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3067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工程系13级语文期中试卷贾红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卢龙职教中心2020学年度第 学期期 考试(科目) 试卷应用班级: 姓名: 班级: 考号: 冶金工程系 13 级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召唤(zho) 迤逦(l) 停泊(b ) B海藻(z o) 绮辉(q) 雕镂(lu) C 嗫嚅(r) 窸窣(s) 废墟(x) D轮廓(ku) 干皱(zu) 远瀛观(gun)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黯然失色 转瞬即逝 摧山坼地 B联绵不断 筚路蓝偻 千仞飞瀑 C不盈不溢 一泄千里 渗淡经营 D船舷浐侧 嘁嘁喳喳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2、的一项是( ) A为了查寻、搜集当年日本鬼子野蛮残杀中国人生命的证据,他踏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 B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允不允许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都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C此事一再警示我们,依法治国,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办事的根本。 D四年的下海经历,使他尝尽了人世的苦辣酸甜,也培养了他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4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B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C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D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

3、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5下列句中应填的词语是( ) (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_了精神负担。 (2)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_了。 A探明 增加 轻而易举 B探明 增添 易如反掌 C查明 增加 易如反掌 D查明 增添 轻而易举 6下列句子,划线的成语用得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 触目惊心。 B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C至于我的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敝帚自珍 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 D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洒洒的时候,可

4、曾想到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 人的胯下坐骑么? 7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语言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 A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 “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楼,断砖墙。 第 2 页 共 6 页姓名: 班级: 学号: B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 ,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 C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D胡同原来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8. 胡同文化一文中,作者认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 ) A忍 B安分守己 C逆来顺受 D “有理让三分” , “得饶人处且饶人” 9.填入下面文字横

5、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江水是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_,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_,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_呢? A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 B无止无休 无盈不溢 无穷无尽 C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D无穷无尽 不盈不溢 无止无休 10.下面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可是,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B这江水 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C不要小看第一个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 “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 D他们被一个

6、钢铁的意志党的意志团结在一起,正在向新的 “三峡”进军。 11.废墟的召唤一文中,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 A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的关注,并付诸行动改变它。 B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C宣扬废墟的警示作用,呼吁人们正视废墟。 D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2选出对下面这个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 )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A这个句子有毛病;主语残缺。 B “独抒新见,入木三分”的主语是“他” 。 C “使”的主语是“深刻” ,宾语是“他” 。 D

7、 “批判”是兼语,其谓语是“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13下列句中没有使动用法的语句是( ) A完璧归赵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4找出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A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不掠取的,妇女没有不宠幸的,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第 3 页 共 6 页姓名: 班级: 学号: B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些志向不在小处。C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好掠取的,妇女没有什么好宠幸的,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D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15.下列不含通假

8、字的一项是( )A 蒙故业,因遗策 B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D 而倔起阡陌之中二、填空(共 20 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 胡同文化一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 )写的序。2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 ) 。3 废墟的召唤一文主旨是通过对( )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运用( ) (填修辞)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4.“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用香油之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京人对生活( ) 。5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记叙了( )和( )的对话,文章是围绕( )的问题展开论述。6

9、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 )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语录体散文。他是继( )之后的又一位儒家代表人物。7 鸿门宴选自 ,作者( ) 。这部史作被(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 过秦论是一篇旨在议论秦政得失的( )的政论散文。9贾谊是( ) (朝代)人, “过秦”的意思是( ) ,文章的观点是( ) 。10 史记主要包括( ) 、世家、 ( ) 、 ( ) 、表五部分。三、阅读题(共 2 道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一)材料一: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 “我当了一辈子顺民” ,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

10、 ,有这样一段对话:“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 ,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11、!第 4 页 共 6 页姓名: 班级: 学号: 材料二: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再见吧,胡同。1.材料一主要写了什么?(1 分) 2.材料一中引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用意是什么?(3 分) 3.“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其“精彩”之处是( )(1 分) A反映了北京文化的市民化特点。B 传神地刻画了北京人 “忍”的特点。 C这是反语,讽刺了北京人死要面子。D道出了北京人的倔强。 4.对“北京人,真有你的!

12、”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 分) A 奚落北京某些人逆来顺受的小市民心态。 B 讽刺了北京人的怀旧情绪。 C 称道“老北京”懂得生活,语言精辟。 D 赞叹北京某些用语的幽默,令人倾倒。 5.材料二中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 ,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你怎么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2 分) 6.材料二“再见吧,胡同”一句,包含着作者对北京胡同或胡同文化怎样的态度?(2 分) (二)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巴船下峡图 ,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工舵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

13、,巨浪狂扑,船舷两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夏圭画的是宋朝的船,由南宋上溯两千年左右的周秦时代,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再想下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只是或是半路折回,或者中途遇险,没有走完三峡的全程而已。折回的和遇险的( )为探明三峡的航道尽了力, ( )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 )要说; “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也还会有一些旁观者、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嚓嚓地发议论, (

14、 )上前拉一把。 ( )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1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都 却 但 而且 于是 B 都 但 却 甚至 然而 C 却 并且 还 甚至 终于 D 却 并且 还 而且 然而 2第一段中说“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第 5 页 共 6 页姓名: 班级: 学号: A 这是因为周秦时代可能只有原始的独木船。 B 这是因为周秦时代的船要比南宋时代的船简陋得多。 C 这句话说明在周秦时代一般的人很难穿过三峡。 D 这句话是说明在当时要穿过三峡简直是异想天开,完全不切实际。 3第二段中说:“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的全程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 ”这里的“精神负担”具体指什么?请指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自己可能会像其他人一样再一次失败。 B穿越三峡可能要以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C如果失败自己就不能流芳百世,永垂青史。 D各种各样的舆论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由巴船下峡图 ,人们可以想象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