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981981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2 陕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地理陕 西陕西这块区域是地理考试中的香饽饽,尤其喜出自然地理这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陕西居中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地处多个过渡地带,南北方的界线,农牧界线,农耕和畜牧界线。水平可推演纬度地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也可考察秦岭的垂直地带分异。地形复杂多样,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区域特点显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过渡地带湿地保护都是重点内容。社会经济方面,陕西为能源大省,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经济多年领跑西部。 1.秦岭(地理意义) 超过1600公里的距离,是这条山脉从东到西的跨度。它比欧洲最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还

2、要长三分之一,秦岭横亘在中国中部,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冬季的冷空气不容易翻越它南下,夏季的暖湿气流也难以北上。因为秦岭,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 1.问:秦岭大致在 32N34N (填大致纬度)。秦岭和淮河相比较,秦岭 对季风的阻挡作用更大,其两侧 的气候差异也更为显著。2.问:秦岭淮河一线除了是我国南北方界线以外,列举其他地理意义。答:一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 2.秦岭(生物多样性) 1.问:朱鹮、大熊猫、

3、金丝猴、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保护这些珍惜野生动物的方式是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2.问:秦岭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的“天然药库”,分析秦岭动植物种类、数量繁多的原因。 答:秦岭对季风的阻挡作用显著,导致南北两侧基带气候差异明显,北侧适宜温带动植物,南侧则适宜亚热带;地势落差大,水热组合垂直差异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山区范围广大,受人类影响小,且地形复杂多样,给动植物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多样的生活环境。3.华山的成因 从秦岭中部向东北飞行,这片拔地而起的巨石群就是华山。浑然一体的花岗岩,从地层之下直接隆起,成为秦岭余脉中,风格最为独特的石头山。问:花岗岩属于岩石类型中的

4、侵入型岩浆岩,是由于来自 软流层 的岩浆上升,在地表以下冷凝而成。后由于 地壳抬升,形成华山。因此华山地质构造为地垒4.泾渭分明(水土流失) 泾河与渭河在这里交汇,并且诞生了一个成语“经纬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显;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雨季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问:渭河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泾河流经黄土高原。说出泾渭分明现象一般不会出现在什么季节,并分析原因。答:夏季。渭河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普遍较高。泾河虽流经黄土高原,但河流下切强烈,河道深切岩层,枯水期

5、水位低,含沙量小。夏季暴雨多发,山洪将坡面上的黄土侵蚀搬运到泾河,导致河流含沙量大,不会出现泾渭分明现象。5.渭河平原(内外力作用与农业区位条件) 陕西人把渭河视作母亲河,不仅在于它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更在于它携带大量的泥沙,用几千万年的时间冲积出一片3.6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天府之国的美称,最早就指关中平原。1. 问:说明渭河平原的成因。答:渭河平原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2. 问:评价渭河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答:有利: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地形,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

6、,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接近冬季风原地,易受寒潮、冻害;夏季风强弱进退不稳定,导致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6.直道(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直道和长城,是同期进行的两项超级工程,一个隔绝、一个畅通,长城拦下南下的匈奴,直道则连接了帝国的边疆和首都。 问:我国北方把 马车 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以 陆路 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则以 水路 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分布。 7.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如果说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是在高度和边界上的拓展,那么西安则是在同一个空间中叠加出来的时间之城。在城市之中盘旋、穿行,秦汉唐明,十三朝的时空同时聚合在古城之中。全新的城市在过去的文化

7、中,继续叠加出新的价值,就像一棵树,长出新枝叶抽出新芽。问: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保留城墙、鼓楼等大量历史古建,反映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 历史文化 因素。 8.油菜花(农业区位因素) 每年3月,是汉中油菜花最繁盛的季节,从2月开始,油菜花像候鸟一样,由南向北掠过中国大地。 问:油菜在我国如候鸟一般自南向北依次开放,影响因素是 热量 。9.油菜花(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这趟旅程要跨越30多个纬度,无论是在最南端的海南,还是最北端的内蒙古,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汉中油菜花所在的北纬32附近,分布着一条长达2000多公里的世界油菜花带,这条油菜花带每年产出的菜籽量,占世界总量的1/4。问:油菜是我国南方主

8、要油料作物,过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的趋势,是由于 科技(填区位因素)的变化。 10.梯田(区域差异) 问:秦岭南北两侧梯田类型不同,陕南依靠丰富的灌溉水源和较为充足的降水,耕地类型为 水田,多种植 水稻 等粮食作物;而陕北梯田的耕地类型为 旱地 。11.地膜 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保温。 问:梯田适合修建在缓坡上,是通过技术手段对 地形(因素)的改造。覆盖地膜,通过减弱 地面辐射 提高地温,有效防止冻害。12.黄土高原的成因 数百万年来,西北方干冷的大风,携带大量的沙土,受到秦岭山地的阻挡,慢慢落下,它们以大约一万年一米的速度逐渐堆积,最终形成

9、了黄土高原。 问:黄土高原黄土堆积是由于 风力沉积(外力作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 流水侵蚀 (外力作用);黄土高原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 河谷,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形成早期农业文明。 13.窑洞 在黄土高原上飞行,常常会遇上这些嵌在山坡中的窑洞。这是依托于黄土高原而存在的特殊建筑,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而且结构紧密,挖掘后不易坍塌,于是,人们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冬暖夏凉的窑洞。 问:列举黄土高原适合修建窑洞的自然条件。 答: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冬夏温差大,窑洞里则冬暖夏凉;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黄土直立性好);黄土高原地形崎岖,沟壑纵横,少有平地;植被

10、稀疏,尤其缺乏树木,缺少建筑材料。 14.盐湖 这些盐湖原本是封闭的内陆湖,含盐量很高,由于蒸发量大约是降水量的8倍,湖水不断减少,湖泊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盐,是湖泊留给人类最后的礼物。问:分析西北地区盐湖的主要成因。 答:地形封闭,流域内径流向湖区汇聚,同时通过流水侵蚀和搬运将盐类带入,但无径流流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水量减少,盐类浓度增大,不断沉淀。 15.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节约用水,大型的灌溉系统以水源为中心旋转灌溉,形成了圆形的农田。问: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水源,当地气候干旱,普通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大量地表水 蒸发,可能引起 土地盐碱化,因此,多采用

11、 喷灌 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16.无定河(荒漠化) 统万城附近的无定河畔,原本是一片绿洲。这条河的位置,几乎划分出了游牧和农耕文明的界线。今天,这里仍然是农业和牧业的过渡区,河流北面以牧民为主,南面更多为定居耕作的农民。 问:无定河畔的绿洲逐渐消退是由于生态破坏而导的 土地荒漠化, 主要和 过度放牧 (人类活动)有关。农牧业界线大致与我国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重合。17.自然资源亿万年前,黄土高原湖泊密布,生活着众多的远古生命。当这些生命一代代死去,他们的脂肪和蛋白质,变成石油和天然气。远古的生命消失之后,又以能量的方式穿越万年。今天,依靠充足的日照和强劲的风力,太阳能和风能得以大力开

12、发。问:黄土高原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按照自然资源自我再生性质,非可再生资源有 石油 、天然气;可再生资源有 风能和 太阳能,按照资源的自然属性天然气属于 矿产资源,风能属于 气候资源 。18.砒砂岩(岩石特征) 问:通过图中岩石特征,具有明显的 层理 结构,可判断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 沉积岩,是由于 外力作用 而形成的。19.河流曲流 问:黄河蛇曲蜿蜒曲折,百转迂回,A岸为凹岸,以 流水侵蚀 为主,B岸为凸岸,河流流速比A岸 慢,以 流水沉积 为主。20.瀑布 在这里,黄河的舒缓和平静完全消失,水流突然变得激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水面最宽时上千米,落差50米。不羁的流水如同天河倒泻,壶口

13、成为天险,许多慷慨激昂的故事在这里演绎。问:黄河壶口瀑布是由于 流水侵蚀 形成。 后面再说点和高考无关的:这次我原文引用文案也比较多,陕西篇的文案我觉得写得特别好,细腻生动,有趣味。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细节,一个是羚牛羚牛是群居动物,如果遇见独自行动的羚牛,要小心一点,那可能是只失恋的羚牛,脾气会很暴躁。 请友善对待身边的单身人士。还有一个是说地坑院的时候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载一棵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进地坑。当说到种树的时候我想这什么原因啊,难道是风水,“囗”中有“木”不是个“困”嘛,也不好啊,难道还有什么深层的科学道理?结果后面说:防止有人看不到,掉到坑里。好吧最后一处是讲盐田的时候当出现这样画面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在这时,旁白出现飞得太高,大地有时候会变得陌生。 有没有感受到深深的哲学味道。查了一下撰稿人是聂作平,原来是四川文学编辑,还是中国国家地理长期撰稿人。果然,ni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