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说课稿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52170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5 杨氏之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杨氏之子。 一、说教材,联系学生实际。 杨氏之子出自世说新语 ,是一篇文言文,主要写了一个 九岁孩子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选编这篇课文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是让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如何引领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明白、读出语言之妙,并习得学 习文言文的方法,成了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 其中第一个目

2、标是教学的重点;第二个目标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理念,把握学科特点。 修订后的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节课我以“初识文言, 引发兴趣”为出发点, 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 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之妙, 习得学习方法,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 础。 三、说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1. 朗读品悟法 2 / 5 朗读是学习语言、 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读 代讲,以读引思,以读促悟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悟、积累、 学习语言。 2. 情境教学法 通过语言描绘、 音乐渲染、角色表演等情景的创设引领学生很快 进入语言学习之中。 3. 文白对照法 先读白话文故事, 再读文

3、言文, 在对比中学生更能感受到文言文 的言简意赅。 四、说程序,力求突出重点 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激趣导入,识文言。 上课伊始,我以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个 古代小孩的故事,他是咱们河南老乡,家就在今天的商丘。讲完故事 后,我以 : “这个故事古人会怎么写?”自然引出课题(板书) 。在学 生对题目的质疑中,理解“氏”的意思,并联系生活, 在自我介绍中 灵活运用“氏”字。 接下来让学生在古今文的对照中,感悟文言文语言的简炼, 认识 文言文,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使得“课未始,兴已浓”。 二、分层朗读,读流利。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读不准的字音和难读的句子,我相

4、 机进行指导。在读音方面,尤其是读准两个多音字:“为”和“应”。 3 / 5 (课件)做到字音读正确。 在断句方面,重点指导两个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这一句难在“指以示儿”的正确 停顿,我引导学生通过看注释和想象,用动作表演出“指以示儿”的 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停顿。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一句学生往往把“家”和 “禽”连在一起读, 我通过区分“家禽”古今意思的不同,让学生在 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做到停顿正确。 然后,通过师生合作对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多读几遍,读得 正确流利,富有节奏。 三、借助注释,读明白。 1. 修订后的新课标强调强调“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

5、文 言文”。我先让学生根据提示自主探究。 2. 然后交流理解: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渗透学习方法: “为设果,果有杨梅”这一句,引导学生思考:谁为谁设果? 联系上下文知道杨氏子为孔君平摆设水果,从中体会杨氏子待人的热 情有礼。这里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加深 学生对文言句的理解。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一句中,“应声答” 是怎样回答,让学生说说与这个意思一样的成语 (不假思索对 答如流脱口而出毫不犹豫) 4 / 5 “闻”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忆和这个意思一样的含“闻” 的成语和诗句(耳闻目睹闻鸡起舞听而不闻久 闻大名百闻不如一见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6、。 空山不 见人,但闻人语响。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来理解。 联系旧知,以旧解新,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语言的积累运用。 学生在读懂的同时又习得了学习古文的方法。 四、感悟语言,读出妙。 1. 首先抛出问题“全文只有5 句话,你觉得哪句话最精彩?”, 引导学生听出言外之意, 感受对答之妙, 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和人物 特点。 先品读孔君平的话, “孔君平的话藏着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只指 杨梅,不指其他水果?”,激活学生思维,进而悟出“杨氏子和杨梅 的联系。 有感悟孔君平的话作铺垫, 学生不难发现“杨氏子也在拿孔君平 的姓氏作文章”, 答得巧妙(出示句子), 由此可这个孩子的“聪惠”

7、(板书)惠是要求写的生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正确书写,然后再 从间架结构上指导学生写得美观。 ) 可是, 书中为什么说他“甚聪惠” 呢?比较两种说法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杨氏子“说话委 婉”。 (板书)通过对比,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因为有 些语言,单独地看,看不出它的妙处,一旦加以对比,就会凸显其阅 读价值。 “甚聪惠”还表现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联系“应声答”,体会杨 5 / 5 氏子的“才思敏捷”。 联系“为设果”“夫子”等,体会杨氏子的热 情有礼。 2. 接着创设情境,迁移运用 如果来的是黄夫子、 白夫子如此说, 该如何妙答?在语言实践中 内化语言,形成语文能力。 3. 之后,再读

8、课文(教师范读) ,再次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节 奏美。然后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讲文言文故事,重点表现出孔 君平的风趣,孩子的机智,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鲜活的人物形象, 达到熟读成诵。 五、拓展阅读,读出趣。 这篇课文只有 55 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待人有礼、才思 敏捷、说话委婉的杨氏子”,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结出聪慧的果实。 然后,给学生推荐不同版本的世说新语 ,将阅读从课内引向课外, 激发对文言文的兴趣。使得“课虽终,思未止”。 我的板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课文为主干, 人物和语言特点 为枝干,中心词为果实,勾画出一棵大树,既凸显了本课的文眼,又 给学生以启示。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设计与思考,恳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