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821601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4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演示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安徽理综,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答案C,解析考查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调查实验。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

2、富度。从表格数据来看,乙类群的物种丰富度要大于甲类群;甲类群中物种1、7、9的种群密度比乙类群大,乙类群中物种2、4、10的种群密度比甲类群大。,2(2010广东理综,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B共生 C寄生 D捕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草难以生长,草多时禾苗难以生长,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3(2009全国,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

3、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答案B,4(2009江苏,24)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答案A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研究。解决本题的关键点在于正确理解“丰富度”的含义:与物种种类有关,

4、而与某一种群个体数关系不大,A项内容很容易由此得出;因为所采样的体积是固定的,因此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通过各个种群的个体数之和来比较,B项说法错误;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进行研究,只要方法正确,对研究结果几乎没有影响,C项说法错误;由于所采样品有一些还是活动场所不固定的,因此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自主梳理 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同一 内聚集在中各种生物 的集合。 2特征: 、优势种、 、空间结构、生态位、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等。 (1)丰富度:群落中的 多少。 (2)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个 分别占据。,时间,一定区域,种群,丰富度,种间关系,演替,物种,种群

5、,不同的空间,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 1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 (2)竞争: 两种或两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等。 (3)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 。,另一种生物,资源和空间,体表或体内,寄主,有利,2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 现象。 原因:的利用、 等。 意义: a提高群落利用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b植物分层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和条件。,分层,阳光,栖息条件和食物条件,阳光,栖息空间,食物,(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 、地形、土壤湿度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6、的不同,以及 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 分布。 互动探究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是捕食吗? 提示不是捕食,捕食必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个体之间,而雌雄螳螂属同一物种。,光照强度,盐碱度,人与动物,种群,镶嵌,要点归纳 一、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1概念关系,2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

7、、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二、种间关系的比较,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具有空间结构的原因:在群落中,由于各种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从而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群落的水平结构 (1)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例如,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这些小型的植物组合就是小群落。,(2)群落镶嵌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

8、壤温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弱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例如,人为过度放牧、粗放开垦等能破坏地表的植被,增加地表的蒸发,加快土壤盐分向地表聚积的速率,导致地表土壤的含盐量逐渐增加,使一些耐盐碱植物生活良好,而其他植物逐渐死亡。,3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光照和食物等的影响,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1)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 藻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 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2)但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拨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受温度的制约。 (3)动物的

9、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地场所等有关。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猫头鹰森林上层 大山雀灌木层 鹿、野猪地面活动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感悟拓展 1同一物种之间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应叫种内斗争,因为捕食必须是两物种之间的关系。 2互利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互利共生是双方互利共生,寄生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4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

10、动物捕食小型动物的食肉行为以及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生物(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也叫寄主)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生物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5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典例导悟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

11、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 答案D,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答案B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关系。从

12、曲线上看出,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析曲线的每一个周期,发现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随之增长,说明 N2以N1为食物。两种群若存在竞争关系,一种群的增长可导致另一种群的减少。两种群若存在共生关系,两曲线呈平行关系。,自主梳理 1概念: 随着 的推移,一个群落被代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概念:一个从来没有植被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时间,另一个群落,彻底消灭,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阶段 阶段 阶段阶段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活动对

13、演替的影响: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土壤条件,种子,其他繁殖体,速度和方向,互动探究1.在光裸的岩地上,为什么地衣首先定居? 提示因为地衣植物可以分泌地衣酸,将岩石分解变成土壤,其它生物才能定居生存。 2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提示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弃耕农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能形成树林吗? 提示不一定,还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要点归纳 1群落演替的原因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徒。 (3)群落内部由于

14、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人为活动的干扰。,2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热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3演替类型比较,4.群落演替的结果,感悟拓展 在裸

15、岩的演替过程中,首先进入群落的生物是地衣而不是其他生物,原因是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能够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速度;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往往不同,如地衣阶段优势种为地衣,但在苔藓阶段,由于地衣矮小,与苔鲜争夺阳光方面处于竞争的劣势,所以在苔鲜阶段优势种不再是地衣而是苔鲜;群落演替是一种群落代替另一种群落,而不是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种群也并没有随着群落的演替而消失。,典例导悟 2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解析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由于受水分的限制不可能演替

16、为树林,B、C、D所提到的地区降水较充沛,均有可能演替为树林或森林。 答案A,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答案D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是群落内部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都在发生变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改变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影响生物的变化,因此有些生物种类可能灭绝,但从总体趋势来看,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种间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自主梳理,感悟拓展 1在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从同样营养环境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可以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2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则需要对取样和采集方法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典例导悟 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