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9582496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全国Ⅱ一轮复习精品课时训练卷: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 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A 组 1.“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 台眼看花爻。 清明踏青塌饼儿, 重五龙船斗南塘。 七月七喜鹊咄巧 食,中秋赏月走麻行。 登高做节恁闹热, 你讲看爽看不爽。 ”民谣 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 上面歌 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D.传统道德的继承 解析材料中这首歌描述的是温州四季八节的民族风俗,从传统文 化的继承性看,这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 答案A 2.“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 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

2、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 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 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习俗是中 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 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B.C.D. 解析本题材料中 “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 女身上的中国印, 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既充分说明了传 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也说明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 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符合题意, 可 以入选;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

3、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 富成果,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辩证地看待,故表述错误, 不能入选。故答 案选 C。 答案C 3.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 志的题材, 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 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 如 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 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解析考查对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理解, 我国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 中,梅、兰、竹、菊在今天 “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说明 传

4、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又被赋予时代内涵, 说明 了 A 项。B、C、D 三项与题意无关,舍去。 答案A 4.(2016 巴中一诊 )戽水斗、草鞋机、织布机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 舞台的老物件, 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 四川省平昌县首个农 耕文化展示中心于2015年 8 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勾起了许多人对 过去的记忆。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 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老物件是对特定时 代经济、政治的反映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B.C.D. 解析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 质载体,正确;一定的

5、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产物,反映 特定的经济和政治, 正确;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错误;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纽带。 答案D 5.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 上网,不会讲英语, 被称为“现代文盲”。 目前,大学生中“现代 文盲”越来越少, 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 不能正确读写 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 因为()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传统文 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6、 A.B.C.D. 解析材料体现了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强调了传统文化 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6.“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老百姓对盲目进行 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 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 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乡村的衰落 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避 免文化发展上的虚无主义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A.B.C.D. 解析错误,科学技术是一国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

7、重要标志;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答案B 7.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 仓颉创造了汉字, 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 李斯统一了汉字, 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 毕 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 告别纸与笔、 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科技促进中华汉字文化的发展,B、C、D 三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8.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

8、程,它是为了增 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 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 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 了重大变革 A.B.C.D. 解析说法错误,因为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的是教育。 说法错误,因为慕课是新涌现出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属于 大众传媒的具体形式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而不是途径, 故排 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答案B B 组 9.(2014 北京卷,

9、 24)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 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 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 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 引起 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因此A 项观点错误;传统文化应适应时代变 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据此可判断B 项观点错误; 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 时代背景不一样, C 项观点错误。 我国仁爱宽厚、 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

10、, 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 体 现了 D 项,故答案选 D 项。 答案D 10.(改编)近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大潮中, 不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同时,有一些地方兴起了“古镇古城重建风”,往往是“拆了真文 物,造了假古董”。城镇化与文物保护似乎成了一个悖论。对此正 确的看法是 () 文化应当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应保护好传统建筑这一凝固的艺术保护文化遗产能 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B.C.D. 解析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错误;中“实现人类文 明的趋同 ”的说法错误; 正确切题。 答案D 11.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 要)的通知,

11、要求各级学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纲要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 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是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 ”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 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在 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 解析解答此题应注意三个关键点: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的相关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抓住这三个关键词逐层分 析即可。 答案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12、的精神纽带。在学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使我们在世界 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传统文化的继 承发展和创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 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立德树 人,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2.大理是文献名邦。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辉 煌的文化,列入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5 家、非物质文化 遗

13、产有 12 处,拥有 6 位国家级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不过, 和许多传统文化、 民间文化一样, 白族文化也面临着濒危与消失的 困境,大理的 “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支持下, “抢救白族文化 ”的梦想,正一步 步变为现实。 比如,在重点地区建立白族文化传习所,以师傅带徒 弟的形式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 让白族大本曲、吹吹腔、白族对歌、 弥渡花灯等代代相传; 让白族歌舞、 戏剧进入校园社区, 用科技手 段建立影音资料库、 提供数字化平台; 让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结合 起来,使“非遗”的保护传承成为 “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 民”的重要载体。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

14、有关知识,说明“抢救白族文化”的意 义。 (2)分析材料中“抢救白族文化”的举措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解析第(1)问,考查 “抢救白族文化 ”的意义,考生可从文化遗 产、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2)问,考查 “抢救白族文化 ”的举措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考生应对材料中的举措进行归纳概括,回答时可从教育的功能、 文 化创造的主体、 科学技术的作用、 物质保障和物质载体等四个方面 作答。 答案(1)有利于研究白族文明的演进,展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有利于培养白族人民的 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

15、创造力; 有利于满足白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维系白族的生存 发展和社会稳定。 (2)建立白族文化传习所,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原汁原味的 传承,体现了教育具有选择、 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在人的教化 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用科技手段建立影音资料库、 提供数 字化平台,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 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让文化传承与旅 游产业结合起来, 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 开物质载体,文化传承与保护离不开物质基础。 13.(2015 福建卷,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心逐梦

16、的中国, 正以博 大宽广的胸襟、 心系天下的情怀, 奏响“一带一路 ”交响曲,谱写 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的倡议,得到 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 年 3 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2015年 4 月,中国(福建)自由贸 易试验区 (简称福建自贸区 )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 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 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 走 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 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 ”展开讨论。 观点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 经济 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 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 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 文化 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 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