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1011689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第四章PPT演示文稿(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希尔施的“四成本”理论 第二节Stevens的风险分散理论 第三节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 第五节Veugelers的寡头博弈模型,第一节希尔施(Hirsch)的“四成本”理论(1974),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因素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决定,一、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因素,生产成本(P):可变成本与不变成本 知识资产(K):对被许可方是成本 出口销售的额外成本(M):运输、关税等 跨国经营的额外成本(C):协调控制成本及适应性成本。,1、基本假设 A、B两个国家 A国一跨国公司生产某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PA和PB分别表示跨国公司

2、在A、B两国的生产成本,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决定,2、投资决定分析 PA+M PB+C PB+K PB+C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选择对外投资,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决定,2、投资决定分析 PA+MPB+C PA+MPB+K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选择出口,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决定,2、投资决定分析 PB+KPB+C PB+KPA+M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选择许可证,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决定,第二节Stevens的风险分散理论(1972),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分险分散 风险分散理论的两个问题 风险分散理论成立的条件,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1、风险厌恶型

3、投资者:,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基本假设 (1)投资者属于风险回避型 (2)两种资产:无风险资产F,固定回报率Rf;风险资产M ,期望回报率Rm; Rm Rf (3)投资者在风险资产上的投放比例为b,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资产组合的期望报酬 (1)Rp=bRm+(1-b)Rf (2)Rp=Rf+b(Rm-Rf),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资产组合的风险度量,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预算约束线:风险和报酬的权衡,Rf,Rm,Rp,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

4、、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投资者的效用曲线,Rp,U1,U2,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投资者的最优选择,Rp,Rf,Rp*,Rm,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风险厌恶程度与选择,Rp,Rf,RA,UA,UB,RB,一、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2、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投资组合均衡的变动,Rf,Rp1,Rp2,二、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分散风险,不同国家的经济周期不同,公司经营的收益会随之波动 跨国公司可通过地区生产的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实现既定预期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三、风险分散理论的两个问题,跨国公司没必要为了股东的利益进

5、行多样化投资。 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权限制了预期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四、风险分散理论成立的条件,资产市场的不完全性:交易成本 (1)股东个人不能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可能是过高的经纪人佣金。 (2)跨国公司只能在少数资产上进行大量投资。可能存在过高的信息成本。,第三节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Vernon,1966,197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I,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背景,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弗农的思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何而来?,二、产品生命

6、周期理论I(1966),1、PLC理论的基本假设 消费者的偏好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公司内部、公司与市场之间的交流成本相当大,并且随距离的增大而上升; 产品会在技术和市场意义上发生可测度的变化; 技术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2、企业垄断优势(新产品)的来源 开发新产品的动因 (1)市场需求:变化较快 (2)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2、企业垄断优势(新产品)的来源 新产品的基本特征 (1)符合高收入者的偏好 (2)使用劳动节约型技术,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3、新产品阶段 生产仅在美国 (1)存在需求 (2)厂商希望贴近

7、市场观察消费者的反应 (3)需要与投入品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 (4)垄断性较强,不太关注区位成本差异,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4、产品成熟阶段 美国出口阶段 (1)产品的一般标准出现 (2)国外(发达国家)需求开始出现 (3)产品的需求弹性逐渐增大 (4)规模经济基本得以实现 (5)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厂商所注目 (6)国内生产MC运输MC国外生产MC,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4、产品成熟阶段 美国对外投资阶段 (1)国外(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上升 (2)产品的需求弹性进一步增大 (3)海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生产优势突出 (4)国内生产MC运输MC国外生产MC (5)直接投资会

8、在发达国家首先出现,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5、产品标准化阶段 对外投资转向某些发展中国家 (1)产品标准完全统一 (2)仿制品大量出现 (4)成本因素成为需求的决定因素 (5)直接投资转移至某些发展中国家,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t,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消费,生产,出口,进口,新产品阶段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出口,进口,美国,日本,中国,t,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7、PLC理论的意义 解释了企业垄断优势的来源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对外投资 研究了企业直接投资的

9、选址问题,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8、PLC理论的两个问题 现实: (1)非出口替代型的直接投资: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及其他未进入产品成熟期的对外投资 (2)双向交叉型投资,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1966),8、PLC理论的两个问题 理论: (1)只是总括性的解释:事件顺序发生时间、速度、时滞等 (2)跨国公司为什么不将产品研发策略、市场服务策略、市场竞争策略三者同时进行考虑。,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I(1971),1、创新寡占阶段 创新起源于:(1)国内需求或国外需求;(2)寡头间的垄断竞争 产品特征以国内资源禀赋为基础:劳动力节约型(美国),土地节约型(欧洲),原材料节约型(日

10、本)。 企业的生产活动都集中于国内,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I(1971),2、成熟寡占阶段 以创新为基础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销售及研发等方面的规模经济成为寡占优势的基础。 某一寡头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会引发其余寡头企业向同一区域投资的战略反应。 国家间也可能会出现双向交叉投资现象,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I(1971),3、衰退寡占阶段 规模经济不再成为寡占优势的基础,竞争变得非常激烈。 寡头企业会通过组成卡特尔、广告宣传等建立新的进入壁垒。 直接投资的区位主要取决于成本因素。,第四节尼克伯克的寡占反应理论(Knicherbocker,1973),一个重要现象 寡占反应分析 影响寡占反应的

11、因素 直接投资的分类 寡占反应论的缺陷,一、一个重要现象,二战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都是由垄断程度较高行业中的少数寡头公司进行。 寡头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大都是在同一时期和区域发生。19481967年间,美国187个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有近一半在3年中集中设立。,二、寡占反应分析,寡头厂商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展开竞争。 若某寡头厂商率先在某国外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则原来的竞争均衡就会打破。 其余寡头厂商的最优策略就是盯住对手(follow the leader)。 直接投资中的一部分属于寡占反应性投资,三、影响寡占反应的因素,行业的集中度:正相关(临界点为6070%,此后相关性下降) 行业的利润率:正相关

12、 东道国的市场容量:正相关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负相关,四、直接投资的分类,进攻性投资 (1)主体:先期进入者 (2)理论:垄断优势论 防御性投资: (1)主体:后期跟随着 (2)理论:寡占反应论,五、寡占反应论的缺陷,作出寡占反应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跟随战略为什么是最优的?,第五节Veugelers的寡头博弈模型(1995),基本假设 模型分析,一、基本假设,某一行业由两个国家的市场组成 市场中仅有A、B两个公司,分别属于两个国家 跨国经营存在额外的成本,二、模型分析,1、一般博弈矩阵,二、模型分析,2、双向投资博弈:Vi(M/M)Vi(D/M)且Vi(M/D)Vi(D/D),一、模型分析,3

13、、双向投资博弈:Vi(M/M)Vi(D/M)且Vi(M/D)Vi(D/D),二、模型分析,4、单向投资博弈:Vi(M/D)Vi(D/D)且Vi(D/M)Vi(M/M),本章小结,Hirsch运用“四成本”理论分析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出口和许可证的三者之间的选择机制。 Stevens运用资产选择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动因,认为跨国公司是想通过地区多元化经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本章小结,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首次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并较好的解释了企业垄断优势的来源和直接投资的选址问题。改进后的PLC模型着重分析了寡头市场中的直接投资行为。 Knicherbocker运用寡占反应模型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成串跟进”现象。Veugelers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