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980572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 14-16世纪的世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近代世界(14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考第二轮复习,相关专题: 必修一专题七、专题八1、2课; 必修二专题五、六; 必修三专题六、专题七、专题八1、2、3课,主要线索: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人类由分散隔绝走向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即近代化(经济上手工生产 向机器生产转化;思想上由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政治上由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1900,1500,1700,1600,1800,14世纪,1517,1787,1765,1688,19C中,1866,1871,一、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必修二 专

2、题五第一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第二课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葡殖民扩张) 必修三 专题六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选修6 第四单元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欧洲社会仍处于神权与王权的封建统治之下,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商品经济发达,14-15世纪意大利和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思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精神得到传播,封建神权受到冲击 科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天文望远镜、,人和世界被发现

3、的时代,欧洲开始向近代社会迈进。,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西、萄、荷、英、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世界开始由孤立分散走向统一,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考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新航路开辟(背景、过程、影响),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3)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影响及中

4、国反应,1、对中国的影响:,(1)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海疆,葡萄牙强租澳门、荷兰侵占台湾; (2)当然来自其他地区的商品如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2、中国反应:,: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一、新航路开辟,1从革命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2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从文明史观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 从现代化

5、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5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多种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

6、交换”的重大影响。(8分),影响: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2分) 物种和商品交流范围逐步扩大,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2分) 分散的区域文明逐步链接在一起,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2分) 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2分),提示:“哥伦布交换”:物种的交流、疾病的扩散(材料显示); 市场的扩大、文明的交流。(根据所学),(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1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一: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8、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分6),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至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

9、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立场: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合理性: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

10、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4分),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 (1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3分,任答3点),中西对比:比较宋代和16世纪西方的“商业革命”,1、表现不同,2、发展水平不同,宋:世界

11、最早纸币交子;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市打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形成繁荣的商业街;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都市商业繁荣; 娱乐经济繁荣(瓦肆)商人地位有所变化,市民阶层产生,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宋:仍未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产生,欧: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宋:工商业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欧: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3、范围不同,二、文艺复兴

12、,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 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 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 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复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可以说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复兴。,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的“复生”和”新生”,“新生”理解: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2分),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但丁 (1265

13、-1321),彼特拉克 (1304-1374),薄伽丘 (1313-1375),“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但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着作中写到“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孔泉眼给堵上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理由: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贸中心地位逐渐衰落(3分) 2)马丁.路德改革,摧毁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罗马地位下降,意大利的繁荣衰退

14、。(3分) (只提及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事件,不做分析的,每点1分。),“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三杰 (美术三杰),三、宗教改革,1517年1546年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 人类的故事,材料一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

15、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材料二 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材料三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政治运动,态度: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经济掠夺,以上材料反映作者怎样的主张和态度,主张: 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信徒皆为祭司”、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洁教会)、教会从属于国家(建立民族教会),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

16、,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教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这幅漫画的含义主要是,每个人都有阅读、解释圣经的权利,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7世纪,16-17世纪,意大利西欧,德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兴起,新兴资级提出政治经济要求,政治分裂,教皇黑暗统治,保存大量古希腊罗马文明,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教皇出售“赎罪券”,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借助复兴基督教原始教义,反对神权,宣扬人文主义,矛头指向基督教神学,反对神权,宣扬信仰得救,矛头指向基督教神学,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宗教领域里的反映,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要求人的解放,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的束缚,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传播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促进近代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