱情,从而造成后来的惨剧。 ”“也许安吉拉不懂什么是爱情,对爱情也没有那许多奢望,只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个人,温暖、柔软如一张毯子,并且覆盖着她,这就够了。 ”(p.86)然后说托尼和海伦,令人大跌

7、眼镜的是,他们的红线更像是一只通灵的狗牵的,又加上一幅家传画的魅力在海伦告诉托尼他感动的那幅画正是她家传的时, “就在这一刻,上帝替托尼做了选择。 ”(p.111)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作者是不确定他俩之间是有爱情的存在的,但她也没有把握否定其存在。而古画的源头,一痴与贾南风之间,那是爱情吗?毫无疑问,贾南风对一痴绝对是浓烈甚至是蚀骨的爱,可一痴对贾南风呢?似乎就没有那么明确了。其实,我在阅读时,看到一痴为了贾南风而甘愿净身入宫,看到他作画时可将贾南风画得那般透彻,我想他是爱她的。可是作者却反复强调了“在对待贾南风的情感上,一痴把握不清自己。 ”(p.149)这样我就不得不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

8、可是,在作者如此多的不确定中,仍是寄予了一定的希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说中仍透着丝丝的生机。希望一是作者在诉说爱情的不确定时也阐述了爱情存在的可能性,这在上面已有表述,在此就不再重复了;希望二是虽然故事中角色的下场都比较悲惨,但总是笼罩着人性的光辉,以那几位男性为例。在金文萱无家可归时,约瑟夫担心她一个人夜里在外会害怕, “其实约瑟夫已经延迟了关闭店门的时间。晚就晚些,倒也无妨,只希望店前的头灯对她有些帮助,甚至安慰。 ”(p.47)再如约翰逊,在陪伴安吉拉去寻找她的父母的下落时, “他们已经回忆不起走访了多少部门、多少人,对这种明显的、不会有结果的奔波劳顿,约翰逊先生从未显出一丝不耐烦。 ”(p.83)这些都是作者对人性美好的描述。希望三是小说的结尾处的神秘来信,信中说到印加帝国去,那里可以找到答案,可是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这是最后作者留给读者的悬念,不过,悬念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的存在。这本书给我的阅读感觉就是怀疑贯彻始终,我认为这不是作者无力为之而导致漏洞百出、文不达意,而是这就是作者真是心理的写照。她对于某些东西,如人性、命运、爱情等不确定甚至一度怀疑,但最终还是寄予了希望,表明了其人生态度。参考文献: :张洁, 知在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年 3 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