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76745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作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课标语文X1 2011安徽卷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注意】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标语文21.X1 2011安徽卷 【写作提示】 从体裁看,“时间在流逝”的题目,更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这两种文体都比写议论文易出彩;从立意看,要求写“时间在流逝”,而从有些东西不会随时间流逝(如真情、感动、精神等等,它们将依然延续)来写较容易上手,也容易获得理想的成绩。如果从“惜时”的角度立意,可能会显得老生常谈而难以获得高分。今年

2、安徽卷的作文题相比上一年较为平易,考生一般不会离题。但要出彩,恐怕还是要费一番心思。立意的高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得分。课标语文24.X1 2011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课标语文24.X12011广东卷 【解析】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这道作文题目有格调,留有写作空间,能让考生有话可说。首先要分析“原点”的含义,根据导语提示,“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

3、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原点”可实指,也可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获得虚指意义。“回到”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写作时,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辩证立意。在具体内容上,“回到原点”可以是一种反思反省后再出发的大智慧,也可以是一种调整策略或力量后的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世艺术;还可以是表面上写一种重复或位置复原,其本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等。可以侧重写“为什么要回到原点”,也可以侧重写“怎样回到原点”。例如,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

4、持正直、善良、奋斗的进取之心。比如现在的法网冠军李娜,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处于巅峰状态,又要向新的目标进军。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原点。【答案】 略。语文23.X1 2011湖北卷 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800字。(60分)语文23.X1 2011湖北卷 【写作提示】 本题看似命题作文,限制了具体写作的对象,但没有限定立意方向,考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湖北卷近年来的命题思路,“切口小,意蕴深广”,如2010年作文题是“幻想与现实”。此种命题思路,一方面避免猜题、押题、宿构、套作,另一方面也让每

5、一个考生有话可说,同时具有选拔功能。本题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立意:“实”的方面,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某个求学阶段的某本书,以及围绕该本书展开回忆;也可以是家中某本“旧书”,及其背后的历史。“虚”的方面,将“旧书”虚化成古代历史文化,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传承与创新”等话题。“旧书”有本义和比喻义两解:(1)本义的解读:可以泛指一切过往的经典,可以是古代文化经典,也可以是近现代哲人领袖的经典著述,还可以指考生刚刚读完正被厌学同伴撕得粉碎的教科书,更可以特指苏东坡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名句中的“旧书”,写出百读深思的治学之道。有灵气的学生还可突破治学的范畴写

6、出温故知新,以史为鉴等更深刻的理解。(2)比喻义的解读:“旧书”还可用来喻指历史,例如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李娜创造历史奇迹的奋斗经历;德高望重、饱经风霜的前辈师长等。写成记叙文可以记述自己对一本旧书的珍贵记忆,可以写一本旧书对自己的不断警醒,写一本旧书对自己的激励;也可以描写一位有如一本旧书一般的老人,泽被后人、造福乡里的智力贡献。写成议论文则应该集中论述旧书的价值,关键是要定义好文中旧书的范畴,可以呼唤文化经典的回归,可以呼唤在旧书中寻求理想信念的重建,可以呼唤在旧书中不断汲取科学文化的营养。写成散文则以“旧书”为线索,串联起若干个和“旧书”相关的故事,抒发

7、自己的纯真情感。课标语文18.X1 2011江苏卷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课标语文18.X1 2011江苏卷 【写作提示】 审题时应充分理解提示语,“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中的“平凡”与“平庸”是审题的关键,“平凡”“平庸”并举而有别,观点鲜明,思辨性强,因此“拒绝平庸”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平凡”中“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在“平凡”中“有创造,有发展,有上进”。这实际上是励志之作,是对时下价值取向庸

8、俗化的矫正。行文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并非要写英雄壮举不可,只要写出平凡人有信仰、有理想追求、有品行风范、有高尚情怀、有时代的蓬勃健康的精神就行,只要突出平凡而不平庸,平凡中见执著,平凡中见高尚就很切题。如果写成议论文,命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渗透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思辨色彩、价值追求、道德引领。课标语文23.X1 2011山东卷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课标语文23.X1 2011山东卷 【解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一句话,关键词是“需

9、要你”。这世界可大可小,大可指全世界,小可指小家庭,也可指某一个圈子。之所以强调需要你,目的在于唤起责任感、主体意识,将个体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个作文题是有针对性的,针对集体主义的缺失,针对盲目的自我主义的膨胀,强调个体对于世界的重要性,激发自私者的热情,参与社会,将个人的幸福融于世界。这个题目由三个词语组成“这世界”“需要”“你”。首先是“这世界”是怎样的世界,这是要剖析的。这世界是社会这个大世界,还是家庭这个小世界;是当前这个世界,还是自我情感的世界;是整体的大世界,还是局部的个体的小世界等。“需要”就是社会的缺失方面,因为缺失才需要;因为社会的缺失才弥补。“你”,本身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

10、这里,需要你在“你”之后增加些内容。从选材看,今年的作文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很广泛。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你”可实指,指具体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长、师友等。二是“你”可虚指,主要指境界与思想等。如:这世界需要你的责任,你的担当,你的操守,你的诚信,你的信仰等。从体裁看,考生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从这几年看,山东阅卷还是倡导规范的记叙文与议论文的,不太提倡写另类作文,并且要求文体特征要鲜明。【答案】 略。语文21.X12011四川卷 作文(60分)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21.X12011四川卷 【解析

11、】 标题为一个动宾短语,动词“总有”即“一直有”“一向有”,宾语“期待”即期盼、等待。首先应回答清楚“期待什么”,可从小我角度构思,如期待成功、期待幸福、期待真诚友情等;也可从大我角度构思,如期待社会和谐、期待国家强盛、期待世界和平等;还可逆向构思,如期待对手。其次应重点回答“为什么总有”,要结合期待的内容深入分析,这是写出文章深度的关键之所在,若泛谈期待是生活的希望、期待是人生的动力等,则难以得高分。最后,“总有”和“期待”也暗示了文章的感情必须是积极向上的。【答案】 略。语文22.X2 2011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

12、”,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 “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 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

13、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语文22.X2 2011重庆卷 【写作提示】 今年重庆高考作文首次采取“材料话题”的形式进行,并紧扣社会生活,让考生关注主流价值取向,现实意义比较强。材料选取了考生非常熟悉的校园领域中的普通人,很容易拉近与考生的心理距离。校工和乡村老师极其普通,却依靠自己的爱心与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人们尊敬的人。它引导我们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他人、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回归生命的本真,坚守内心的信仰。考生既可围绕材料、人物,深入挖掘,写出一篇议论文;也可以联系身边的人物,诸如老师、同学、邻里、亲友等进行描述,写成记叙文;或者兼具叙述、描写、议论

14、、抒情等。我们身边都不乏“情有独钟”的人:网球女王李娜、飞人刘翔、高人姚明他们以自己的力度、速度、高度,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身边更有大量默默无闻,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勤于吃苦、乐于干事的平凡人物、普通人物。这些人物的坚守与执著也完全可以被纳入考生作文的视野。课标语文20.X3 2011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

15、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的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课标语文20.X32011北京卷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试题。所给材料通过“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讨论给出了写作角度,三句议论,分别代表三重含义。第一,一位学生说: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观点极为鲜明,有实力才能获得成功。可以通过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把“奋斗、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等体育精神推及到生活各个领域。也可以写“实力是王道”,通过世乒赛中国队包揽所有金牌体现的中国乒乓球的整体实力推及到我们在其他领域也彰显出强大实力。第二,一位学生说: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在一个项目占优势,不利于此项目发展。很鲜明地讨论部分与整体、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此句话立意为打破垄断,均衡发展。我们能推及到社会领域方方面面来谈,如QQ是最早的网络聊天工具,但它并没有垄断市场,MSN、飞信等相继推出后,网民可选空间大了,也就促进各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技术。第三,一位学生说:不赞成刻意谦让,这样有违公平竞争和奥林匹克精神。可以立意为公平,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