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解析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4980966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新世纪教育网- 学校租用教师免费下载 专题十五金属的相关问题 考点解析目标分解 b 级目标: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比较金属活动性;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说明某些现象。 c 级目标: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的综合分析。 目标分解: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合金等新材料的发展 考点剖析聚焦高频 考点一: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1.(2017?杭州)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 条,观察到如下现象: 21世纪 *教育网 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

2、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单质银; 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 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 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 D. 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验现象的描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 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 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A、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是正确的叙述;

3、B、选项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是正确的叙述; C、选项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 是错误的叙述,还能 发生生成氢气的反应; D、选项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是正确的叙迷。 故选 C 2.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A.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反应 B. 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滴入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新世纪教育网- 学校租用教师免费下载 【

4、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 知识, 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 折点及变化 趋势, 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A、根据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与氯化铜反应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化钙与水反 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但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产生氧 气的质量,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

5、生,产 生氧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不相符; 【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B、等质量的镁、 锌中分别加入稀盐酸,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比锌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多; 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镁与稀盐酸反应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 选项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 C、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所以一开始不产生沉淀;待稀盐酸消耗完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沉淀, 沉淀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 述不相符;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6、化钙, 溶剂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不相符。 故选: B 3.(2017?衢州) 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 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 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查阅资料: 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 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组别 第一组第二组 A B C D 金属锌片绑有铜片的锌片铁片绑有铜片的铁片 30%硫酸溶液

7、(mL) 20 ? 20 20 产生气泡快慢快明显加快慢明显加快 (1)第一组实验中“ ?” 处的数据应为_。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 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或测 量_,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料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 _。 【答案】 (1)20(2)相同时间收集到氢气(气体 )的体积 (3)硫酸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反应速度 【解析】 (1)根据 “ 控制变量法 ” 及设置对照组的方法可以得到“ ?” 应该也用20mL30%硫酸 溶液,(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 “

8、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或测量相同时间收集到氢气(气体 )的体积,然后进行比较。(3)根据查阅资料得到的 信息 “ 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 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可知反应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新世纪教育网- 学校租用教师免费下载 速度加快原因与有关。小柯看到的现象结合他的探究可知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硫酸 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故答案为: 1、20;2、相同时间收集到氢气(气体 )的体积; 3、硫酸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 产生

9、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考点二:金属的腐蚀、防护和冶炼 1.(2017?杭州)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 高温 3Ba+Ba (AlO2)2。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铝能被吸引 B. 生成物 Ba (AlO2)2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钡的性质,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则金属的活泼性越强,考察了化学反应 中化合价的变化,以及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 【解答】 A、铝不能导磁,因此不能被吸引,故A 错误; B、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

10、物,该生成物中含有三种元 素,不是氧化物,故B 错误; C、反应前铝为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反应前后化合价发 生变化,故C 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为两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该反应物中有单质,故不是复分 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C 2.全世界每年被锈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为探究钢铁锈蚀的快 慢,进行如图的实验,试管内铁钉锈蚀的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酸或盐的溶液能加速铁 的锈蚀,据此解答 【解答】解: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铁与水不能充分接触,不易生

11、锈; B、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生锈的速度快; C、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易生锈; D、铁浸没在植物油中,与水和氧气隔绝,不易生锈; 故在盐酸中生锈最快,故选B 3.(2014杭州) 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 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 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A. cba B. cda C. cbd D. bca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新世纪教育网- 学校租用教师免费下载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一氧化碳与氢气还原氧化铁的相关计算,

12、解决的关键是找到两种气体 的还原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准确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 【解答】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还原氧化铁,要想知道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 我们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要知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我们要先用浓硫酸质量变化测出生成水的质量,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 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因为氢氧化钙 的溶解度小, 所以我们选择氢氧化钠,若先除二氧化碳会使所测水的质量变大,影响实 验结果。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a。 故选: A。 考点三: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合金等新材料的发展 1. “信息 ” 、

13、“ 材料 ” 和“ 能源 ” 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 有百利而无一害” B.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 C. 超导体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用来制造灯丝,灯泡会特别亮 D. 水泥、玻璃钢、汽车轮胎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答案】 B 【解析】 A、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以及橡胶的广泛应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很 大的伤害进行解答; B、根据硅、锗、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进行解答; C、根据超导体没有电阻,电流通过是不会发热进行解答; D、根据水泥、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进行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材料的分类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14、】解: A、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以及橡胶的广泛应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 成很大的伤害,故A 错误;www-2-1-cnjy-com B、硅、锗、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故B 正确; C、超导体没有电阻,电流通过是不会发热,所以不能用作灯丝,故C 错误; D、水泥、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而汽车轮胎属于合成材料,故D 错误 故选: B 2.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纯棉毛巾 B. 塑料保鲜膜 C. 真丝围巾 D. 不锈钢锅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的分类知识,结合选项中各物质的组成材料成分分析判断,有机合成材料 简称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

15、胶三类,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从 概念的实质进行分析材料的分类判断,关键要掌握概念的实质,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 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新世纪教育网- 学校租用教师免费下载 【解答】 解:不锈钢锅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 纯棉毛巾、 真丝围巾属于天然纤维组成, 只有塑料保鲜膜是有机合成材料组成,属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 B 3.某主要冶炼铜及生产铜制品的小企业,因生产工艺落后, 在高温冶炼铜时有一定量的铅铜 和锌等重金属微粒随烟散发为了研究这些重金属对附近农田中蔬菜的影响,科学家选 择了青菜作为研究材料,经精密仪器测定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1

16、)随着与工厂距离的缩短,3 种重金属元素在青菜中的含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 加 3 者含量增加的比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人因食用蔬菜,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会进入人的体内,造成危害即使将造成污染 的企业搬迁到外地,但外地受污染的蔬菜也会运输到本地销售,同样造成危害, 因 此在治理污染时,应当按照 “ 谁污染谁治理” 的原则进行因为一个污染源不仅会对 当地的人造成危害,也会对_的人造成危害 【答案】 (1)Cu、Pb、 Zn (2)环境周围 【解析】 (1)根据图表可知三种重金属含量增加的比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铜、铅、锌进行 解答;( 2)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知一个污染源不仅会对当地的人造成危害,也会对环境 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