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190887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以温州方言为例 濒危语言,威胁着人类文化的“生物多样性”日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 谷歌增设了“濒危语言”这一项目,引起了社会一翻热烈讨论,也正式标志着拉开了保护濒临消亡语言的序幕。有专家指出“一些物种的消亡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语言的消亡意味着珍贵的文化信息和科学的流失,严重威胁着语言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语言生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中一项分支,也是其极具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构建是否和谐、健康、稳定、有序向前发展,往往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的鼎力支持,它们两者之间相互相承,缺一不可,保持着共同推进、良性互动的紧密联系。为了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生存

2、环境资源共享、和谐共存的伟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必须不断优化与改进语言生态系统自身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并完善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交际功能。濒危语言的定义及界定濒危语言的界定从简单到精确、从模糊到清晰、从片面到全面的濒危语言认识过程,终于诞生了更科学客观,也更符合语言演变规律的濒危语言判定标准。起初,人们都从字面上认为“濒临灭绝的语言就是濒危语言” ,但这只不过是简单的定论,不足以全面地解释清楚其定义,以偏概全。随着科学文化的深入发展,有人定义为“少年儿童已不再使用、将在一两代人之内消失的语言” ,但还是十分模糊的认识,不为业界所认同。随后, “说某种语言的人口多少或者使用者的年龄段是否在40 岁以

3、下”的标准来定义,首次把语言使用者年龄的因素纳入到判定标准的参考指标当中,但学界中的大部分学者仍然存在诸多争议,认为还是难以全面科学地界定其内涵。直至一套动态、量化的“综合指标体系”出现,才得到了学界的普遍接受和认可。该判定标准是中国学者戴庆夏在 2001 年发表的濒危语言研究中定性定位问题的初步思考一文中所提出来的,判定该语言是否为濒危语言是由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组成。其核心指标为“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 、 “母语使用者年龄段的分布比例”和“母语能力的大小” ,其参考指标为“母语的使用范围” 、 “民族群体的使用观念”等。各种语言都可以运用该综合指标,再根据语言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来判

4、定其是否为濒危语言。正在活力衰退的温州方言依照学者戴庆夏的上述判定标准,我国在一百二十多种的现存语言当中处于濒危状态的有二十余种之多,其中使用人口已经不足千人的濒危语言仍然日渐下降。相关专家学者认为,预计在未来的二十年到五十年之间,将会有百分之二十的语言会消失殆尽,完全不被人们所使用。特别是我国偏远的少数民族语言,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方言,如中国东北部的满语、鄂伦春语以及赫哲语、湖南省的土家语、四川省的彝语、贵州省的仡佬语、云南省的纳西语和仙岛语以及浙江温州的温州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 ,温州话的复杂性被公认为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也是其自身逐渐被遗忘的原因之一。据

5、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只有近百分之三十的中小学生能够流利使用温州话,那么也就意味着高达百分之七十的中小学是不能够流利使用温州语的,在幼儿当中甚至有高至百分之九十既不会讲又不会听的比例。以上数据已十分明显地表明,在当今九十年代出生的中小学生里面,已呈现温州话传承断层的现象。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温州话为何被沦为濒危语言呢?大多数人都觉得大惑不解,但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浙江温州是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温商遍布海内外,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开放与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地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而温州当地居民外迁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使温州地方方言受到外来语言的“入侵

6、”以及“同化” ,而使用温州土著语言的居民又大量流失。其次,温州话的衰退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国家推行普通话教学以来,使得课堂上使用温州话的频率越来越少,哪怕某些中小学设置了地方课程,但大多数乡土教材仍是统一以普通话教学、以现代白话文撰写的。最后,与崇洋媚外的热潮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对外国语言的重视,使得更多的学生把温州话遗忘在角落里面。故此,基本是几乎很少机会让学生接触学温州话,那么温州话逐渐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种始于秦汉、独具特色文化价值的温州方言,假如在不久的将来消失了,不单单是温州的悲哀,江南大地的悲哀,更加是整个华夏子孙民族的悲哀!专家学者指出,照此现象放任发展下去

7、,温州话必将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并退出语言历史舞台。故此,随着国家政府始终致力于民族教育、民族语言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之下,在一定范围之内,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其中也取得了不少的喜人成绩,让很多濒临边缘的语言得到挽救与继续传承下去。但是,仍存在不容乐观的不足,令人堪忧。濒危语言所存在的困境目前国家政府对濒危语言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不足;过度膨胀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双语教育制度不健全,立法体系滞后,缺乏相应体制的保障等等问题的出现,以致濒危语言保护问题还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有关立法者的语言保护意识还很淡薄,还没有认识到濒危语言保护的重要性。其主

8、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国家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专项基金项目有限以及相关语言专业研究人才的缺乏,不少关于濒危语言课题研究项目仍然是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濒危语言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以及濒危语言研究项目难以入选等等一系列问题。缺少国家资金的扶持,就连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对现存的濒危语言资料进行记录和保存,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区”等等相关保护措施都无法实现,致使根本无法为濒危语言创造生态的语言环境。二是双语教育制度不健全,立法体系滞后,缺乏相应体制的保障。濒危语言保护问题还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有关立法者的语言保护意识还很淡薄,还没有认

9、识到濒危语言保护的重要性。以致濒危语言立法体系的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与健全。其次,制约双语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是没有一套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双语教育法律体系,针对性和约束力不足,而且偏远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也十分短缺,难以给双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关于濒危语言保护的单项立法。尽管一些地方性民族教育行政规章作为配套文件、有的民族地区即使出台了一些关于双语教育的零星条文,但双语教育的法律体系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其规定和内容相对滞后,无法跟上双语教学的实际发展需要。三是过度膨胀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过度把濒危语言保护局限于语言本身,以致语言保护工作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特别是一些经济落

10、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就把挽救濒危语言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也许这些行为对濒危语言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通过商业化行为整理出来的语言、文化资料已经彻底地偏离了原有的形式,难以使被抢救的民族体会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真实内容,是一种“做秀语言或文化” ,极其严重并过度的急功近利,必终会加速濒危语言消亡的速度。温州在努力近几年以来,尽管我国在保护濒危语言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所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亟待解决,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急需改进。目前,保持语言种类多样性的难点,更多地集中在那些语言活力开始衰退的语种上,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对程度不同的濒危语言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语言种类的保持,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11、据笔者对其现状的观察和研究,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语言生态对策,温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他山之石,借鉴国外经验。比如墨尔本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些教授就在本土语言保护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在语言材料编档、数据保存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澳洲各大学还鼓励学生以濒危语言调查描写作为学位论文,从各级政府到民间,不同专业的学者,对语言抢救工作倾注了极大的力量。伦敦大学亚非语言学院把抢救濒危语言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管理机构,以巨额经费作为保障,资助专家或优秀青年学者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工作。二是建立资料库,尽快立法保护。应该制订有关濒危语言保护条例,把濒危语言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把濒危语言保护工作正式纳

12、入文化局、教育局、民委等部门的工作范畴,会同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人力物力, 多方协作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金取得明显成效。并且纳入相关部门工作范畴,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开展工作。迅速立项,开展保护濒危语言工作,由国家民委、文化部、财政部以及相关地方政府拨出专款。三是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社、濒危语言保护网站、论坛,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通过这些措施来交流经验和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保证事业的社会群众基础。建立了很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社,也应花一些精力和经费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社 0,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母语使用环境。四是“从娃娃抓起” ,提高全民的

13、地方方言保护意识。比如以温州方言的保护为例,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向社会征集新童谣创作,经过收集、整理、挖掘、提炼,汇编成册,赋予温州新童谣浓郁的时代气息,以便孩子们传唱。鼓励在温州的幼儿园说温州话,起码不禁止说温州话,使下一代掌握、运用好温州话。俗语有云:“方言是纽带,连接着故土和远方的游子;方言是就像一本厚厚的史书,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往和未来” 。也许千百年后,我们的方言会像甲骨文一样被考古学家细细考量,但至少现在,让我们施展它最迷人的魅力,努力保护我们岌岌可危的方言。拯救方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也有利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促进人类语言生态的完善,更有利于实现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