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663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 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 路,羁危 万里身。乱山残雪 夜,孤烛 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 新。 【注释】 除夜:除夕。 迢( ti 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 称。后亦多泛指四川。 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 苦。 残雪:残余的积雪。 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 烛独照,自己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 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 岁华:年华。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

2、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 三巴路 ” 言路途遥远,“ 万里身 ” 表地域艰险。 B. 颔联中, “ 夜” 点明了时间为除夕,“ 乱山 ”“残雪 ” 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 C. 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 亲近的无奈现实。 D. 尾联中 “ 明日 ” 二字紧扣题中的“ 除夜 ”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希 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核心是一个“ 悲 ” 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 绪。 B. 颔联写山用

3、一“ 乱” 字,写雪用一“ 残” 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凄 冷的心境。 C. 颈联用笔巧妙,明写“ 僮仆 ” 之亲,暗指 “ 骨肉 ” 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 活的拮据困窘。 D. 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A 错误,应是:“ 三巴路 ” 表地域艰险; “ 万里身 ” 言路途遥远。 (2)C错误,明写 “ 情亲 ” 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故答案为: A;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 诗词内容,再进

4、行选择即可; 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风,看 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具体要做到:通读全诗,把握大 意,理解情感。 2阅读如梦令,按要求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鷺。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 【答案】(1)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 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2)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 惊恐 ” 再到

5、“ 欧鷺 ” 惊起的豁然开朗,词 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解析】 【分析】( 1)结合诗歌的语句进行分析,诗歌的语言往往都非常凝练,而这首诗 中的语言非常的没有华丽的辞藻,非常的质朴,像平时说话一样,富有一种自然美。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感情,词人日暮之时在溪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周围的美 景,不知不觉时间很玩了,诗人也是尽兴而归,但却把船划到了藕花深处,怎么办呢,词 人此时非常的惊慌,就使劲划船,想把船从藕花深处花出去,但由于用力过猛,动静太 大,却惊起了一滩鸥鹭。鸥鹭在空中飞舞,那种景象简直太美了。据此理解答题。 故答案为: 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

6、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 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 惊恐 ” 再到 “ 欧鷺 ” 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 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点评】 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语句分析诗歌的语言是怎样的风格、特点。诗歌常见 的语言风格有: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有地 方色彩、富有情趣等。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 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 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3阅读下

7、面这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1)“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句诗描绘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飘飞,鲜花满城的春天景象。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 满了全城。 (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 人生看得几清 明” 的感慨。 “ 惆怅 ” 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

8、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 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梨花 ”“柳色 ”“柳絮 ”“鲜花 ”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这首诗,梨花满城本是精美绝伦的美景,偏偏伴着无处不飞的纷纷柳絮,这使绚烂的 春阳成了一种伤感短暂的美丽。“ 柳青深 ”“柳絮飞 ” ,既衬托出梨花素白晶莹漫城盛开的情 状,又从侧面沉郁地引发出人生几何的追问,以至于下句的“ 惆怅 ” 二字似乎已冲到了嘴 边,不吐不快。诗人见梨花而“ 惆怅 ” 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故答案为:(1)这两句诗描绘了梨花淡

9、白,柳色深青,柳絮飘飞,鲜花满城的春天景 象。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 花,布满了全城。 (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 人生看得几清 明” 的感慨。 “ 惆怅 ” 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赏析。首句以“ 淡白 ” 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 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 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对诗眼的辨析能

10、力。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 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 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 骨。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 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请合理想象,描绘“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一情景。 【

11、答案】 (1)思乡之情。 (2)遥望对岸,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城的树木枝繁叶茂,清楚可见。那鹦鹉洲上的草长 得极为茂盛,郁郁葱葱,就像铺上一层绿茸茸的毯子。 【解析】 【分析】( 1)黄鹤楼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在诗歌的最后一句“ 日暮乡关何 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中流露出来,从这句可以看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翻译为: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 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在做题时,可以结合翻译,加入一些形容词,使用一些修辞 手法。 故答案为:(1) 思乡之情。(2)遥望对岸,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城的树木枝繁叶 茂,清楚可见。那鹦鹉洲上的草

12、长得极为茂盛,郁郁葱葱,就像铺上一层绿茸茸的毯子。 【点评】( 1)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抓住关键词,乡关,指的是故乡,据此 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古诗意境的赏析与理解。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即可在脑海中 呈现一幅美丽的景象,再结合诗句写下来即可。 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各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粪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 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 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 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13、丰匹红纱一丈皱,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作者是_(人名),诗中“ 直” 一词的意思是 _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尘灰满面,十指熏黑的 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 B.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一极度反常的心理,突显老翁内心的忧伤。 C. 诗歌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 宫市 ” 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 D. 诗歌表达了对受“ 宫市 ” 之苦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 (1)白居易;同 “ 值” ,价钱。 (2)B 【解析】 【分析】( 1)本题第一空要根据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第二空

14、要根据平时 积累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 直” 这里是通假字,通“ 值” ,价值。 (2)ACD理解正确。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一极度反常的心理,写出了 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 故答案为: 白居易同“ 值” ,价钱。 B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及理解词语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 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答此 题,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此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

15、鉴赏,可以从词性、色 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6古诗词赏析。 落花 唐 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花下醉 唐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_的 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暮春;喝酒赏花 (2)第一首,通过诗人面对落花饮酒,一边与花对话,又仿佛自言自语似醉非醉的行为, 委婉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伤怀落寞抑郁之情;第二首,通过诗人“ 醉流霞 ”“倚树沉眠 ”“客 散酒醒 ”“赏残花 ”

16、 等行为和神态,写出他的孤独寂寞,同时也流露出对花痴迷喜爱之情。 【解析】 【分析】( 1)严恽的七言绝句落花,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花下醉也是 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所以两首诗都描写了暮春时节的花,“ 更向花前把一杯” 和“ 客散酒醒深夜后” 写出了诗人饮酒赏花的行为。 (2)严恽的七言绝句落花,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严恽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唐 代科举正月考试、二月放榜,春光虽好,奈何自己依旧落第,是以问出花为谁零落为谁开 一句, 零落 所代表的失意与花开 所代表的得意恰成鲜明对比,诗人的苦涩溢于言表。 同时,感叹时间流逝,春去花落,韶华易逝,有谁知道落花的忧伤,落花的无人怜惜呢。 花下醉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诗歌先以寻花开篇。接着沉醉花中,最 后写酒醒赏花。通篇都围绕着花来展开。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强烈喜爱。可谓爱花之至。据 此作答。 故答案为: 暮春;喝酒赏花; 第一首,通过诗人面对落花饮酒,一边与花对话,又仿佛自言自语似醉非醉的行为,委 婉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