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09217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精品合集)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一) 七步洗手法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二) 口 罩 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防线。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了解,戴口罩已经成了每个人出门的标配。但是正确戴口罩的方法,你真的知道吗? 防范疫情,不仅要佩戴口罩,更要正确地佩戴口罩。只有确保口罩的正确使用和处置,才能保证口罩发挥应有的效果。不正确使用口罩不仅无法隔离病毒还会增加病毒传播风险。 世卫组织给出的正确使用和处置口罩的一些具体建议如下: 1.戴口罩之前,请先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口罩要遮严口鼻,以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 3.避免用手触碰口罩面

2、。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提前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4.一旦口罩潮湿应立即更换。 5.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6.通过两端线绳摘取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罩面的前部。 7.取下口罩后应立即丢弃在密闭的垃圾箱中并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8.没有必要为了最大限度防护而佩戴多重口罩。 9.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佩戴布口罩(例如棉布或纱布口罩)。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三)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四) 新型冠状病毒特点及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逬、肠逍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3、”。冠状病毒除人类以外,还可以感染猪、牛、猫、犬、蝙蝠、老鼠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一、形状大小: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140nm 二、敏感性: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三、传染源:野生动物 四、潜伏期:一般为 3-7 天,最长不超过 14 天 五、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婴幼儿也有发病 主要传播途径: 一、直接传播: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或直接吸入后导致感染。 二、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

4、,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器官的粘膜,导致感染。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五) 消毒防护方法 1.佩戴口罩,观看正确的戴罩示范视频, 2 勤洗手.观看正确的洗手示范视频 3.不扎堆,不聚集,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半米以上的距离,尤其是而对而谈话时。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不能随地吐痰。如果当时实在没有可吐痰的地方,可以先吐在纸张上,在方便的时再把它放到它的归宿地。 5.不随便丢放废弃物。 6.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手!要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眼、猝。尤其是在室外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条。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六) 在家中如何预防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

5、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 _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七)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

6、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 3 次,每次 20-30 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八) 洗手 一、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

7、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 及美国 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二、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三、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九) 疫情防控手册(一)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十) 疫情防控手册

8、(二)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十一) 疫情防控手册(三)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十二) 新冠肺炎疫情小知识 一、佩戴口罩。需要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勤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咳嗽、打喷嚏时使用至今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四、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减少与家庭成员的接触。医院就诊或陪护就诊一定要佩戴合适的口罩。 五、及时隔离。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者接触过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14 天内出现

9、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诊治,根据要求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 六、安全饮食:养成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 _煮熟肉类和蛋类。 七、严禁捕食野生动物。杜绝捕猎、贩卖、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十三) 心理调节方式 一、面对疫情,如何调节情绪? 尽量放下手机,不要让自己沉溺在负面信息中。 听专家的话,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既不必过度紧张,又要保持戒备。 别只关注痛苦的一面,也要关注好消息。 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家人聊聊天、做做饭,也可以学习、读书、健身锻炼、充实自我。 值得注意的

10、是,如果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 二、居家隔离 请不要一个人自己扛着,一定要向家人、朋友、专业咨询师求助。 居家隔离时,保持正常生活规律,适当休息、充足睡眠。 可酌情选择居家可做的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 阅读可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 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不超过一个小时。 听古典音乐或轻音乐等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三、不传谣!不信谣! 现在网络上有各种消息,有的消息一看就是假的,请相信官方渠道 消息。 疫情防控知识课前教育(十四) 防疫歌 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大家不听话 出门必须戴口罩,人多别怕凑热闹 同学交流先听步,一米以外打招呼 护好彼此遥相

11、助,慎防飞沫传病毒 讲卫生 勤洗手,侥幸心理不能有 人前咳嗽打喷嚏,手肘遮挡捂口鼻 换气通风勤开窗,清洁衣被体自康 教师学生皆英雄,众志成城齐防疫 附件 1 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更新版) 为指导中小学校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中小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精准防控,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开学前 (一)制度要求。 1.各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作出中小学开学决定。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家庭责任,安排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制

12、度落实到位。低风险地区学校开学前应当对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加强健康管理。 2.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多校址办学的中小学校,每校址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和工作联络人。 3.中小学校应当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和学生特点,制定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 4.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_门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指

13、导,推动学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服务,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学校在开学前应当与属地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对各项方案和预案进行培训,并开展防控应急演练。 5.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返校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材料。 (二)保障要求。 1.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

14、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2.校园内清洁消毒。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 _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提前做好对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3.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为入校时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4.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数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 二、开学后 (一)入校时管理。 1.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2.登记排查入校。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保洁、保安和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开学前 14

15、天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二)入校后管控。 1.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对住宿及参加晚自习的学生增加晚检,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并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有无发热、干咳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密切追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及时对患传染病学生复课的病愈证明进行查验。 2.学校应当每日开展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