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49443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明清皇帝宫苑和陵寝我国自 1985 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至 2003 年,登录的世界遗产已有 30 处(种),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北京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敦煌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拉萨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庐山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青城山与都江堰、安徽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等 21 处;双重遗产(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等 4 处;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有昆曲 1 种;以及黄龙、九寨沟、武陵源、“三江并流”等 4 处自然遗产。还有许多积极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这些足以使我们为我国辉煌的历史文化成就而自豪。明清皇家宫苑和陵寝建筑群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布局、高超技术和恢宏气势建筑技术本身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文化。北京故宫、颐和园和明清皇家陵寝等历史遗产,见证了近五百年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皇权政治的集中反映,然而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又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表现了中世纪中国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是 15 至 19 世纪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一个侧面的凝固。总之,明清皇家宫苑和陵寝,无论它们的个体或群体形象,无论地

3、面还是地下建筑,都是那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诸方面条件的综合产物。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 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基本建成,前后历时 14 年。后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了初建时的布局。迄今已有近 580 年的历史。先后曾有 24 位位皇帝相继在故宫登基,执掌朝政。 故宫(Palace Museum,Forbidden City)故宫总介绍: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4、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建筑又是一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画卷,碧空蓝天下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檐下青绿彩画装饰和成排的红色立柱、门窗,一座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石料的宽大台基上,台基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故宫的平面布局和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庄严、和谐,都表现出建筑群体的博大壮观,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故宫是明清朝的政治中心,明清两朝共有 24 位皇帝先后在故宫登基。龙是紫禁城装饰的主要形象和皇帝的象征,连故宫的片瓦寸砖也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 72

5、 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 9000 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 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像是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紫禁城宫殿群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外城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天安门的东侧为太庙,西侧为社稷坛,贯彻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6、”的传统都城设计理念。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紫禁城的

7、正门叫“午门”, 午门为双檐城楼,两侧向前突出,形成为凹字形状围成一个青石铺地的小广场。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整体上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俗称五凤楼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在明代,重大军事行动的出征、凯旋、献俘、颁布历书等仪式同,都在这里举行,有时也成为惩戒大臣的场所。在 10 米高的城墙墩台上,有 1 组建筑。正中是 9 间面宽的大殿,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第 2 页 共 7 页阁,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

8、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 5 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这种布局,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登上太和门,在 3 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1 座大殿堂太和殿出现在眼前。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前后排列在一个 8 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这就是外朝的 3 大殿。基台 3 层重叠,每层周围都用汉白玉雕刻的各种构件垒砌,造型优美。下层基台最大,通过龙墀走道上达中层,再通过中层龙墀到达上层台面。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雕“御路”,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在 25000 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 1415 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 1460 个,龙

9、头 1138 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玲珑秀丽,重叠起伏,像是白玉砌的山峦。这是我国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 25000 平方米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唇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 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太和殿高 35.05 米,用 72 根大木柱支承梁架构成 4 大坡的屋面。我国古代建筑屋面呈现坡度,这跟建筑技术有关。这种构架习惯上称抬梁式。先在基础上立木柱,在柱上架大梁,又在梁上立小矮柱 (瓜柱),然后再架上一层比较短

10、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而每层的梁却逐层缩短。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 (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而小梁逐层缩短,就构成具有坡度的屋面。太和殿的四大坡顶就是这样构成的。太和殿殿座南北纵深 37.20 米,东西横广 63.96 米。由南北纵深计算,木柱是 6 根为一组;东西横阔计算,是 12 根为一组。殿内支承梁架的柱子名金柱,高 14.4 米,柱径 1.06 米,都是整块巨材。以每四柱的空间作为一间计算,太和殿是由 55 间组成的大殿堂。殿里的“天花” 、“藻井”,殿外檐下的“斗栱”,都加彩绘,富丽堂皇。“

11、 斗栱”是我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构件。斗的形状像一个小方木斗;弓形又像船形的木块叫做栱。斗在下面,栱安放在斗的上面槽里,总称斗栱。这种构件,装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分组装在外檐两柱之间额枋上的平板枋 (又名坐斗枋)叫平身科,装在角柱上的叫角科。像太和殿这样出檐深远的大殿堂,各组斗栱可以重叠挑出多层,术语叫做几跴。檐下斗栱,在建筑上具有两重作用:主要在结构上起到支撑作用,支托屋檐重量通过斗栱过渡到立柱上;另外,由于在檐下重叠挑出,并加彩绘,远望如重峦叠翠,具有装饰作用。在明清时期,为了行政的方便,在承天门(今天安门)以南,设置了许多中央机构,其中户部、吏部等在东侧,刑部、都察院等在西侧,以至民间有“

12、东边掌生,西边牚死”的说法。沿中轴线四外延伸的街巷中,主要的大街多是南北向的,而胡同小巷多是东西向的,皇城与宫城中,与各街巷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 在明代称为皇极殿,殿高米,东西米,南北米,有直径达米的大柱根,其中围绕御座的根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 匾,殿中间是封

13、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也是明清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如新皇帝“登基”(即位)、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的生日和新年元旦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以及每年的冬至节刀在此坐朝。由于这个节日(冬至)封建皇帝要以天子名义向天祭告,在国城门外有象征天的建筑叫天坛,去天坛前先在这里举行仪式。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这里是

14、皇帝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每年除夊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清代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富有生活气的内廷第 3 页 共 7 页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从保和殿穿过乾清门,自南向北分别是号称内廷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

15、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清康熙一般在召见群臣、听他们面奏政事后,就在乾清宫批阅奏章。他常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与前来觐见的地方大员进行交谈,对他们提出行政建议。清人赵翼记载说,乾隆皇帝一早到乾甭宫

16、处理政事时,蜡烛还要燃一寸多才天明。他吃过早饭后,开始批阅奏章,然后召见大臣,每天要有四五起。最后是召见军机大臣,做出指示。如有新选任的文武官员,还要由吏、兵二部官员带领朝见,这时便已接近中午。乾清宫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与清代皇位继承制度的变化有直接联系。这一变化对清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乾清宫正殿挂着顺治御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康熙朝皇子间争夺皇位的斗争相当激烈,所以率领雍正皇帝采取了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两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置于“正大光明”匾后,在皇帝死后验看,由被秘密指定的继承人即位。由于皇子事先不知谁被立为继承人,因此也无从争斗。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办法也就无需使用了。在明代晚期历史上有三大案,其中两案发生在乾清宫。一个叫红丸案,原来明低万历朝朱当了年皇帝,死后由其子朱常洛继皇帝,年号泰昌。这位皇帝是一个贪恋糜烂生活的人,登位不多天便生了重病。有鸿胪寺衙门名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