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61422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摘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化的进行就一直存在着,发展到 21 世纪,再纠结教育的起源已意义不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本土化的新目标素质教育。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学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一些成熟的观念和理论,并论述其运用于教育的可行性。关键词:教育 心理学 应用 赏识 效应什么是教育?这个看似简单确是让很多学界的大师都头疼的问题。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定义,众说纷纭。鲁迅从教育的使命出发认为: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立足教育的历史责任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

2、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则从教育的功能上分析: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 ,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有关教育的定义还有很多,但综合以上三位大家的观点基本可以代表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其落脚点都是侧重教育的实际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实际意义的具体体现,有关教育目的的定性,学界有两种声音:一是教育的职业性,二是教育的文化性。不管教育的目标是职业性的还是文化性的,或者是其他性质的,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必具备三个基本目标。教育必须提供信息,必须训练学生某些能力,必须激发学生某些兴趣。 1因此要做好素质教育,必要从这三点出发。有关心理学对教育的辅助,也将基于这三点。一、教育必须提供

3、信息在教育中,信息承载着知识。所以更进一步,提供信息就是传授知识。好的教育就是要高效率的将知识准确传达到位以及传授最必要的那部分知识。而不太成功的教育往往在信息传达这一环节表现出信息沟通的障碍。常见的信息沟通障碍表现有:1、语义障碍,理解差异。2、个体差异造成的“选择性知觉” 。3、情绪造成沟通障碍。4、地位差异和利害冲突妨碍交流,形成“过滤” 。5、层次的影响。6、结构设计不当,沟通渠道不畅。7、信誉不佳,妨碍沟通。8、条件不清,弹性太大。9、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2这些障碍都是可以克服的。对于信息发出者教师而言,及时做到接受反馈并调整自我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个体差异,要区别对待。但一般而言

4、,小范围内的班集体中,个体差异不大。最主要的差异表现为性别和智力水平。较大范围内的调查首先说明男子的变化范围比较大,而女子比较接近平均水平。极端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情况往往出现在男子中间。男性的科学、艺术、政治和宗教天才以及罪大恶极的犯人表现出智力、情绪和意志力的最大发展。而一般的女性特征就是比较耐心、忠诚、依赖、节俭、能干、富于同情心、富于想象力;另外就是比较任性、唠叨、常常夸大其词,不喜欢抽象思维,不适于数学推理,比较冲动过于情绪化等等。无论好坏,作为教育者要清楚的是男性的各种意识内容是分离的,而女性则是混合一起的。那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信息传达方式将有助于消除信息传达的障碍。一般认

5、为的智力含义是指对于新情景的心理调适能力。了解自己班级情况的老师不准对学生做出智力上的评定。这样的评定不一定完全对应于学生的整体智力成就,因为有些聪明的学生往往比较懒惰、粗心,而有些比较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勤奋努力,进而弥补了其在智力上的欠缺。聪明的人可能由于记忆力不好而受挫,而不聪明的人可能由于记忆力好而受益。但排除了这些对于智力工作有帮助的次要因素之后,智力低下的人还是很容易被鉴别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的智力可以等同的胜任一切智力领域。有些人的素质和所受的训练使他在纯粹的推理和抽象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复杂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迅速的适应。有些人则善于概括,有些人善于具体化;

6、有些人喜欢发言,有些人喜欢沉思。 【1】 针对这种智力上的区别,教育工作者应当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带有偏见和歧视。对于智力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也要因材施教,切不可“三不管” ,任其自生自灭。综上所述,在信息传达过程中,对于教育者而言,可供参考的改善信息传递障碍的基本原则有:1、事先认真准备,正确理解、确切表述沟通内容。2、提高自身在受教育群体中的信任度。3、提倡平行沟通。4、提倡双向沟通。5、设计多途径沟通渠道。6、克服不良习惯。 2二、教育必须训练学生某些能力只获得知识,只获得信息,却不能培养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绝不是教育的目标。但是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外在的行为,同时也涉及智力活动

7、,例如注意、思维、计算等。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外在动作功能这一类随意行为所包含的因素。我们可以研究儿童是如何学会走路和说话的,或者成人是如何学会演奏乐器和打字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多的强调外在行为和内在行为之间的共同性、四肢运动和思想活动之间的共同性。回忆、创作、注意、观察、推理,都意味着调节内在冲动以达到最终目标,意味着压抑和抑制干扰因素,意味着激发和强化进步因素。对于外在行为的训练实际上是一切心理能力训练的榜样。如果我们希望从动作能力训练中找到一般能力训练的原理,就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心理因素:1、必须利用不随意反射。2、必须利用模仿的本能。3、必须将需要学习的复杂的行为分解成为各个元素。4、必

8、须利用暗示来强化行为。5、必须利用重复,使行为过程自动化。训练要达到熟练的程度,还需要对相反冲动的抑制,这里暗示可以大显身手。没有不需要重复的动作学习。每一个新的行为都是不断地降低动作通道的阻力过程,直到对于刺激的反应达到自动化为止。教师必须注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特定类型的困难应该立即得到解决。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纠正一切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不自然的、多余的动作。教师应该制止干扰性习惯的养成,保证学习者在关键阶段不急于求成,说明完善的基本习惯是如何合成高级的习惯的。阅读和书写训练是如此,未来的工程师的医生的及其复杂的职业训练也是如此。但是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排除那些能够干扰习惯形成的

9、得活动。在疲劳的时候,避免重复也是重要的,因为无效的行为很容易破坏学习。动作习惯的习得规律完全可以运用到内在能力的训练上。对于复杂事物的注意必须建立在对于单个刺激的注意习惯上。这里教师又要利用随意努力之前出现的不随意注意。暗示的强化、反复的训练将使注意成为一种习惯。一切都依靠成熟的指导和严格的纪律。小时候没有学会集中注意的人将来也可以学会,但是难度很大。一个难以转换的、常常被干扰刺激吸引过去的心里动作机制不可能轻易的就能够胜任重要的任务。三、教育必须激发学生某些兴趣光有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运用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尤为重要。知识和能力只不过是特指,而有了兴趣才能激活它们。和任何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

10、已有的动作反应特质一样,任何情感态度的形成也不能脱离简单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机体经验这一出发点。此外,在情感反应中,反应的强弱、速度和稳定性显然也属于先天特质。外来的训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气质。不过教育对于儿童的情绪生活和对于他的满意感的发展可以产生影响,相应的就会对他的动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与教育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同样巨大。理解暗示、抑制和模仿的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塑造情感。四、重视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这一说法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口号“要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给孩子以适当的提醒,增强其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

11、良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合作、善于自律等优良品质,引导和培养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地去学习的习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暗示巧妙地竖起无形的大拇指, 培养出优秀学生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赏识、赞美、鼓励是一种任何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7赏识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震撼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田、敞开学生的心梦 3。下面两个有关赏识的案例将更具体的说明赏识的重要性。1、教会孩子自己赏识自己在一次班会课上,我面带一惯的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望着全班孩子,说

12、:“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优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学会自己表扬自己, 自己赏识自己。”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炸开了锅。这个说:“真新鲜,哪有自己赞赏自己的。”那个说:“老师,这样不是太骄傲了吗?”顿时,我意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已在学生心灵深处扎下了根。我郑重地说:“孩子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你们在寻找自己的优点中找回自信,树立自尊;我要让你们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听了我的一番解释,同学们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班上那名学习成绩最差的男孩只字未写,正急得抓耳挠腮。学习上的劣势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他时常感觉到

13、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在班上发言时,总是低声细气,连头都不敢抬。此刻,鼓励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于是,我让同学们帮他找闪光点。有的说:“他热爱班集体。上次他主动出钱买挂钟,让我们在教室里都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有的说:“他经常与劳动委员检查班上工地的卫生,我还看见他主动捡过工地上的垃圾呢。”还有的说:“他对老师很有礼貌,他总是给老师们打招呼。” 听到同学们真诚的赞赏, 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我能看到他脸上洋溢着快乐与自信。他第一次沉浸在被人尊重的气氛中,他体会到了受人赞赏的喜悦。打那以后,他变了,真的变了。他上课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学习比以前主动了,作

14、业基本能完成了,还多次得到了科任老师的表扬。2、让家长参与赏识孩子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他们就像一个“医生”,成天盯着孩子的缺点,以别人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喋喋不休,期望自己的孩子具备所有别的孩子的优点,结果是把“钢炼成了铁”,他们不赏识自己的孩子,看不到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让自己和孩子都成天生活在痛苦和担忧中。还记得,班上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孩在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每日忧心忡忡,我便与她谈心,谈到她家里的事时,她沉默起来,伤心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在我的鼓励下,她说:“老师,其实我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但他们的关心实在让人接受不

15、了。每次考试,考得好时,他们就说千万不要骄傲呀!比你考得好的人多着呢,有啥了不起;考得不好时,他们轻则唉声叹气,没完没了地批评,重则高声训斥,甚至痛打我一顿。老师,有时我觉得活得很累,总感觉自己很笨,怎么学也比不上别人。”听了她的述说,我陷入了深思,在考虑周全之下,决定通过小型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于是,在每次家长会上,当完成了常规式的汇报工作之后,我搜集了一些关于家长赏识孩子的小课题让家长学习,如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利、赢在父母、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让孩子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家长们都说,没想到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真该好好学习学习。学生们也说,以前学校开家长会,我们胆颤心惊地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现在开完家长会,父母都是心平气和地与我们交谈,我们再也不怕开家长会了。 5赏识不等于绝对不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所谓惩罚,现代汉语词典指“处罚”。行为主义心理学界定为“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种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教育其本质上就含有惩罚的因素。这就正如涂尔干所揭示的:“惩罚并不是为了使他人的身体或灵魂吃苦头,而是在遇到过失时确证过失所否认的规范。”通过惩罚,使违纪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规范,这就是惩罚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惩罚不是为了给老师出气,而是为了捍卫规则,教师只是权力的执行者,但不包括可以对学生实施心理虐待、让他们觉得难堪而丧失自信,甚至造成身体伤害等触犯法律的行为。因此惩罚要坚决摒弃体罚。 8在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还有很多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