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84964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出示课题)同学们,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空前巨著,是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它还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这本书是(生:本草纲目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生:李时珍) 。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7 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二、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1、看课题,你最想提什么问题?李时

2、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追问:他为了什么事而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 )3、为了察访药材,编写本草纲目 ,李时珍和弟子庞宪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只能夜宿古寺。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生齐读)4、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 难道修订本草纲目真的只吃一点点苦吗?我们常用“衣食住行”来概括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来看看他们师徒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5、默读课文 17 自然段,在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下面做上标记。6、交流:他们的生活苦吗?你从“衣食住行”中的哪一方面感受到了他们的苦?*体会

3、行之苦出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1)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行之苦”?行的时间长:a 总时间长:好几个月了。b 每天行走的时间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理解词语意思)行的路程长。李时珍和庞宪走遍安徽、河南、湖北。教师补充:还有江苏和江西,上万里路,全靠两条腿走呀!(2)师点拨: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 ,为了察访药材,他们走的都是荆棘丛生的小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他们每天就这样走啊走,一直走到什么时候?(走到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走到什么地方?(走到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

4、走到心情怎样?(走到心里焦急起来。)(3) 、齐读第 1、2 自然段,再次来体会他们的“行之苦” 。*体会住之苦导入: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知道大家的心都为李时珍师徒俩的住宿问题而悬着,那么,他们今夜到底住在何处呢?(破败的古寺里。 )(1)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古寺的破败?(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2)交流: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 2 -师:这古寺的确破败。看来他们住得也很苦。然而,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却“轻轻推开门” ,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李时珍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多

5、么低啊。(3)读一读,读出古寺的荒凉,李时珍的淡定。*体会食之苦。(1)他们吃的怎么样?谁来跟大家交流?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2)啃的意思是(用力咬)为什么需用力咬?(预设:可能是带的干粮干了,硬了。可见,他们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太长了。 )(3)李时珍都近五十岁了,还长年在外奔波,饿了就啃些干粮,渴了就喝些泉水。他们的“食”是如此之苦。*体会衣之苦师:俗话说,衣食住行是“衣”打头,那么在长期的跋山涉水中,同学们再想想李时珍师徒可能遭遇的衣之苦是什么?(预设:为寻访药材,背的药材多,笔墨纸砚多,自然无

6、法带很多衣服,得忍受衣服脏、寒之苦。 )7、总结:李时珍师徒二人忍受着衣不御寒之苦;忍受着啃干粮,喝泉水的食之苦;忍受着破败古寺的住宿之苦;忍受着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行走之苦。这些足以能看出他们生活非常艰辛。板书:生活艰辛8、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还经受什么苦?(心灵之苦。 )预设:常年漂泊在外,师徒俩形影相吊,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荒郊野外,孤独寂寞啃食着心灵。9、面对这么多的苦,李时珍却笑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从这里的苦和笑中,你体会到了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不怕吃苦。10、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呢?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

7、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1、这个句子里有两处对比,你能找到吗?一是“破庙”和“家里”的对比,强调“苦多了” ;一是“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的对比,强调吃苦“值得” 。12、就是这种“万民得福”的信念支撑着他,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想(出示句子)他不怕吃苦,就是为了板书:万民得福13、他当时说这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坚定的)好,你也像李时珍一样用坚定的语气把这句话告诉你旁边的弟子庞宪。三、体会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导入:借着月光,我们走近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1、自由朗读 812 自然段,a 你从书中知道了哪些中草药?说说它的药效。b 说说书中的哪一幕

8、给你的印象最深?2、自由交流:(1)你知道了哪些中草药?这种草药药效怎样?(2)他亲自品尝草药给我的印象最深。你能读读这一幕吗?出示重点句子:“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3 -(3) 、是啊,鸡肠草与鹅肠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出示图片:鸡肠草、鹅肠草)李时珍用了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生交流,相机出示:先仔细端详,还不能辨别,就放在嘴里嚼嚼。板书:亲尝草药(4) 、同学们,你敢品尝草药吗?(生

9、:不敢)。你在担心什么?(生:害怕草药有毒,毒死自己)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5)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了更准确地区分它们,他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草药。补充故事。出示: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所幸的是,后来他终于脱离了危险。(6)你又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严谨认真(7) 、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险,他早已置之度外,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出示句子: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亲自品尝草药,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为了万民得福。 (完善板书

10、)再次齐读这句话,读出我们心中的崇敬之情。四、感受不同意境蕴含的不同心境。1、他们在破败的古寺内认真地、专注地记录着,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有什么感觉?2、但是,就在这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有一个人的心似“一轮圆盘似的月亮” ,心境像月亮一样宁静,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趁着这大好月色研究草药,他就是李时珍。课文结尾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一心修订本草纲目 ,为民造福的可敬形象。3、出示:在这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的深夜里,李时珍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预

11、设:a 他忘记了害怕,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心中只有本草纲目 。b 他忘记了饥餐渴饮,忘记了晓行夜宿,忘记了旅途的寂寞,心里只想为民造福。4、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5、让我们再读最后一段话,让古寺的破败阴森,李时珍的执著无悔,都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吧!五、讲李时珍故事,感受李时珍的光辉形象。1、李时珍 35 岁开始编写本草 ,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 61 岁那年终于完成本草这部巨著。这将近 30 年的奔波,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这就是他的塑像。 (出示李时珍塑像)此时,你想对李时珍说什么?预设: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好

12、医生,你一心只想造福百姓。2 总结: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生) 。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生) 。永远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生)板书设计:17. 李时珍夜宿古寺生活艰辛不怕吃苦亲尝草药治学严谨- 4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 ”全国小语会崔峦会长说:“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这些论述其实说明了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13、的统一。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努力体现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李时珍那种“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抓住古寺环境的破败、察访过程的艰辛、品尝药草的危险等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深入地品词析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水到渠成地对李时珍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3.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

14、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教学过程一、浮想画面,感受古寺环境的破败1.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请大家将语言组织好,先自己说,再交流: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师徒为了察访药材,住进了一座古寺,喝泉水,啃干粮,品尝药草,记录一天的寻访所得。【阅读教学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的观照下学习全文。这一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达训练。 】2.课文题目是“李时珍夜宿古寺”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描写“古寺”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哪个词最能反映古寺的特点?3.学生找出古寺的特点是“破败”后,师范读第 4 自然段,要求学生闭上

15、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破败的情景?组织交流。情景: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分析:“到处是灰尘、厚厚的蜘蛛网”说明了(长时间没人住) ;“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说明了古寺一些墙壁倒塌了,无人修整,寺里阴暗潮湿) 。4.出示:李时珍和庞宪住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 ,是 ,是 ,是 。在这里,没有 ,没有 ,没有 。5.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语文教学要重视形象性。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浮想相关画面,感受到李时珍师徒夜宿的古寺是破败的。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灰尘,是断垣残壁,是青苔,是厚厚的蜘蛛网,在这里没有完好的桌椅,没有平整的床铺,没有口渴的饭菜,没有所出示的填空题,有助于

16、学生理解投宿环境的艰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 5 -二、前后联系,品析察访过程的艰辛1.师:请大家联系第 13 自然段,说说:李时珍师徒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住进这座破败的古寺的?2.学生自读后,组织讨论:是在路上走了好几个月的情况下(第 1 自然段) 。这几个月是怎么走过来的?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请结合第 5 自然段内容,想想:在路上,他们饿了(啃几口干粮。比较:课文为什么用“啃”不用“吃或咬”?) ,渴了(喝几口泉水) 。他们白天(赶路察访药材) ,晚上(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 。他们真是太辛苦了!【李时珍的辛苦不仅仅是在住宿条件上,还在于整个察访过程。这一教学环节在前后文的联系中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体会:在这好几个月的察访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