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764963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 正在准备考试的你,一起来试试为你精心准备了XX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模拟试题(一),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

2、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

3、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

4、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 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

5、修身的意义。 D.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这属于引用论证。 B.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开篇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继而笔锋一转,这属于假设论证。 C.文章用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来论证隐士也要“讨生活”,这属于举例论证。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卖药、养蜂、种菜等其他职业,这样论证比较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6、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他们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C.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而有时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D.从某种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答案 1. B(“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不全面。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原文“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可知,除了“官员赞助”还有“官府的赏赐”。) 2. B “假设论证”错。 3. A(“隐士们秉承到家“天人合一”之念”于文无据。)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XX年中考语文总复习阅读理解:议论文阅读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