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224687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登 时( d ng )凫 水( f) 亢 奋( k ng )糜 子( m i) B. 怠 慢( d i)怅惘 (w ng )船楫 (y) 晦 暗( hu ) C. 吩咐 (f) 归省 (sh ng ) 蓦 然( m ) 斡 旋( w) D.幽悄 (qi o)行 辈( h ng ) 冗 杂( r ng ) 锵 然( qi 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窜掇严竣磅礴大彻大悟 B乌蓬晦暗羁拌叹为观止 C家眷辐射渺远戛然而止 D 潺潺振撼燎原人情事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 ,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 4. 下列各句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B贺敬之,山东枣庄人,诗人,他和丁毅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我们学习了他的诗 作回延安 。 C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采用了夸张、拟人、比喻 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思念

3、延安的热切心情。 D 灯笼作者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羽书难老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6.下面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的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在表演上各具特色。 B.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天文社呢? C.“人不可有傲气,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不可无傲骨” 。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

4、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 蓉花傲霜而开, 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 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 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 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 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 B

5、. C. D. 8.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 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 ,。 9语言综合运用。 ( 1)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 容包罗,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写入了书信。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味诗文、 诫训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 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A第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B第处标点有误,应将改为。 C第处标点有误,应将。 D第处成分赘余,

6、应删去。 ( 2)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 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 堂上挂有“忠厚传世” “勤俭持家” “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 感谢我的慈母。 ” (胡适我的母亲 )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 父亲的俭朴生活。 ”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

7、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展家风】 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 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 家和万事兴B. 天道酬勤C. 百善孝为先 选项,理由: 二、阅读理解 (一)诗歌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二)阅读下文,完成12 14 题。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 过生日

8、。 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 折寿半年。 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 我们做晚辈的, 都尽量顺着她, 不为她庆生, 也不为她照相。 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 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 蓝色的长对襟衣, 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 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

9、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 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 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 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 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 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 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 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 老板请了假,

10、回去看看。 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 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 回头看,是奶奶。 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 看着我说:“二丫, 你知道不, 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 7 岁时, 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 得我一抱都搂不严。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 咱

11、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 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奶 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 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 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 ”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 12 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 13 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14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15

12、17 题。 鼓人 (1)鼓人,生在鼓村,长在鼓村,3 岁看鼓, 4 岁玩鼓, 5 岁就磕磕达达地敲鼓,总打 不成个歌。到十五六岁架起鼓,就把喜怒哀乐全交给那面牛皮鼓了! (2)鼓村,前面是黄土,后面是黄土,低处是黄土沟。沟沟里面有条河,河里流着黄 土、黄泥、黄沙,名副其实的黄河。鼓村风大,冬天里西北风一来,叫得那个响呀, 聋子也惊得睡不着觉!鼓村雨猛,不是淅淅沥沥,不是飘飘洒洒,而是盆泼,桶倒,有人大 喊不得了,天河决口子了!鼓村水狂,那平日安安稳稳的黄河要是闹腾起来,真是山 崩地裂,翻江倒海,去过的人都说,鼓村,鬼地方! (3)鬼地方的鼓村人,却倔强地活着,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4)鼓村人,

13、恋土,爱土,也想改土。做梦都想把那土种绿,把那山铺青,把那水澄 净,更有痴儿竟想把那翻脸不认爹娘的西北风堵死! ( 5)鼓村人不善说,不会道,却最擅长擂鼓。逢年,擂鼓;过节,擂鼓;娶媳妇迎亲, 擂鼓;发丧埋人,也擂鼓!鼓擂得比风大,比雨猛,比水狂,一槌下去就是一声炸雷,一个 霹雳,一排巨浪,一阵狂飙。风刮了多少代,雨下了多少代,水流了多少代,鼓村人的鼓就 擂了多少代。 (6)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穷山恶水的怨恨。鼓村人不语,只管擂! (7)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改天换地的激情。鼓村人不语,只管擂! (8)擂,擂,擂!擂得日月旋,擂得乾坤转,一下擂进了11 届亚运会。那世世代代守 着土窝窝的

14、鼓人露了脸,开了眼。鼓,被称作威风锣鼓!人,被唤着威风村人! (9)威风锣鼓成了热门,威风村人成了红人。小伙子、大姑娘背起锣鼓家伙赶汽车, 坐火车,下广东,去深圳。再回到鼓村一看,丑死了,我的祖爷爷!看村,村子破;看路, 路坎坷;看屋,屋不净;看炕,炕太硬,连屙屎蹲坑也觉得不美气。兜里擂鼓挣的那俩钱往 外一甩,修路,盖房,拆了旧炕换新床闹腾得爹们娘们打鸡撵狗难顺心。 (10)还有出奇的,擂完鼓,走东串西,招神惹鬼,引着长头发、短裤子进了村,又是 挖矿, 又是办厂, 机器响了, 汽车来了。 运出去的是山货,拉回来的是银钱。鼓村人包圆了, 腰粗了,人也活得滋润了,吃的,穿的,用的和城里一个样。打过

15、鸡撵过狗的爹们娘们鼻子 不喜眼窝喜,活得心里也顺溜了! (11)鼓村人,还那么爱鼓。逢年,擂鼓;过节,擂鼓。擂,擂,据说还要擂进奥运会 的开幕式。 15. 文中第( 2)段主要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16. 第( 6) ( 7)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作者是要表现鼓村人的什么性格? 17. 第( 9) ( 10 )各从什么角度来表现鼓村人的变化的?我们可以从鼓村人的变化中悟到点 什么? (四)阅读下文,完成18 20 题。 乡韵自多情 (1)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 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

16、2)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 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 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 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3)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 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 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 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4)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 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 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 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