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51161930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笔试必备简答题汇总注意事项:小学科目二中简答题3道,每题10分,共30分1.按条写,有条理,顺序可变。2.言简意赅,不需长篇论述。3.关键词和沾边的词都得分。4.遇到没有背过的,不能空,条理清晰、写满。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多现身)(1)教育终身化。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2)教育全民化。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3)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4)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5)教育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

2、念的变化。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够防守)(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二、教育的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体内两权一目的)(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政治经

3、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基本途径(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社会舆论(4)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两传选新促文化)(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5.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两客观、主观、理论)(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

4、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简述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社会、人、学制)(1)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依据)(2)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的依据)(3)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理论依据)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复连长主动)(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8.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心理能知道)(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2)知识素养

5、。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9.简述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微观专反)(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10.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能力为重?(1)师德为先:(两爱两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

6、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能力为重:(理论实践、研究学生、实践反思)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1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内容。(职业修养教育学生)(1)职业理解与认识(2)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1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墓里多组戏精)(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

7、机械记忆。(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13.简述防止遗忘的方法(法官及时,返回分配)(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14.简述创造性的培养(环境、个性、课程)(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

8、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15.简述良好性格的培养(我的三观在集体,强化榜样因材施)(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1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3)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17.简述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

9、、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观:(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观:(见醋放盐)(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学观:(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0、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18.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内母猪过重,方去膘)(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3)评价内容综合化。(4)评价标准分层化。(5)评价方法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7)关注发展过程。19.简述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严规范,塑个性)(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1、。(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观点(1)知识观。知识并不准确,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2)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与差异性。(3)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21.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心情学堂法)(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22.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口诀:正强化

12、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家长做个别评价(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23.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24.简述疏导原

13、则的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25.简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贯彻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26.简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27.简述如何形成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

14、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8.简述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有客官叫李可)(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方法:(积善成公)(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29.简述后进生的教育(恒心才发光)(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30.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双基+全面发展

15、)(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舰长传教)(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易建联运用知识训练乡土教材)(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3.简述启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小猪动手毒死农民)(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