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83383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整理可编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背) (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理解) (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 的过程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作用 )(背) 答: (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 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做法 )(背) 答: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 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为

3、什么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的作用)(背) 答: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 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 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 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 整理可编辑 2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背) 答: (1)网络为 经济 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 发展水平; (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 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 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 3)网络为 文化 传播和 科技 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

4、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 与共享。 3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理解) 答: 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 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 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 4警惕网络中的陷阱(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背) 答: (1)网络 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网络中 个人隐私 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二)合理利用网络 1为什么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5、理解) 答: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背) 答: (1)我们 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 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 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 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背) 答: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

6、献策 ,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贡献力量。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4怎样合理利用网络?(合起来、背) 答: (1)提高媒介素养,完善自我。 (2)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3)理智面对互联网,抵制不良信息。 (4)遵守道德与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5)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6)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 整理可编辑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1、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道德和法律。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维护秩序 1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

7、理解) 答: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 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 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 2)社会 正常运行 需要秩序。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 运转。 ( 3)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 的保证。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 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2社会秩序的作用(背) 答: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规则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4规则种类: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8、。 5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背) 答: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二)遵守规则 1自由和规则不可分,为什么?(二者关系、背) 答: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 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背) 答: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

9、自内心地敬畏 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 3维护和改进规则(理解) 答: (1)我们要坚定维护 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 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 2)我们要积极改进 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 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 整理可编辑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的含义: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 权利等。 2尊重 是交往的起点(为何要尊重

10、他人?)(背) 答: (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 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 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 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尊重从我做起(如何尊重他人?)(背) 答: (1)积极 关注、重视 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 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 3)学会 换位思考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

11、感受,理解他人 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 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二)以礼待人 1待人礼为先(为什么要文明有礼?)(背) 答: (1)文明有礼是 人 立身处世 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 和谐 。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 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 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 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做文明有礼的人(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背) 答: (1)

1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 ,用语文明 。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 、 文明 。 (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 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三)诚实守信 1诚信无价(为什么或作用)(背) 答: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和标识。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 . 整理可编辑 2践行诚信(如何做?)(背) 答: (1)树立 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

13、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 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 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 3) 珍惜 个人的 诚信记录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 和文明进步。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 法不可违 1违法无小事 ( 1) 法律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 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 最刚性 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3)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 违反法律

14、、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4)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 5)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 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如何遵章守法?) 答: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 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

15、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 的法律规定。 (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 行为和 合同违约 行为,既要维护自己 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预防犯罪 1了解罪与罚 (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 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 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分为 主 刑和附加刑 。 2加强

16、自我防范(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背) 答: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 美好生活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不良行为 。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 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 从小事做起 ,避免 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 整理可编辑 (三)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怎么做)(背) 答: (1)遇到 法律问题 或者 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 救济。 2诉讼 (1) 诉讼 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2)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 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 ,通过 打官司 讨回公道。 3有勇有谋 ,应对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违法犯罪行为?)(背) 答: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紧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