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980800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 五年级 上册 2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律、榕”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白茫茫”等词语。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具体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并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说一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介绍作者;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本文指大榕树)2、 检查预习情况。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3.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并结合课文说说词义。继续不禁静寂不可计数应接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次各有什么感受? (两次。第一

3、次是在傍晚,只看见茂密的一棵树。第二次是在早上,看到了众鸟群飞的热闹的景象。)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 (由远及近。河面变窄船逼近榕树船泊在树下)3.榕树有什么特点?(大、美)4.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生命力强)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叶多、茂盛) c.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大榕树的蓬勃生机) 四、课堂小结:作者第一

4、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丽的榕树。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的大榕树。这样的描写叫静态描写。(板书:静态)第二课时1、 复习提问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 2、 指导阅读课文第二部分。1.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最初听到、看到了什么?后来有什么变化? 2.仔细默读12、13自然段,了解作者如何写鸟儿的动态美,用横线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 (起初后来接着继续)3.用“”划出鸟儿活动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按“起初、后来、接着、继续”四个层次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

5、变得热闹的过程的。 起初:寂静 后来:一声叫,一只、飞接着:二只、三只 继续:热闹,到处到处 4. 看课件。对照课文思考:作者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课件:(在优美的轻音乐中,屏幕上出现大榕树的全景。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一只大鸟被掌声惊起,从树丛中飞了出来。接着又飞出两只、三只。树下的人继续拍掌,不计其数的鸟儿纷纷飞起,一片热闹的景象。各种鸟儿的特写镜头:几只大鸟,几只小鸟,一些花毛的,一些黑毛的。站在树上叫的,腾空飞起的,停着拍翅膀的。一只画眉刚飞出来,被掌声一惊,又飞进叶丛,在小树枝上鸣叫。)板书: 到处到处(数量度)大、小、花、黑(种类多)叫、飞、扑(形态)3、

6、 精读课文,深入研究。1.看到大榕树上那群鸟欢腾、热闹非凡的景象,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应接不暇)作者是怎样写自已的眼睛应接不暇的? 2.“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是说那棵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小结: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板书

7、:动态3. 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大榕树枝繁中茂、适合鸟儿生活。周围有山有水环境幽雅。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受到保护,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有法律的保护。)4、 小练笔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我们应该怎么做?五、总结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六、拓展练习,读写结合。1.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2.“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七、板书设计:23.鸟的天堂大榕树 远 “鸟的天堂” 近:大、美(静态) 的确是鸟的天堂 鸟影:鸟声、种类、大小、颜色、动作

8、(动态) 留恋、赞美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文章写作者和其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想让这样一篇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朗朗书声伴随课堂,这也是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地方。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的教学研究必须不断创新。老师要发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学生要萌发自己的个性意识,课堂教学就要创设个性学习的天地。 其主体

9、参与,合作互动设想是:小组生生互动,集体师生互动;积极探讨中提高学习能力,自然渗透中培养人文素养。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在速读全文后,我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这些问题,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

10、内容的过程。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1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质疑,在析疑、解疑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语言文字训练及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思、勾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词语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导读,有默读、齐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并注意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3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体现了文字与形象的结合。例如,研读“群鸟纷飞”这一部分时,教师动情的介绍

11、群鸟纷飞的情景,然后是播放课件,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接着让学生谈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语言,最后为画面配解说词,在这样的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几许的遗憾。古语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这个信念。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背诵课文检测表班级: 姓名: 关卡内容等级检测人1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

12、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

13、风。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4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5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6少年中国说( 节选)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

14、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风尘翕张。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美哉,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7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9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