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九又 文档编号:149520792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下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一、单选(共10小题,每题3分)1、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A、运动性玩具 B、建构玩具 C、益智玩具 D、传统玩具答案:D解析:传统玩具是指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称耍货。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传承历史。传统玩具的生产采取了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加工方法,成为代代相传的地方和家族手艺。2、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A、3-6个月 B、6-12个月 C、1-2岁 D、2-3岁答案:A解析: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为感知辨

2、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情绪和人际发展上的重大变化,是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认生不一定“怯生”。3、2-6岁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先后顺序是()A、动词、名词、形容词 B、动词、形容词、名词C、名词、动词、形容词 D、形容词、动词、名词答案:C解析: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幼儿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比较抽象、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的虚词。如:介词、连词等。4、风疹病毒的传播途经是()A、肢体接触 B、空气飞沫 C、虫

3、媒传播 D、食物传播答案:C解析:该病为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疾病。其特征为前驱期短,全身症状轻,有出现迅速消退亦快的特殊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疹期始于发热第1-2天,出疹迅速,先见于面部,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后融合为麻疹样皮疹。出疹后第2天以后,皮疹变细呈针尖状有类似猩红热样皮疹。出疹期体温不再升高,全身症状很轻,与全身显著的皮疹不相一致。5、青青的妈妈说:“那小孩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是反映青青()A、思维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答案:D解析: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

4、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思维的片面性是指由于幼儿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待问题。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图表和整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A、6岁 B、5岁 C、4岁 D、3岁答案:A7、活动区活动结束了,可是曼曼的“游乐园”还没搭完,他跟教师说:“老师,我还差一点儿就完成了,再给我5分钟,好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玩具.,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应该A、与幼儿积极互动;B、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灵活调整C、按照作息时间按部

5、就班的进行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答案:B解析:活动中教师根据曼曼的活动可以灵活地调整,故选项B正确。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歀的基本理念是: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身学习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生,终身学习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身学习答案:C解析:师德为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

6、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全面健康地成长。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9、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这一原则的文件是()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B、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答案:D解析:1

7、989年,联合国第44届大会进一步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简称公约),公约指出: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而且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于福利所必须的其他活动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汉姆伯格对此解释说:过去人们关系儿童的基点是使脆弱的儿童免受伤害,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儿童有自己的能力、观点和想法,应该像所有的人一样受到尊重。为此,汉姆伯格又提出了四个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10、教师要依据幼儿的个休差异表现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表现的

8、是A、某幼儿平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老师表扬,吃得很快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C、某幼儿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性行为答案:A解析: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幼儿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A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比较,只是和自己的比较,D属于性别差异,C属于能力类型的差异。二、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1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参考答案】(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9、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代办的言语说教。(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山西弘正学苑教育集团提供】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12.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参考答案】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陪伴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1)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发展皮亚杰认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从

10、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如果在父母的陪伴下,就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进行引导,从而使幼儿形成与他们进项分享、换位思考的良好品质。【山西弘正学苑教育集团提供】(2)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在专制型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放任型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但也可能使孩子发展自主、少依赖性、创造性强等性格特点。(3)安全的依恋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山西弘正学苑教育集团提供】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以及同伴关系

11、的发展。三、论述题(1小题,20分)13.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参考答案】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避免和减少因两个学习阶段间存在的差异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入小学后的发展及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幼儿园方面的衔接1.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给幼儿提供自己选择、提供自己的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展开,培养有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

12、整理书包等生活习惯。(3)发展人际 交往能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没有新的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山西弘正学苑教育集团提供】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在特别的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同事,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科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5)发展动作,增强体质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因此,

13、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能力;较强手眼协调能力个运动能力。2.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1)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首先,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其次改变活动环境的布置。(2)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首先,开展培训进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3)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二)家庭方面的衔接工作实际上,无论是儿童省会自理能力的锻炼、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信心的培养,都与家长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也应该成为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适宜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协调、润滑功能。具体来讲,主要是帮助幼儿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

14、,即做好入学前的身体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生活习惯准备和学习习惯准备。四、材料分析题,并回答问题14.材料:在一项行为实验中,老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来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的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幼儿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

15、?”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儿。”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的行为特点(10分)答案:材料一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结合“延迟满足”的实验来答题。材料二的幼儿体现了自我中心思维方式参考答案:根据材料中幼儿自我控制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特点。幼儿自制力反映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1)开始从受他人的控制发展到自己的控制。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控制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在遇到外界诱惑是,主要是受成人的控制,而且成人一旦离开,很难自己控制的行为,很快就会违反规则。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刚刚离开的时候忍了一会,之后禁不止诱惑打开盒子偷偷看一眼,违反了老师对他的要求,并且当老师回来的时候,还会“骗”老师说自己没有看过,这是幼儿自控能力较低的表现。(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策略控制策略是影响儿童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数,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会使用有效的控制策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控制策略来进行自我控制。他们可以运用许多分心的策略来避免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离开的时候,他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自己看前面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