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52003046 上传时间:2020-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

2、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课堂导学: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 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 ;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值。3、拿出一

3、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 ;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 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 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

4、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 计算该液体的密度。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方案二: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3、 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 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比较方案一和二的优缺点?三、测量固体的密度1、 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5、V2= (3)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2、 思考与讨论: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3、 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4、5、 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课堂达标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2)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处,若天平左盘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盘里,在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平

6、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g(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cm3.(5)石块的密度为_kg/m3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方案二: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1) 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答:(2) 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

7、:_3.给你一台托盘天平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1)称出牛奶的质量:称出_的质量,记为m1,称出_的质量,记为m2,牛奶的质量m=_.(2)测量牛奶的体积: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的体积.(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_.12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 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

8、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真空不能传声。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

9、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 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部分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

10、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11、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

12、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14、 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

13、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 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

14、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7、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