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51549910 上传时间:2020-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按课标分解(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 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内容标准(试验稿)】(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内容标准(2011版)】(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一、选择题1(2014山东泰安17)右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答案

2、】D2(2014贵州遵义)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 B C D【答案】D3(2014江苏扬州9)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A遵义会议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答案】D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留下不少诗词,每一首诗词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数件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回答16-18题。4(2014浙江温州17)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

3、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答案】C5(2014湖北襄阳17)下列重大活动,周恩来参与了的有( )参加重庆谈判 创办黄埔军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万隆会议 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A BC D【答案】A6(2014黑龙江龙东7)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谈论的是( )来源:Z*xx*k.Com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C百团大战 D井冈山会师【答案】A7(2014青海西宁8)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重庆谈判

4、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北平和平解放A BC D【答案】B8(2014黑龙江大庆15)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A民主与自由 B和平与民主C团结与进步 D自由与和平【答案】B9(2014江苏镇江9)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 B C D【答案】D10(2014江西抚州6) “如展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

5、,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毛泽东此行”是为了( )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C争取和平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C11(2014海南省8)在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参观者可看到依据20世纪40年代某一历史场景制作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版”公仔(如右图)。这一历史场景是(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答案】D来源:学科网二、判断题12(2014江苏苏州22)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答案】22A三、非选择题

6、13(2014黑龙江绥化31)下面是蒋介石两封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电报,仔细阅读电文,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材料二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未寒即8月14日)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1分)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1分)(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封电报发于中国哪一重大事件之前?(1分)你认为蒋介石为何发

7、起这一重大事件?(1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份电报造成的最终结果?(2分)【答案】31(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2)抗日战争胜利;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3)前一封电报,造成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后一封电报,使国共两党举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14(2014湖南怀化39)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哪位中共领导人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1分)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

8、分) (3)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分) (5)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答案】(1)周恩来(1分) (2)南昌起义(2分) (3)西安事变(2分) (4)双十协定(2分) (5)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

9、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只要答出划线部分,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内容标准(试验稿)】(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内容标准(2011版)】(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一、选择题1(2014安徽省5)图1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三大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答案】C2(2014江

10、苏盐城1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B3(2014四川广安23)“1947年7月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推进取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B4(2014四川凉山3)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D发动了三大战役【答案】C5(2014山东

11、济宁六三制1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C6(2014四川绵阳18)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对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要素进行关联分析。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人民政权巩固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A B C D【答案】A7(2014四川内江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有关解放战争史实的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性内战

12、由此开始B1947年,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C三大战役胜利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D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答案】B8(2014山东临沂12)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是( )参与指挥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 B C D【答案】C9(2014湖北咸宁20)下列史实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 领导南昌起义 挺进大别山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的构想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