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绒业集团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67594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长中的绒业集团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成长中的绒业集团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成长中的绒业集团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成长中的绒业集团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成长中的绒业集团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长中的绒业集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长中的绒业集团(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长中的绒业集团(韩志明口述,马海福整理)我是青海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韩志明,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我的经名叫亚海雅,就是在80年代全省第一个买扬子江牌大型客运班车,在西宁循化之间搞客运的那位撒拉人。我从当公社邮递员开始,艰苦创业于农村、牧区、城市近四十余年。现在,我拥有一家集羊绒加工、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生态林木种苗培育、餐饮服务、采矿为一体的跨行业、跨领域的资产几十亿的多元型集团公司,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撒拉族民营企业家。为了与大家共享我在创业过程中感受到的酸、甜、苦、辣,现将我的个人经历和企业的发展过程讲述给读者。一、临工起步1955年3月2日,我出生于循化县街子

2、乡团结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童年时代,在我的记忆中,最不易忘记的是: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没去上学,从而没能领到学校食堂发放的份饭,于是老父亲把我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当时的情况是生产队所有劳动力集体劳动,吃集体食堂,在生产队开的食堂打份饭;上学的孩子在学校开的食堂,打份饭;学龄前儿童在生产队随同大人领取饭食,各自带回家里一同食用。由于我未领到当天的份饭,在本来就定量供应而且数量又少的情况下,少一份供应自然弄得全家人的更加饥饿。一个学生的份饭仅仅是两个小小馒头而已,但是在当时困境下对一个家庭是非常的重要,惹得父亲生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根据历史年代的推算,那应该是我国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发生的事。从

3、1959年至1961年期间,因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而导致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为农村经济提前实现共产化,大集体大食堂,各家各户关了厨房,萝卜青菜和着稀米汤也不能常见,树叶野菜已成为老百姓的生活主粮。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国家在1980年代以前则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大跃进饥荒。我在儿童时期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由于父亲长期生有慢性疾病,不能参加生产队的强体力劳动,我作为长子,上有两个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需要挣工分争取口粮养家糊口,14岁就参加生产队劳动,故未能完整地上完

4、当时的五年制小学。那时把我算半个劳动力,成人一天劳动记10个工分,给我记5个工分,家庭的重担就这样过早地落到了我的肩上。我家离原街子人民公社所在地很近,与公社的干部们经常见面。平时都互相打招呼,都比较熟悉,他们对我的评价是勤奋又懂事。在当时学校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在这样的口号影响下,我从小就有做一名威武的解放军的理想,也特别喜欢绿色,因为解放军都穿草绿色的衣服。1973年我整十八岁,公社副书记兼武装干事在团结村下乡,我从他那里得到了征兵的消息,就悄悄报了名。经体检和政审,我完全符合条件。但因父母不同意,理由是弟弟还小(比我小8岁),我走了家里就没有劳动力,只好放弃了当一名

5、解放军、穿绿色军衣的愿望。虽然当解放军的理想未实现,但是通过政审,公社的干部们对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认为我不仅人勤奋、懂事,而且思想很好。当街子公社需要补充一名邮递员时,就优先考虑到了我,并征求我和父亲的意见。这次父亲没有反对,要我自己做主,而我也羡慕着这个能够穿绿色衣服,骑绿色自行车的工作。在那时,邮递员通常都骑着一辆漆成墨绿颜色,并印有邮电字样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前车梁上固定着一个用来装信件的墨绿褡裢,后车架上则搭挂着一个装报纸和包裹的白色帆布邮袋。在当时自行车是非常稀缺的家庭财产,全循化县没有几个家庭拥有自行车的。因此,我痛快地答应当邮递员,是很自然的事,当解放军的理想没实现,但穿绿色衣服的

6、愿望算是实现了。在那种物质条件下,邮递员的装备要算是高标准了,当我全副武装骑着自行车一溜风地穿行在乡间路上的时候,经常是显得神气十足。我非常喜欢这个工作,常常把自行车擦得亮亮的,骑得飞快,那种神气劲和自豪感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那时,邮递员都是把邮件直接送到收件人的家门口,无论是邮寄的现金还是包裹,邮递员都直接带到村里,收件人签字或盖章后就可以领取了。我投递报纸、信件和包裹的范围是原街子公社所属各单位、街子片区各村、查家沟东侧各村、细沟各村、以及孟达山村。无论是刮风下雨,每天上午完成各单位和街子片区的投递,下午完成其余各村的投递,偶尔有电报时还要连夜及时送达。一天时间内要以自行车骑行约30公里

7、路程,那时路况又很差,特别是去孟达山村一路上坡,骑行很困难,从果哈拉村到孟达山村的路段几乎全部需要推行才能前进。当时,村里经常有邮件的人家都是家里有人在外面“搞副业(民工的俗称)”的或工作(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俗称)的,大多是儿女写信问候父母平安,以及过年过节或家里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寄来些钱。也有丈夫捎信给妻子打问家里事情的,并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工作服等物品寄回来给孩子穿。当时,由于全民经济水平很低,工作人员的收入和积蓄也都很微薄,一般寄钱也就是十块、二十块的,很少有邮寄上百元钱或更多一点的。收到信件或寄来的东西是件高兴的事情,左邻右舍也都会投来无比羡慕的眼光,我常常得到乡亲们高兴之余表示的鼓励和赞扬

8、。虽然邮递员的工作很累,不过每当以我的辛苦为乡亲们带来高兴时,我就忘却了所有的辛劳。我记得公社领导和父亲一再吩咐,要我将信件等投递物亲自送到收件人手里,不得偷懒或图方便,特别是信件和包裹。我在四年的邮递员工作期间,没有发生过邮件丢失等现象。现在回忆起当时与众不同的经历,对培养我的责任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体会了为别人服务所带来的乐趣,切身体会到了“车”这个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能够带来的快捷和效率。这种责任意识、服务乐趣以及利用工具提高效率的意识一直影响了我的一生,注定了我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自行车开始,到后来的手扶拖拉机、大型拖拉机、运输车、客运车、纺纱车,无不与“车”有关。 党的十一届三

9、中全会,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撒拉家乡,街子人民公社开始兴办乡镇企业,其中一项是要兴办石灰窑厂,为了拉运原材料和产品,街子公社决定要买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当时手扶拖拉机在乡下是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大家都十分好奇,也不懂得其原理和正确使用。公社干部考虑到我几年的邮递员工作干得出色,对自行车这个小机械设备又爱惜又熟悉,工作又勤奋、肯干,就推选我去学习手扶拖拉机的驾驶技术,这样我就在街子乡成为了第一位拖拉机手。在石灰窑厂我开手扶拖拉机的同时,在没有拉运任务的时间里,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做烧白灰的工作。烧白灰是与高温打交道的,特别需要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烧伤,是体力活,也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种。后来,街

10、子公社买了大型拖拉机,又选拔我去学习驾驶技术,于是我有了一段驾驶大型拖拉机的经历。之后,街子公社买了第一辆卡车,决定让我开这个青海湖牌的卡车,也是比较自然的事。我驾驶卡车主要往返于西宁和循化之间,运的最多的是从西宁拉煤到循化。驾驶手扶拖拉机、大型拖拉机、青海湖牌卡车的经历,使我学会了许多相关知识和技能,在一般人只知道油门和刹车,而不懂得什么是离合器、变速箱、活塞、连杆、曲轴等最基本的器件的时代,我却掌握了拖拉机和汽车整体机械的工作原理、驾驶技术、道路运输常识、交通规则等,还能处理一般的维修技能和保养技术。与农村的同龄人相比,这是我的一大优势,使我受用了多年。从18岁到28岁,我经历了多个岗位,

11、积累了很多经验,学习了许多知识,掌握了多项技能,使我的思想理念、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都超越了同龄人,不仅作为长子承担了养家糊口的义务,还为后来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自主经营如果说,1983年初春以前是我在人民公社从事邮递、烧灰、驾驶拖拉机和汽车等临时性工作,那么,1983年初春以后,我的人生就进入了自主创业的阶段。1983年,全国撤销了人民公社,建立了乡镇政府,撤销了生产大队,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也就是这一年初春的一天,循化县委何家亮书记到街子乡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村民各自发挥才能,从事个体经营,鼓励农民兴办私营企业,提倡发挥撒拉族善于经营的传统优

12、势,动员村民积极投身到搞商业、建筑业、运输业等上去。这次动员大会,有效地推动街子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动员会之后不久,父亲得到消息,说是青海汽车三场有二手卡车出售,价格是6500元。经家庭会议充分商议后,我们东借西凑,备足款项,赶到西宁直奔青海汽车三场,买了一辆使用七、八年之久的解放牌的大卡车。这当时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在全循化县属于第一辆农民自己拥有的大卡车,父子俩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第一次开着自己的卡车,从西宁回循化时拉了一车煤,那时西宁至循化的路况特别不好。在初春的季节,化隆区域的路段,经常下雪。一路上,父亲坐在副驾驶座,暗中为我担心,我在小心驾驶。当开到扎巴滩的某个转弯处时,因冰雪道路

13、车子后部明显滑移了一下,这可紧张坏了父亲,一遍遍提醒我小心驾驶。我说不要紧,别紧张,这样宽慰了父亲几句。但其实我比父亲更加紧张,热血直往头上涌,心砰砰直跳。毕竟第一次开着自己的卡车,激动的心情和对路况风险的害怕交织在一起,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之后的两年里,为了发挥好卡车的作用,我与弟弟韩有文开着心爱的卡车,到海西州的天骏县从事煤炭运输业务,把木里煤矿的煤炭运送到天骏县城的各企事业单位挣运费。我弟弟经名麦赛都,出生于1963年7月,初中毕业后在家从事生产队劳动。要开着卡车到遥远的海西州搞运输,父母对我一个人独自出行,不太放心,为了相互有个照应,他们建议带弟弟一同前往。从此开始我们兄弟俩走上了同甘共

14、苦、共同创业的道路。在这一段运煤期间,因天峻海拔高,天气寒冷,遇到的雪天、冰河等危险行路环境不计其数,加上驾驶的毕竟是已经使用多年的旧车,需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多亏当时军队的运输车队,每当遇到因车子故障抛锚、天气异常导致道路阻碍难行、或因缺油停行等等艰难处境时,都能得到部队官兵的支援。如果没有当时部队官兵的无私帮助,仅靠个人的能力,许多困难是无法克服的,一直到现在我都不能忘怀部队官兵给予的无私帮助。通过这一段艰苦创业的阶段,我对部队官兵有了深厚的感情,更是磨练了我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毅力,也深深体会到车队这个集体力量的强大。在遇到同样困难的情况下,车队和个体车辆能够克服的困难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来成立的“格尔木市联运公司”,就是基于只有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办成大事的思想理念组建的。在海西拉运煤炭的确困难重重,危险防不胜防,加上车也越用越旧,机械故障越趋频繁。到了1985年,收回车辆投入的本钱以外,还积累了可观的资金,经考虑再三,毅然决定出售了心爱的卡车。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人员和商品的流通量在明显增加,西宁和循化之间的客流量也在明显增长,于是就有了买一辆客运班车,在西宁和循化之间从事客运作业的想法。当年,我买了一辆扬子江牌48座的高档客运班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