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980572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世界近代史17-18世纪的世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相关专题 必修一 专题七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二、美国1787年宪法 必修二 专题五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英法荷殖民扩张与争夺) 必修三 专题六 三、专制下的启蒙 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欧洲启蒙运动) 专题七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选修四 华盛顿、拿破仑 牛顿,二、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期),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

2、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 经济上:手工业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8 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权利法案1689 责任内阁制形成与完善(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思想:启蒙运动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王国,人文精神的发展封建主义(王权、教权)受到进一步冲击。 科技:1687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的矛

3、盾尖锐,现代化起步,英、法、荷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英国确立殖民霸权,工场手工业发展,并迈向工业文明; 资本的原始积累 重商主义盛行;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粗具规模),(法制化、民主化趋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二、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 (17世纪18世纪中期) 现代化的起步,核心内容: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利,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4、。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特点:通过妥协和改革的方式渐进,过程相对缓和;代议制民主日趋完善。,影响: 政治方面,奠定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国家政局长期稳定。(2分) 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保障,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2分) 思想文化方面,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由主义思潮盛行。(2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 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5、,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一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中“更新和传统”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中是中是怎样体现 出来的?(6分),传统:保留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2分)(如答上议院由贵族组成可给1分) 更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权,建立责任内阁制,首相和内阁掌握实权(4分),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完美:不流血或妥协。(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逐渐形成责任内

6、阁制。(2分),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宣告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内阁首相小威廉庇特试图通过改革内阁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起先未得到下议院赞同,庇特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

7、,结果他得到新议员们的支持,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自此之后,在英国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可以解散它,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指出光荣革命后近百年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演变的主要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8分),特征:由国王掌控行政权到大臣掌握行政权,产生内阁责任制;由国王控制内阁到内阁从 属于议会;议会中的下议院对内阁具有否决权和组阁权(6分) 趋势: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

8、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 转移有何价值?(3分),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2分) 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1分),英西战争(16世纪),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英荷战争(17世纪),荷兰控制世界;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开始确立商业霸权。,英法战争

9、(18世纪),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殖民霸权的角逐,贸易冲突和英国的 海盗抢劫,二、英国的殖民扩张,人们要明白,资本主义从最核心的本质上讲,是一种对内对外都不断扩张的体系。一旦生根,就必然要成长和扩大。 保罗.斯威齐再谈(或少谈)全球化,上图为166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图中分别代表哪个国家?,(2011海南卷)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

10、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解析:C。从材料信息“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从时间限制“17071754”可以排除D,因为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A、B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选C项。,(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19)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七年战争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有() 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 取得了对印度的完全控制 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A B C D,B,1651年,英国政

11、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这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D,(2014江苏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6)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

12、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D,(2013广东汕头高二期末14)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B,(2014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28)(15分)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

13、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运载,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 材料二 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两国中任何一国出产的货物,凡依法可以运转的,得毫无差别地由任何一国的船只往来装运。如果进口货在其它方面是合法的话,任何一国均不得仅因其由另一国船只输入,而加征任何货物以特殊关税。英国将不以依法可以出口或复出口的货物因由普鲁士船只装运的缘故,而不发给津贴或退税。 1824年英普条约 一直到1860年,英法两

14、国才签订了科布登一谢瓦利埃条约。随后,英国又和其他国家签署了降低关税的商贸条约。科布登一谢瓦利埃条约的签订距离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问世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张志敏自由贸易主义的真相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航海条例的颁布为什么引发英荷战争?(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村料二国际贸易原则有何变化?(2分)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有何历史意义?(4分),(1)原因:荷兰航海业和国际贸易发达(荷兰拥有世界殖民贸易的霸主地位);(1分)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贸易活动。(1分),(2)变化:由实行贸易保护到奉行贸易自由原则(2分) 意义: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性,信用增强;或“为国

15、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规则的保障。”(2分)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2分),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8分),新发展: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的蓝图。 作用:启蒙

16、运动冲击着欧洲封建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三、启蒙运动,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6分),中国:经济: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 欧洲: 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 科技等: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